巧攻會昌城
一九三一年九月,粉碎敵人第三次反革命“圍剿”後,紅三軍團在會昌 西北于都縣的樂豐一帶進行短期休整,整編部隊,取消了紅八軍的番号,部 隊并入紅五軍:我們紅六師改稱紅二師,郭炳生仍為師長,彭雪楓仍為政治 委員,下屬第五、六、七團番号不變。整編後,我和團長龍昌漢即奉命率紅 七團到安遠地區開展群衆工作,鞏固和發展新的革命根據地。
十月下旬,圍攻我中央蘇區的國民黨軍隊被迫退到吉安至贛州和甯都至 廣昌兩線,轉取守勢,我軍趁此有利時機在閩贛邊界廣大農村發動群衆,打 土豪、分田地或籌款、擴紅,搞得熱火朝天。貧苦農民歡欣鼓舞,許多青壯 年農民踴躍參加紅軍;而地主豪紳懾于我軍聲威,紛紛帶着家小、率其靖衛 團丁逃往縣城或逃往外地,負隅頑抗。
十一月初,紅三軍團指令活動于尋邬、 會昌地區的紅三師攻打會昌城,消滅從瑞金、于都、甯都、興國、石城等地 區逃進會昌城的土豪,挖掉這一帶反動勢力的毒根。
但會昌城比較堅固, 盤踞在城内的土豪靖匪又不斷得到國民黨軍隊的空中支援,因而更加頑固, 築壘死守,紅三師強攻二十幾天未能攻克,主攻南門的紅九團傷亡很大。
二 十六日,紅五軍首長遂令紅二師派我們紅七團迅速增援會昌,接替紅九團攻 取南門。
當時我們紅七團正在離會昌城近百裡的安遠地區做群衆工作,接到指令 後,我和龍昌漢團長立即緊急集合隊伍,連夜趕往會昌。
二十七日拂曉,我們經一整夜近百裡的急行軍,按時趕到會昌城南門外 接替紅九團的攻城任務,但紅九團指戰員仍在作攻城的準備,等待師工兵連 挖通坑道爆破城牆後再次攻城,不肯把任務交給我們,經紅三師首長的再三 說服,才勉強撤下休整。
我早已聞名紅九團有一股頑強的戰鬥作風,過去打 過許多漂亮仗,這次碰上會昌這顆硬釘子,傷亡雖大,士氣仍很旺盛,這種 戰鬥精神對我們紅七團指戰員鼓舞很大,大家都異口同聲地對九團的戰友們 保證說: “你們放心地走,我們一定攻下會昌城,為犧牲的烈士報仇!”
我和龍團長抵近城牆觀察,從激戰多日的戰況分析,兄弟部隊攻城雖尚 未克,但守敵的傷亡也很大,已是強弩之末,是以,我們兩人商量,決定先 開展政治攻勢,再集中火力突擊。
當我紅七團作好攻城準備時,突然聽到“轟”地一聲巨響,接着,隻見 敵南門城牆一柱火光和煙塵沖天而起,敵人的城牆被炸開了一個大缺口,城 樓也被震得坍塌了大半。原來,二十六日晚紅三師工兵連挖通了坑道,今天 拂曉爆破成功。
“不好了,城牆被炸塌了!”哭喊聲、呼叫聲從敵人半坍的城樓上陣陣 傳來,守敵完全陷入一片混亂之中。
這正是開展對敵政治攻勢的好時機。我當機立斷組織戰士喊話:
“白軍弟兄們,你們的城牆塌了,繼續頑抗隻有死路一條!”
“你們已經被包圍了,趕快投降,繳槍不殺!”
守敵見城牆已破,又見紅軍的增援部隊趕到,軍心動搖,不敢再頑抗, 城樓上的槍聲逐漸稀疏了。
我和龍團長乘敵人火力減弱的瞬間,親率部隊一鼓作氣從城牆缺口攻入 城内,繳下了已經半坍塌的城樓上的殘敵的槍,乘勝擴大戰果,向城内街巷 發展,僅二三個小時就結束了戰鬥。曆經二十幾天圍攻會昌城的戰鬥終于取 得了勝利,先後殲滅守敵八百餘人,擊斃靖匪總指揮歐陽琳,活捉國民黨縣長史丞漢。這一仗使我體會到政治攻勢與突擊攻堅相結合的威力。
攻克會昌城之後,紅五軍又連續攻克了尋邬和安遠兩座縣城,進一步發 動群衆,建立政權,組建地方武裝,擴大紅軍,中央蘇區一片大好形勢。此 時,我們紅七團又奉命進駐會昌縣的羅田圩繼續開展群衆工作。
我們進駐羅田圩之前,幾家較大的地方土豪已聞風帶着家小和貴重财 物,在家丁護衛下逃到了羅田圩西面二十多裡的一座孤山上負隅頑抗,并偷 偷指使狗腿子下山打探消息,威脅群衆,使我們的工作難以開展。
地主土豪盤踞的這座山是一座光秃秃的孤立石山,約二三百米高,山頂 有座廟,平日常有百姓上山祭神,香火很旺,地主土豪就躲在廟裡。
這座 山的東、南、北三面都是懸崖絕壁,無法攀登,僅西面有一條彎彎曲曲的羊 腸小道可通山頂,但必須通過一座小吊橋才能進到廟前的土圍,地主土豪就 憑借這險要的地形,在吊橋頭築壘,用幾支槍扼守着山道和吊橋,大有“一 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我們進駐圩場的第二天,就派偵察排長帶幾名偵 察員利用黑夜摸上了山,但敵人哨兵平時都把吊橋收起來,見他們自己的人 才放吊橋。偵察排長無法通過,隻得傳回。
我和龍昌漢團長、吳志立副團長 一起到山下觀察地形,大家都認為如果用部隊正面進攻, 一定會造成很大的 傷亡,是以研究決定:隻能智取, 不宜強攻。副團長吳志立自告奮勇組織這 次奇襲。
十二月初的一天,吳志立化裝成老太婆,偵察員龍飛虎等七八個小青年 裝扮成小姑娘。他們提着裝有香、燭、紙錢和供品的竹籃子,腰藏手槍和檸 檬式手榴彈,象村姑上廟進香似地往山上走。
吳志立是老偵察員出身,個兒 不高,瘦削的身材,黝黑的臉膛,加上他模仿老太婆走路的姿态,裝扮成老太婆婆真是惟妙惟肖。龍飛虎等偵察員都是挑選些十四五歲眉清目秀、聰明機智 的少年,經過喬裝打扮,活像一群漂亮的村姑,很難找出破綻。
偵察員們爬上山頂接近吊橋時,敵人哨兵就厲聲喝道: “幹什麼的?”
吳志立不慌不忙地上前答腔: “表叔,家裡孫子病了,來求佛祖保佑!”
“她們呢?”敵人哨兵又喝問。
偵察員們故意七嘴八舌地答話,有的說: “村裡鬧鬼不安甯,上山祭神保平安”;有的說: “求佛祖給老人添福壽!”
敵哨兵見來的人都是老太婆、小姑娘就不大介意,放下吊橋讓 “她們” 通過。
吳志立和偵察員們過了吊橋,假裝虔誠地低着頭直往廟裡走,眼梢卻悄 悄地瞟視四周,見地主土豪和他們的家人、家丁大多在廟門口的土坪上曬太 陽,個個懶洋洋的,心中暗喜。他們進了廟門,就把準備好的雞、肉、水果 等供品擺上了香案,燒起香來。
吳志立手秉三炷香跪在香案前的草墊上,邊叩頭、祈禱,邊觀察四周的 動靜;偵察員們有的焚香點燭,有的燒化紙錢,也都是表面虔虔誠誠,注意 力卻集中在副團長吳志立身上,等候着他的指令。
吳志立見廟裡隻有七八個 家丁來回溜跶,好奇地瞧着他們行香,牆邊架了幾支步槍,槍口上都挂着子 彈袋,看來敵人白天槍膛裡不敢裝上子彈,預防走火打死自己的家小。他觀 察清楚後示意大家準備動手。
吳志立見偵察員們都已準備好,馬上掏出手槍對着廟裡的敵人大喝一 聲: “不許動,舉起手來。我們是紅軍,誰敢亂動就打死誰!”與此同時, 偵察員們也都亮出了手槍和手榴彈。有三個偵察員按戰前的分工,舉槍沖出廟門,把槍口對準敵人哨兵的脊背,繳下他們的槍。
地主土豪對這一突然襲擊毫無準備, 一個個呆若木雞。當他們意識到站 在面前的竟是他們最害怕的紅軍時,便癱倒在地,叩頭如搗蒜,連呼“紅軍 爺饒命,紅軍爺饒命!”
吳志立馬上把俘虜全部集中到廟裡,老老小小約有三四十人,警告他們 老老實實坐着,不許亂說亂動。這時,有的偵察員把繳獲的八九支步槍的槍 機暫時都卸下,用花頭巾包起來,防止敵人騷動奪槍;有的偵察員忙跑到吊 橋邊用花頭巾對山下發出訊号。在山下埋伏的接應部隊聞訊,急速上山。大 家高高興興地押着俘虜,挑着繳獲的許多财物勝利地傳回羅田圩。
我聽了吳志立彙報智擒地主土豪的情況,十分佩服他們的機智勇敢,當 天就給彭雪楓政委寫了一份簡單的報告,請求師首長給予表揚。
第二天,彭 政委根據我的報告,在政政治部辦的《猛攻報》上寫了一篇《男扮女裝,燒 香祭神,智擒地主土豪》的報道,宣揚吳志立及偵察員們的事迹。這篇報道 在全師産生了很好的反響。
過了幾天,彭雪楓政委到我們七團來檢查工作,在羅田圩的街道上碰見 我們團的一名幹部穿着打土豪繳來的呢子西裝在街上大搖大擺地閑逛,非常 生氣,當面批評了這個幹部。
到了團部以後,又批評我們團的上司沒有嚴格 執行“一切繳獲要歸公”的紀律和嚴肅軍容風紀,對部隊教育不夠,管理不 嚴。我馬上作了檢讨,虛心接受批評,并請彭政委在全團幹部大會上講話, 再次對全團幹部進行教育。
第二天,彭政委回到師部之後,又在《猛攻報》 上寫了一篇題為《奇裝異服,七團有之》的批評稿,用我們七團的例子教育 全師指戰員,避免重犯類似的錯誤。
在智擒地主土豪戰鬥中裝扮村姑的龍飛 虎等七八個偵察員,那天回羅田圩後,見繳獲的銀碗、銀筷雕飾得十分精緻, 感到特别好玩,有一人偷偷拿了一付銀碗筷,想用它盛飯吃又漂亮又打不破, 讓别人眼饞眼饞。沒料到銀碗筷盛稀飯吃又燙手又燙嘴,不好使,便賭氣把 它踩扁了放進包袱裡,準備以後有機會用這銀子換東西用。當他們聽說彭政 委批評幹部繳獲不歸公的事,還登了報,吓得趕忙作檢讨,把銀碗筷上交了。
彭雪楓政委運用報紙進行表揚、批評這兩件事,對我啟發很大,此後我做政治工作,就比較重視發揮報紙的作用,把它作為宣 揚先進典型,批評缺點錯誤,總結交流經驗,指導各項工作的一種有力的工 具。
贛州之戰
一九三二年一月九日, “左”傾錯誤上司者占統治地位的中共臨時中央 見第三次反“圍剿”勝利後,中央蘇區迅速擴大,形勢很好,更是盲目樂觀, 作出了《關于争取革命在一省或數省首先勝利的決議》,進一步提出: “以 占領南昌、撫州、吉安等中心城市,來結合目前分散的蘇維埃根據地,開始 湘鄂贛各省的首先勝利。”
根據這個決議的精神, 一月十日,中央革命軍事 委員會 (簡稱中革軍委)下達了攻取贛州的軍事訓令。
訓令規定:紅三軍團 和紅四軍為主作戰軍;主作戰軍以紅三軍團第二師和紅七軍擔任攻城,彭德 懷任前敵總指揮。
贛州是贛南的中心城市,位于贛江上遊,三面環水,城牆堅厚且高達兩 丈,易守難攻,俗有“鐵贛州”之稱。駐贛州之敵為國民黨第十二師第三十 四旅馬昆部所轄第六十七、六十八兩個團和一個獨立團約三千餘人;另有贛 南十七個縣逃亡到贛州城的地主武裝及贛州“商民自衛團”、 “城防辦事處” 等反動武裝約萬餘人槍。我紅三軍團各部二月三日包圍贛州城後,敵人摧毀 了城外的工事,揚兵進城固定待援。
從二月五日開始,我們遵照軍團的訓示,進行一周的攻城準備和政治動 員。當時我們都很年輕,缺乏客觀地分析全國鬥争形勢的能力,聽到要攻打 大城市、奪取一省數省的首先勝利的口号,内心也感到振奮,連日召開黨員 和活動分子的各種會議。
在政治動員中,也是大講粉碎國民黨第三次反革命 “圍剿”後的大好革命形勢,講贛州城的重要戰略地位,響亮地提出“一定 要攻下贛州城,為中央準備一個指揮全國革命鬥争的基地。”部隊的鬥志十 分高漲,都積極進行攻城準備。
二月十三日開始攻城,紅七軍第一次爆破,将贛州東門月城城門洞炸開 一個缺口,随即發起沖鋒,但遭到東門兩翼碉堡和鼓樓敵人火力的阻擊,未 能攻入。
二月十七日,紅七軍第二次爆破攻城,爆破點選擇在贛州東門月城 城門左側。紅三軍團指揮部為了在紅七軍爆破成功後即可迅速沖入城内,組織了約二百人的突擊隊,預先埋伏在城牆腳下,不料爆破時城牆向外倒塌, 突擊隊被壓埋,全部犧牲,又未奏效。
在此期間,我們紅二師在南門積極挖 掘道地,準備把道地挖近城門埋炸藥爆破,但南門地勢低,水位高,屢挖屢 垮,屢垮屢挖,均未挖成。
有一天夜晚,我們部隊組織突擊隊架雲梯登上城 頭,但敵人利用城頭上構築的橫牆工事抵抗,構成交叉火力左右夾擊,登城 突擊隊傷亡很大,未能站穩腳跟,後續部隊也上不去,隻好被迫退下。
由于 敵人工事堅固,兵力雄厚,我軍經一個月的連續爆破攻城,指戰員們浴血奮 戰, 仍屢攻不克。
二月底,敵陳誠、羅卓英部二萬餘人馳援贛州,其先頭部隊已有四個團 在北門外架設浮橋先後偷渡進城;贛州守敵又在城内挖了四條通向城外的坑 道,企圖待機出擊,内外夾攻我軍,把我軍殲滅于贛州城下。
三月七日淩晨 二時,贛州守敵見時機已到,馬昆第三十四旅六十八團從城東門、小南門坑 道向我偷襲;羅卓英第十一師一個團從西南門坑道出擊;敵第十一師主力沿 章江從南門大碼頭向我三軍團陣地推進,形成内外夾擊的态勢,形勢十分嚴 峻,我軍被迫撤出戰鬥。師首長指令我紅七團在南門擔任後衛阻擊任務。
南門外飛機場是我軍攻打西門的紅一師東撤必經之路,如果我們紅七團 不能有效的阻擊敵人, 一師的退路就有被切斷的危險。幸好在攻城初期,我 紅七團擔負警戒和打援任務時,就在南門外構築好阻擊陣地,準備殲滅增援贛州之敵,在這關鍵時刻,我與龍昌漢團長研究決定,各帶一部分隊伍,分 兵扼守南門外東西兩側的阻擊陣地。
我們的部隊剛剛占領陣地,敵人即集中數倍于我的兵力瘋狂沖擊,象蝗 蟲一般鼓噪着湧向我們的陣地。但敵人處于開闊地帶,都在我火力控制之下, 而我們的戰士們依托有利的地形和阻擊陣地,給予敵人很大的殺傷,打退了 敵人幾次進攻。
不料敵人重整旗鼓,依仗人多勢衆,在猛烈炮火的支援下, 集中兵力突破了我前沿東側的陣地,龍團長被迫率部隊後撤。這時,陣地上 的硝煙滾滾,幾米外就看不大清景物,我們東西兩側的部隊失去了聯系,我 想找龍團長一起組織反擊, 一時也找不到,真是心急如焚。
在這危急時刻, 我竭力保持冷靜、鎮定, 一面把隊伍稍稍收攏,準備支援東側陣地反擊, 一 面派出幾個偵察員與龍團長取得了聯系,約定好号聲訊号,趁敵人立足未穩, 馬上組織反擊,用手榴彈和刺刀、槍托奪回前沿陣地,再次把敵人打了下去, 完成了掩護一師東撤的任務。
正當我和龍團長準備率紅七團撤離陣地時,師政委彭雪楓趕到了我們陣 地,要求我們盡快增援東側的小南門,為紅五團解圍。
原來,七日拂曉,贛 州城内守敵通過道地出擊,将扼守在小南門的紅五團圍困在城外的陣地上, 城内外敵人兩面夾擊紅五團。紅五團指戰員激戰五個多小時,擊退敵人多次 進攻,大量殺傷敵人,但自己的傷亡也很大,仍未能突圍。
彭政委知道我們團連日的頻繁戰鬥已很疲勞,今天上午擔任後衛阻擊任 務更是艱巨,部隊傷亡不少,但此時要解五團之圍也别無良策,便關心地問 我和龍團長: “有什麼困難嗎?”
我明白彭政委這樣問是對我們部隊的關懷和慰問,心想,兄弟部隊正處 在危難之中,我們不去增援怎麼行?
便堅決地回答: “增援兄弟部隊是我們 的責任,再大的困難也要克服!”
這時,我發現彭政委挎着一支二十響的駁 殼槍,而我們的二十響駁殼槍子彈已經打光了,很想向他要幾發子彈, 但又 不好意思在這亟需彈藥的戰場上向他開口要子彈,猶豫了一下,考慮還面臨 一場戰鬥,終于鼓起勇氣試探地問: “要說困難嘛,我駁殼槍的子彈打光了, 能不能給我幾發子彈?”
彭政委爽快地從警衛員替他背的皮子彈盒子裡拿出了兩排駁殼槍子彈遞 給了我,真是雪中送炭呵!
彭政委冒着槍林彈雨在第一線上指揮作戰,這種 英勇無畏的精神已使我欽佩,而在這戰鬥激烈的時刻還把自己的二十發子彈 送給了我,這種無私的精神使我更受感動。
救兵如救火,不能有絲毫的懈怠。我和龍團長當即率領隊伍随彭政委沿 着山路向東直插小南門。到了小南門見到了紅五團政委張平凱,他告訴我, 他們剛剛又打退了敵人的一次進攻,現在敵人正在組織新的進攻。我按照彭 政委的訓示,請五團迅速東撤,我們七團掩護。
敵人見五團東撤,馬上猛撲上來。我們把敵人放近前來,突然一陣猛打, 給敵人很大殺傷,可是,有一部分敵人已經突進了我們的前沿陣地。我們的 戰士們憤怒地再次上起刺刀,與敵人肉搏、撕打,終于把敵人趕了下去,鞏 固了陣地。
彭政委見五團已撤遠,即令我們邊打邊撤。敵人依仗他們人多,武器好, 緊緊咬住我們不放。幸好此時紅五軍團第十五軍趕到, 一陣猛烈反擊,把敵 人打垮;大刀隊乘勝出擊,配合部隊奮勇沖殺。他們個個赤膊上陣,飛舞寒 光閃閃的大刀,以有我無敵、所向披靡的英雄氣概,高喊“殺”聲,左劈右砍,殺得敵人呼爹叫娘,抱頭鼠竄。我們回頭看到這一大快人心的戰鬥場景, 都歡呼 “大刀隊殺得好!”
紅十五軍追擊逃敵,直追至贛州城南門外,殲敵一部,還捉了不少俘虜, 使我們紅五團、七團安全撤離,轉移到贛縣江口地區與軍團會合,就地休整 補充。
我們紅三軍團撤出贛州不久,即向西轉移,準備攻打崇義、上猶等縣城。
一天上午,當我軍行進到南雄水口三溪圩時,突然遭到敵人增援贛州的粵軍 四個團的進攻。軍團首長因恐被敵人拖住,不願與敵人糾纏,以免陷于被動, 遂令我紅七團和紅五團阻擊粵軍,掩護全軍團迅速轉移。
這是一個艱巨的任 務,因為敵軍一個團有十幾個連隊一千六七百人,而我們一個團才五個連七 八百人,兵力懸殊,但我軍有着堅強的政治工作保證,士氣高昂,兩個團的 指戰員同心協力,與敵人浴血苦戰一整天,擊退了敵人大小規模的多次進攻, 陣地巋然不動。當我們完成阻擊任務撤出陣地時,兩個團又互相交替掩護, 邊打邊撤。
這時,我帶紅七團兩個後衛連,張平凱帶紅五團一個後衛連在本團隊伍 的後尾掩護,由于我們緊密配合,互相支援,沉着應戰,確定了阻擊部隊擺 脫強敵撤出了戰鬥。
在這次掩護軍團轉移的阻擊戰中,我們兩個團特别是後 衛連隊的傷亡都很大,張平凱帶的後衛連為了掩護我們團撤離,全連隻剩下 十三名同志沒有負傷;我帶領的兩個後衛連隊,也隻剩下五十多人。
從贛州 南門和南雄三溪圩兩次阻擊戰來看,我們紅六團和紅五團兩支兄弟部隊并肩 戰鬥、互相支援的精神,真正展現了我們紅軍指戰員胸懷全局、團結協作的 風格,這是我軍屢屢遇險化夷、力挫強敵的保證,也是國民黨軍隊所無法比 拟的。
但是,贛州戰役不顧敵人城池堅固,兵力雄厚,堅持攻堅三十三天, 遭到重大傷亡後再被動撤圍,在當時敵強我弱的情況下,這種拼消耗的攻堅 戰是得不償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