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光計劃」
在我軍打下老山之後,越軍并不甘心于自己的失敗。越北二軍區指令前線部隊要不惜一切代價務必奪回老山。在這種壓力下,越軍313師經 過短暫準備後,以一個步兵團的兵力,借助漫天大霧,企圖偷襲我主峰 各陣地,結果遭我軍重創後狼狽撤退。
5月9日2時45分,敵314師818團7營和特工團1個連憑借濃霧和夜暗掩 護,向我120團4連守衛的1072高地和75号、76号陣地實施攻擊。我炮火當 即對敵進行急襲,将其擊潰。
越軍經調整後以小股兵力偷襲,被我2班用 手榴彈擊退。
接着敵1個連在炮火和高射機槍支援下實施強攻,4連副連長 冒着炮火趕到1排陣地指揮戰鬥。火箭筒手王占友、陳創向敵群抵近射擊3 枚火箭彈,将敵人戰鬥隊形打亂,接着在我猛烈反擊下,敵人被打退。
敵 不甘心失敗,又以兩個連再次沖擊,連長及時呼喚炮火進行壓制。4連戰 至4時05分,連續打垮敵8次進攻,斃敵44名,牢牢地守住了陣地。
6月11日淩晨3時許,敵313師14團出動2個營,在821特工團一部配合 下,秘密向我老山近那拉方向119團1營2連陣地接近,進至146号高地西 南側觸雷,進攻企圖被我發現。2連連長劉開亮立即指令各陣地做好戰鬥 準備,令60迫擊炮向雷區前沿射擊,并向營部報告了敵人發動進攻的情況。
這時,40多個敵人繼續向上運動,前面的10多人已經摸到了3班陣地前沿,被3班戰士們用手榴彈擊退。敵人遂依托142号高地,用兩挺高射 機槍掩護,再次向3班發起沖擊。敵另外2個排沿411号高地北側向146号 高地接近。
2連待敵人進入第1道戰壕前30米處,突然開火将其打退。敵 退至146号高地南側占領有利地形與我形成對峙。
3時35分,敵縱深炮兵 和前沿直瞄火炮向我145、146号陣地猛烈襲撃。步兵趁機沖向2連3班陣 地。3班在友鄰火力支援下沉着應戰,打退敵3次反撲。敵退至146号陣地 西南側,經過調整後又發起進攻,被我反撃退回原位。
15分鐘後,敵再 次沖撃。這時,2連指揮所被敵無後坐力炮和火箭筒撃中,連長犧牲,步 話機員負傷,連與營的通信聯絡中斷。3班被迫撤到146号高地頂部。敵 人突入3班陣地後,沿146号高地西側溝谷攻占了145号高地。
2連炮排排長代理連長繼續指揮戰鬥。在119團指揮所的指令下,3連 1個排配合2連實施反沖撃,奪回了3班失去的陣地。
1連2排長陳克元奉命 帶4、5班出撃145号高地,接敵中排長犧牲。5班長郭華忠、4班長鄭文 書、5班副班長王興潤3人組成突撃組,率兩個班繼續接敵。
前來146号高 地執行捕俘任務的40師偵察分隊主動配合2排趁敵混亂實施反沖撃,奪回 了145号高地,斃敵4名,俘敵1名。
8時,1營副營長率3連在我炮火和146 号高地火力支援下,激戰兩小時,奪回了全部已失陣地。但守衛該陣地的2連幾乎全部陣亡,随後增援的1連也傷亡較大。敵退至411、251高地 一線。119團1營抓緊補充糧彈,加修工事。
越軍313師副師長裴尼樂見進攻接連受挫,急忙責令14團團長赴一線指揮。
6月11日15時15分,敵1個營在821特工團一部引導下,沿清水河吊橋西側向227高地運動,被我1營發現。119團立即組織100迫撃炮實施炮 火阻攔,殺傷敵20餘名。
與此同時,敵向我那拉方向150、151号陣地實 施炮火準備,掩護14團1個加強連和特工分隊展開。我炮兵待敵到達前沿 雷場準備開辟通路時,實施炮火攔阻,炮彈準确落入敵群,打得敵人鬼 哭狼嚎。
守衛169号高地的我1連3排8班在代理排長馮光照和班長熊定仁 的帶領下,頑強奮戰。重機槍手冉貴明從炸塌的工事裡拉出機槍,一個長點射打爆敵火箭開辟器,造成敵之混亂。戰士石柱海用一發火箭彈撃毀敵1挺重機槍。
20分鐘後,敵再次向150、151、169号高地進攻,我1 連依托有利地形,在炮火支援下,用手榴彈和沖鋒槍将敵撃退。
■阻敵進攻,翟固陣地。
20時40分,敵14團約1個連由清水向146号高地方向運動,遭我119團炮群火力攔 阻。從21時起,間隔半小時,敵即以兩個連的兵力不斷向我2、3連防守 的146号高地攻撃,但每次都未能接近陣地就被我炮火覆寫,潰不成軍。
21時35分,敵傷亡慘重,進攻無望,遂利用黑暗撤回清水河以南地區。
1984年6月19日,越北二軍區又以兩個步兵團的兵力,在炮火的掩護 下,向我松毛嶺防禦陣地發動大規模攻撃,企圖從我老山防禦一線的東線打開口子,爾後,沿松毛嶺國境線向老山主峰發起進攻。最終,在 我軍的頑強抗撃下,越軍的進攻又遭到慘敗。
老山、八裡河東山地區相繼被我軍打下後,緻使清水地區門戶洞 開,河江西北廣大地域直接處于我軍的瞰制之下,越軍幾次團級規模的 試探性進攻又遭失敗,越軍高層指揮官對此甚是驚恐。
6月19日,總參謀長黎仲迅、副總參謀長黎玉賢、第二軍區司令員武立等越軍進階指揮員召開了第2次「北光會議」,通過了第二軍區的戰鬥決心,同蘇聯軍事顧 問共同制定了「MB-84」逐點收複陣地的戰役計劃,指令前線部隊要不惜一切代價務必奪回老山。由于此次作戰會議是在越南河口省一個叫北 光的小山村召開的,是以叫「北光計劃」。
越軍随即增設了第二軍區前指炮兵指揮所,補充了313師兵員,增調 了356師師部和153團、149團、150炮團、821特工團主力、168炮兵旅1、 3營、368炮兵旅2個營。
又從縱深抽調316師174團、312師141團、10師66 團和第一軍區198特工團1個管及312師炮兵1個營、10師炮兵兩個營進至 河江地區。
總兵力達到10個步兵團、14個炮兵營、2個特工團,共4萬餘 人。在一線作戰區域的兵力有8個團,共18000餘人。
越軍随即補充大量作戰物資,增調工兵1個旅又兩個連搶修前沿公 路,加緊指揮系統工事構築。同時頻繁對我實施偵察,大規模進攻迹象 日益明顯。
同時針對“6 · 11”戰鬥中我軍的作戰特點,總結了經驗教 訓,修改調整了部署,研究了新的作戰手段,并進行了反複訓練,妄圖 在第2階段進攻作戰中一舉突破我防線,收複失地。
據說,當時,我方的情報人員花費了很高的代價,才從情報販子手裡買回來這麼一個計劃名稱,但具體内容卻一無所知。
後來,盡管我方的情報部門動用了全部偵察手段,但越軍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一直到6月底為止,我方針對這個情報的偵察也沒有取得任何進展。後來,直到戰鬥結束,我軍從被俘的越軍營長口中才知道所謂 的「北光計劃」的詳細内容。
從1984年7月1日起,越軍所有的無線電台停止使用;前沿部隊停止 向我軍進行任何挑釁行動;炮兵不再向我防禦陣地和縱深發射炮彈。交戰的雙方一時間處于對峙狀态,整個老山戰場出奇的平靜。
面對這種極不正常的情況,我軍盡管當時沒有任何有價值的情報作 為依據,但大戰、惡戰在即已在各級指揮員和一線防禦部隊官兵中形成 共識。
14軍根據軍區訓示,于5月20日後,加強敵情偵察、分析,抓緊完 善防禦作戰方案,組織現地協同。各級指揮機關反複召開會議,研究、分析越軍可能的企圖。要求各部隊抓住目前的有利時機,加強和構築防 禦工事、設定各種障礙、大量存放各種彈藥。同時,指令工兵、炮兵、 通信等各兵種及後勤分隊,在5天以内必須完成大戰、惡戰所需的的各種 保障。
在此後幾天,我軍工兵部隊用火箭布雷車向我防禦陣地前沿抛射了 30多萬顆大小地雷,形成了東西長7公裡、縱深寬500米的地雷區。
我炮 兵部隊積極與地方有關部門聯系,征用地方車輛近800台,晝夜不停地 從内地彈藥庫将大量的炮彈運到每個炮陣地。按照有關規定,每門炮的 彈藥一般都在0.75個基數左右,最大量不得超過1.5個基數。而經此次準 備,我軍每門炮的彈藥都達到了3個基數以上。
同時,使用了先進的炮 兵雷達監測系統,隻要越軍的大口徑炮彈一發射,隻需幾秒鐘,電腦 就能準确的标繪出越軍的炮兵陣地所在地和炮的種類,這對于摧毀越軍 的炮兵陣地将起到重大作用。
我通信兵配發了專程從北京空運來的先進 的單邊帶電台和同步調頻雙邊帶電台,以保障主要防禦方向的通信聯絡 暢通無阻。
至6月10日,敵我兵力對比是:
步兵我有5個團,敵有8個團, 我敵對比為1:1.7;
師屬以上炮兵我12個營,敵13個營,我敵對比為1: 1.07。
總之,老山戰區已是箭在弦上、長矛在手,單等一聲令下,利箭穿 心,擒縛蒼龍。
1984年7月11日23時50分,在我電子偵聽部隊嚴密監聽之下的越北第 二軍區前指電台發出一個無線電信号。經電腦破譯,其内容是:「各部速報準備情況」。
得知這一情報後,我軍指揮機關馬上召開緊急作戰會議,對其進 行研究分析,認定越軍很可能在7月12日淩晨開始實施「MB-84 北光計劃」。
12日淩晨0時30分,越軍各部隊先後以無線電條形碼信号的形式報告其上級:「準備完畢」。這就更清楚地證明了我軍判斷的準确。
根據這些無線電信号的頻率和波長,我無線電測向儀和測距儀立即進行了跟蹤監聽和區域電子掃描,基本确定越軍集結地域距我防禦前沿5-10公裡一帶。至此,中越雙方的指揮機關已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我「老山主攻 團」的防禦地帶。
為了便于地域區分和作戰協調,我軍把老山戰區分為東、中、西三 個區域。
東區,以八裡河東山為核心,那裡峰巒疊嶂,山勢呈南北走 向,平均海拔1600米,國境線為由東向西穿過,由中越雙方軍隊分别控 制着各自的疆域;
西區,以老山主峰為核心,山勢北陡南緩,大小27個 山頭,全部由我軍控制;
在東區和西區的中間地帶是中區,區内有一條長4公裡的山,叫松毛嶺。以松毛嶺為界,以南為越南,以北為中國。
以松毛嶺為基本點,其東面是一個呈南北走向的大峽谷,峽谷内有一條河,叫瀛江河,河水由北向南,從大陸流入越南。河邊有一條公路,就 是當年大陸支援越南的4号公路。
峽谷的東面是筆直峭立的八裡河東山。 由松毛嶺向南,7公裡以内,是一片丘陵地帶,有大小56個山頭,海拔最 高的為634米,最低的為200米。
由松毛嶺再向南7公裡以外,是越南的大青山。山勢呈東西走向,長約20公裡,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
在大青山和八裡河東山交彙處的峽谷口,有一個越南村寨,叫清水口,是當年 大陸支援越南必經的交通要道和越軍進入老山地區的咽喉要道,軍事意 義非常重要。
由松毛嶺向西,順山梁走5公裡就是老山主峰。
我軍的防禦地帶是三面環山的低窪地,主要防禦方向是從松毛嶺到越南的清水口。
根據地形和敵情,我軍指揮機關判斷:
如果越軍要在老山地區組織戰役級規模的作戰,其人員和辎重就必須從清水口經過,而後才能沿地形展開兵力。除此之外,别無他路。為此,我軍指揮員定下了「趕羊入圈,分段攔截,關門打狗,務求全殲」的作戰決心。
所謂「趕羊入圈」,就是運用各種手段,誘使和驅動越軍進入我防禦地帶;
所謂「分段攔截」,就是運用我強大的炮兵火力,将越軍的 戰鬥隊形打亂,使其不能首尾相顧,便于我各個滅;
所謂「關門打狗」,就是以各種炮火将峽谷口的清水口封閉,使越軍後續部隊不能進來增援,先頭部隊進來回不去;
所謂「務求全殲」,就是運用各種殲敵手段,将進攻之敵基本殲滅在這中區地段上。
7 · 12大捷
1984年4月28日至5月1日,陸軍第14軍第40師配屬第41師第122團收複了老山、八裡河東山地區後,随即就地轉入防禦。
在老山轉入防禦階段後,第40師根據軍區和軍前指訓示,調整了部署,完善了作戰方案,及時向部隊下達了防禦作戰指令,進行了一系列 準備工作。根據敵情、地形和部隊作戰能力,以及戰場敵我态勢,進行 火力調整,組織火力協同;組織部隊改造和構築防禦工事,設定障礙; 抓緊補充和儲備彈藥、作戰物資和生活物品;加強對部隊克服困難,長 期堅守陣地,樹立與陣地共存亡的思想教育等防禦作戰準備。
為了徹底粉碎敵「MB-84」戰役計劃,14軍前指認真總結了6月11日 防禦作戰的經驗教訓,分析敵進攻作戰特點,判斷敵再次進攻的兵力部 署和主攻方向。
判斷我1072高地、142高地、八裡河東山向敵方凸出, 側翼暴露,東西南三面受敵,便于敵多方向圍攻;
我1072高地與敵之74 号陣地、那拉方向與敵之411、251、156諸高地相距僅有100-300米,我 防禦分隊無法建立前方警戒陣地,便于敵依托陣地向我發起突然進攻;
662.6高地、那拉地區是我陣地中心,敵如進攻得手,兩面威脅我老山主陣地,東可控制我八裡河東山地區,是敵進攻之主要方向。
軍師首長決心:依托陣地,堅守要點,少擺多屯,随耗随補,以點制線、以線制面,長期堅守、獨立作戰。步炮緊密配合,攻防并并用,以防為主,頑強抗擊,堅守陣地,徹底挫敗敵人的進攻企圖,以小的代價換取大的勝利。
■我軍士兵前往老山陣地補充和儲備彈藥、作戰物資,後送傷員和烈士。
6月20日後,組織41師師部、123團主力、121團一部、師炮團主力、 軍坦克團1連、11軍122加農炮營、邊防1團、17團100迫撃炮連陸續參戰。
主要兵力部署如下:
40師在盤龍江以西地區,以120團(欠3營)加強118團2營、軍炮團 (欠122加農炮營)、41師榴彈炮2營、師防化連1個組防守老山地區。
該團以4個步兵連占領陣地,2個步兵連靠前配置,1個步兵營作為第2梯 隊,團指位于50号高地,團炮群配置在Y口寨。
119團(欠第4營)加強 85加農炮營7連、反坦克飛彈連1個班、防化偵察1個組、軍坦克團1個連 防守662.6高地、那拉地區。
該團以2個步兵營占領陣地,1個步兵營為第2 梯隊位于南榔、裡頭寨地區,團炮群配置在3轉彎、那馬西側公路沿線,
團指位于627高地。
118團(欠2營)為師預備隊,配置在南溫河地區, 團指在蔓文。
41師率122團、邊防15團2營(欠6連)在盤龍江以東地區, 負責8裡河東山方向防禦,以1個加強步兵連占領陣地,以兩個連靠前配 置,以兩個步兵營作為第二梯隊,向北側邊境警戒。
123團為軍前指預備隊,配置在麻栗坡縣東側地區。邊防15團堅守各現有陣地。
師炮群由軍區炮兵第4師第5團(欠2營)和邊防15團152加農炮連編成,配置在老寨、交趾城地區,由師炮兵指揮所直接指揮,擔負全局支援任務。
師高 炮營(欠2連、高機連)和對空飛彈連一部,配置在老山、偏馬地區,保 障師指和部分炮兵陣地的對空安全。
越軍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準備,于7月12日出動141團、149團、174 團、226團、876團、198特工團、821特工團,分5路向我發起加強師規模的進攻。
11日入夜後,敵在我船頭方向逐漸展開。
副總參謀長黎玉賢和2 軍區司令員武立坐鎮河江,副司令員黎威密、副參謀長裴文勝率前指在谷怩督戰。
356師副師長「占」、316師副師長「曆」、313師副師長裴尼樂分别在南嘎、清水、八裡河東山方向直接指揮,企圖探取正面突破、 兩翼牽制、向心攻撃,偷襲加強攻手段在那拉地區打開突破口,爾後依 托既得陣地,逐點奪取,逐次占領被我收複的老山地區。
12日淩晨,戰區濃霧彌漫,越特工分隊分股滲入我前沿陣地間隙。 我前沿守備部隊多次察覺地雷爆炸聲、砍樹聲、人員走動聲。
7月12日淩晨2時30分,越軍各部隊以無線電條形碼的形式向其上級發出了「開飯完畢」的電報,這就預示着越軍已經開始向我防禦前沿運動。
在得知越軍已開始向我防禦前沿運動後,我軍指揮部指令:
——指令炮兵第4師,以130加榴炮(大口徑遠端炮,射程30公裡) 向越軍後方供給基地、炮兵陣地、後續部隊、保障部隊等可能集結或屯兵的地區進行10分鐘火力急襲,待取得戰果後,即行加大炮火密度;
——指令炮兵第320團,以122加榴炮對敵清水口附近地域進行10分鐘火力急襲,待取得戰果後,即行加大炮火密度;
——指令3個小口徑炮兵營,對我防禦前沿3公裡地段内進行10分鐘火力急襲,待取得戰果後,再改用大口徑火炮射撃……
随着指令下達,我方陣地萬炮齊鳴,地動山搖,整個老山戰區馬上變成了一個嘯叫與火光的世界。
7月12日淩晨2時50分,在我軍第一次火力急襲過後,向我運動之越 軍各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撃,有些遭受重創。
同時,這突然的打撃也迫使越軍潮水般湧向清水口,蝗蟲般密密麻麻地進入我防禦陣地前沿, 東尋西找,互相之間喊叫着、辱罵着、撞撃着,有的越軍在驚慌之中用 電台發明語向其上級報告:「我部建制已被打亂,請給予協調。」還有 的越軍幹脆在電台上大聲急呼:「我部被敵炮火攔阻在某某地區,不能按時到達某某号高地,請求壓制敵炮兵……」
越軍炮兵也迅速作出反應,炮撃我146号、169号、142号諸高地,并向1072号高地零星炮撃。
淩晨3時,越北2軍區前指以通播電報形式電令各部:「迅速占領進 攻出發陣地,按原定計劃行動。」
得到這個情報後,我軍指揮部立即指令所有炮兵部隊,對越軍的後方地清水口、我軍防禦陣地前沿按計劃實施地毯式轟炸,壓制敵縱深炮兵。41師炮兵向34号高地前沿監視射撃,給敵以精神震撼,迫使其隊 形混亂,部分兵力在失控情況下展開。
盡管我軍的炮火打撃一直持續不斷,盡管有些越軍部隊尚未展開攻 撃就已潰不成軍,盡管有些越軍進攻分隊傷亡較大,越軍仍按照原來的 協同計劃實施進攻準備……
3時50分,越軍168炮兵旅加15個炮兵營按照協同計劃再次向我100 号、116号、150号、634号高地,南榔,船頭等各防禦陣地實施火力急 襲。與此同時,已抵達我方警戒陣地的越軍各步兵分隊,開始排雷破 障、開辟通路 ….
據此,我軍指揮部确定:
以兩個炮兵團,全力封鎖清水口子,務使清水口以外的越軍 「一個人也不許進來」、「以内的越軍絕不能再讓出去」;
以一個炮兵團對八裡河東山的越軍實施不間斷轟撃,令其無法居高臨下威脅我軍;
以一個炮兵團支援老山主峰的戰鬥;
以一個炮兵團加5個火箭炮營,對我防禦陣地前沿實施反複梳頭式轟撃;
以三個小口徑炮兵營,對凹地、山頭的反斜面及死角地帶實施大密度轟撃,用以打撃敵人的指揮所和二梯屯留地;
以兩個85加農炮兵營,将火炮推至前沿陣地,用以消滅敵人的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