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志愿沂蒙 | 理论宣讲“精准滴灌”“走新”更“入心”

志愿沂蒙 | 理论宣讲“精准滴灌”“走新”更“入心”
志愿沂蒙 | 理论宣讲“精准滴灌”“走新”更“入心”

群众在哪里,宣讲阵地就建在哪里;群众在哪里,基层宣讲就延伸到哪里。郯城县马头镇聚焦群众事,说群众话,找准“需求点”、用活“小载体”、用好“活教材”,把“大道理”从“纸上”融入“千家万户”,实现“精准滴灌”,将党的政策理论说到群众的心坎上,让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掷地有声”。

志愿沂蒙 | 理论宣讲“精准滴灌”“走新”更“入心”

01

聚焦“谁来讲”现身说教树品牌

为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愿意听,马头镇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突出地方特色,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区域的受众,整合青年干部、百姓名嘴、文艺骨干、中国好人、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宣讲资源,精心打造“沂河风”“青时代”等基层宣讲品牌,用好“青年宣讲”“巾帼宣讲”“支书宣讲”等各类宣讲队伍,通过宣讲身边人、身边事,推动理论传播深入人心,让党员群众真正听得懂、听得进、记得牢、传得开。

志愿沂蒙 | 理论宣讲“精准滴灌”“走新”更“入心”

02

聚焦“如何讲” 寓教于乐求实效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党的创新理论,要从文字变成武装头脑的武器,需要注入情感,用活“小载体”,使其走进校园课堂、田间地头、群众院坝等,通过“小视频”“小喇叭”“小会议”“小册子”等方式,做到声声入耳,引发思想的共鸣,既实现理论宣讲的形式更加灵活,也让宣讲的内容更有针对性,达到“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效果。

近年来,马头镇不断创新宣讲形式,运用“宣讲+文艺”“宣讲+阅读”“宣讲+分享”“宣讲+体验”等方式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增加宣讲实际效果。充分发挥“云宣讲”“云直播”“云舞台”等“互联网+宣讲”新模式,为理论宣讲插上翅膀,将理论宣讲由“一时一地”拓展为“随时随地”,实现群众在哪里,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教育就覆盖到哪里,切实打通宣传、教育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03

聚焦“讲什么” 贴近群众解民忧

理论宣讲应以“短、小、微”为切入口,内容上以“生、鲜、活”为着力点,既讲国家发展的“大道理”,也讲关乎人民群众柴米油盐、冷暖安危的“小故事”,让群众从“看热闹”的旁观者,成为“懂门道”的参与者。马头镇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精准对接群众需求,“量身定制”菜单式宣讲模式,群众“点单”,志愿宣讲员“接单”, 根据不同受众群体量身打造分众化、对象化宣讲内容,做到群众需要什么就讲什么,紧扣老百姓的关切点,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烦事、难事、揪心事,将阵地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为民服务成果。(通讯员 宋法强)

志愿沂蒙 | 理论宣讲“精准滴灌”“走新”更“入心”
志愿沂蒙 | 理论宣讲“精准滴灌”“走新”更“入心”

2024年第539期 | 总第4715618期

编辑:吴阳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