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涉嫌信披违法被立案 踩点披露2023年财报 普利制药复牌当日遭遇股债双杀

涉嫌信披违法被立案 踩点披露2023年财报 普利制药复牌当日遭遇股债双杀

两日20CM跌停,深陷“造假”风波的普利制药面临强制退市风险

《中国科技投资》李晓娜 何梓嫣

7月5日晚,普利制药(300630.SZ)终于在停牌期满两月之际披露了2023年报。这份迟来的2023年财报不仅创下普利制药上市以来最差的业绩纪录,还被中介机构出具了“非标”的审计意见。复牌前一晚,普利制药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中国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海南监管局(下称“海南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7月8日,复牌的普利制药和“普利转债”受上述利空影响,迎来了股债双杀,其中,“普利转债”跌幅一度超过19%,普利制药股票开盘即触及20CM跌停,收报9.88元/股。曾几何时,普利制药股价曾至112元/股,如今不仅业绩创新低,股价亦已跌破发行价,创下上市以来的新低。此外,近年来,普利制药的资金流动性愈发承压,对于以研发创新为核心的仿制药企业来说,除研发费用增长较为缓慢外,其他费用却呈大幅增长的情况。

涉财务造假、股票复牌即跌停

4月16日,普利制药发布公告称,海南证监局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普利制药2021年、2022年年度报告中营业收入、利润等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的情况,并对其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随后,普利制药多次发布公告宣布2023年报延迟披露。普利制药股票及可转债也在5月6日被实施停牌处理。

根据《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上市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度报告或者半年度报告,且此后公司在股票在停牌两个月内仍未披露的,公司股票则将在停牌两个月届满后,股票交易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7月5日晚,普利制药赶在两个月期满之际披露了2023年报,避免了公司股票被“ST”的风险。

在对2021年、2022年财务数据进行自查和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后,2023年报显示,普利制药2021年度营业收入调至12.99亿元,调减了2.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04亿元,调减了1.13亿元;2022年度营业收入为16.19亿元,调减了1.87亿元,净利润为2.95亿元,调减1.26亿元。普利制药称,公司业绩出现差错的原因涉及收入确认问题、贸易业务收入核算问题、应收账款核算不准确、公司销售与收款内部流程存在缺陷等。而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下称“天健”)则对普利制药2023年度财务报告出具了保留意见,原因在于公司未能完整提供前期差错更正事项的更正依据,天健无法确认前期差错更正事项是否完整、更正金额是否准确。

7月7日晚,因普利制药2021年、2022年年度报告中营业收入、利润等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涉及多个会计年度且金额较大,中国证监会对普利制药立案调查。为此,普利制药发布了相关风险提示称,若后续经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认定的事实,公司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同时,因未按期披露2023年度报告,普利制药当晚亦收到了海南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海南证监会对普利制药责令改正并予以警告,处以100万元罚款,对时任董事长、总经理范敏华和时任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罗佟凝分别罚款40万元、30万元。

7月8日复牌后,普利制药股债双双大跌,股票当日重挫20%,封于跌停;“普利转债”跌幅一度超19%,次日,普利制药股价开盘又触及20CM跌停,当日收报7.94元/股,收跌19.64%。而前段时间,由于普利制药迟迟未公布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亦有基金公司下调普利制药的股票估值。如博道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兴银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管理的证券投资基金对普利制药股票自6月25-26日起,分别按照8.65元/股、6.32元/股进行估值;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汇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对普利制药股票自6月24-25日起分别按9.56元/股、9.12元/股进行估值。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已临近半年报披露季,普利制药并未发布相关续聘天健的公告。普利制药曾在2023年4月23日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同意聘天健为公司2023年度审计机构,续聘期限为一年,自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据记者查到的公开信息显示,自2017年以来,天健就一直为普利制药提供审计服务。7月7日,普利制药发布了会计师事务所选聘制度的公告。目前,尚未有会计师事务所为此次更正后的财务报表进行全面审计或对相关更正事项进行专项鉴证。普利制药亦宣布上述专项鉴证或审计报告的披露工作将延期至2024年8月31日前完成。而普利制药延期披露上述专项鉴证或审计报告,会否影响2024年半年度报告的正常披露,仍不得而知。

业绩与资金流动性双双承压

财报显示,2023年普利制药实现营业收入13.04亿元,同比下降19.43%;归母净利润为8592.29万元,同比下降70.87%;扣非净利润出现了亏损,为-1256.74万元,同比下降104.61%。2023年,普利制药创下上市以来的最差业绩,其8592.29万元的归母净利润甚至低于2017年的9840.44万元。

除了业绩承压,扩建产能和应收账款的逐渐走高亦使得普利制药在资金流动性上承压。2019年,普利制药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约5.52亿元,用于投建“普利国际高端原料药及创新制剂制造基地项目”,建成后原料药的生产能力将年新增360吨。2023年报显示,截至去年末,普利国际高端生产线扩建项目的进度为73.32%。普利制药所处的仿制药行业作为重资产行业,需要极高的投资成本,这亦反映了企业需具备充裕的现金流。2023年财报显示,其资产构成中,在建工程一项已达到17.7亿元,占总资产比28.15%,固定资产13.31亿元,占总资产比21.16%。这意味着,普利制药62.87亿元总资产中,有接近一半的资产为非流动资产,不能用于日常经营与资金周转。2023年末,普利制药的短期借款达到了3.85亿元,而货币资金仅为4.02亿元,其中有1.35亿元的货币资金处于受限状态当中。

在流动资金并不充足的情况下,普利制药的应收账款却一直在增加。根据更正后的财务数据,2021-2023年,普利制药的营收增幅分别为9.26%、24.67%、-19.43%,普利制药的应收账款分别为7.7亿元、10.58亿元、11.9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8.76%、37.4%、13.14%,其应收账款增长幅度均远高于营收增幅。另外,普利制药应收账款占营收比例亦持续走高,2021-2023年,其应收账款占营收比分别为59.28%、65.35%、91.79%。而与普利制药市值接近的同行企业,如东北制药(000597.SZ)、苑东生物(688513.SH)、金城医药(300233.SZ)、卫信康(603676.SH)、润都股份(002923.SZ),在2023年的应收账款占营收比例分别为22%、10.74%、17.18%、13.53%、10.91%,均在30%以下。2024年一季度,普利制药的应收账款为13.35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11.53%。应收账款的持续增加,使得资金回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若发生逾期或坏账,将进一步加大资金流动性的压力。

此外,2023年普利制药的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分别同比增长31.17%、46.03%、48.13%,而研发投入却增长放缓。2023年,普利制药的研发费用同比仅增长1.76%,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减少了6.18%,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下降了3.21%。近三年来,普利制药研发人员数量占比在逐年下降,分别为37.26%、36.18%、32.97%。在费用支出中,销售费用所占比重最大。2023年普利制药销售费用为4.6亿元,其中市场推广费增长最为明显,由2022年的2.79亿元增至3.69亿元,市场推广费用甚至超过了2.68亿元的研发费用。近年来,普利制药的销售费用与研发费用的差距逐渐拉大,且在2023年变得尤为明显。2020-2023年,普利制药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77亿元、2.33亿元、3.51亿元、4.6亿元,销售费率分别为14.89%、17.94%、21.68%、35.28%;研发费用则分别为1.91亿元、2.29亿元、2.63亿元、2.68亿元,研发费率分别为16.06%、17.63%、16.24%、20.55%。

而在资本市场之外,普利制药今年多个产品在国内及海外传来上市许可的利好消息,但其仍要面对如业绩下滑、资金压力、行业内卷等不少经营上的挑战。目前在陷入财务造假风波之下,普利制药除了面临着强制退市的风险,还要面临如何挽回市场信心的问题。

记者就证监会立案、业绩财务、股价表现等问题致函普利制药,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