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涉嫌信披違法被立案 踩點披露2023年财報 普利制藥複牌當日遭遇股債雙殺

涉嫌信披違法被立案 踩點披露2023年财報 普利制藥複牌當日遭遇股債雙殺

兩日20CM跌停,深陷“造假”風波的普利制藥面臨強制退市風險

《中國科技投資》李曉娜 何梓嫣

7月5日晚,普利制藥(300630.SZ)終于在停牌期滿兩月之際披露了2023年報。這份遲來的2023年财報不僅創下普利制藥上市以來最差的業績紀錄,還被中介機構出具了“非标”的審計意見。複牌前一晚,普利制藥因涉嫌資訊披露違法違規,收到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中國證監會”)的《立案告知書》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海南監管局(下稱“海南證監會”)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

7月8日,複牌的普利制藥和“普利轉債”受上述利空影響,迎來了股債雙殺,其中,“普利轉債”跌幅一度超過19%,普利制藥股票開盤即觸及20CM跌停,收報9.88元/股。曾幾何時,普利制藥股價曾至112元/股,如今不僅業績創新低,股價亦已跌破發行價,創下上市以來的新低。此外,近年來,普利制藥的資金流動性愈發承壓,對于以研發創新為核心的仿制藥企業來說,除研發費用增長較為緩慢外,其他費用卻呈大幅增長的情況。

涉财務造假、股票複牌即跌停

4月16日,普利制藥釋出公告稱,海南證監局在現場檢查中發現普利制藥2021年、2022年年度報告中營業收入、利潤等财務資訊披露不準确的情況,并對其采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随後,普利制藥多次釋出公告宣布2023年報延遲披露。普利制藥股票及可轉債也在5月6日被實施停牌處理。

根據《創業闆股票上市規則》的規定,上市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度報告或者半年度報告,且此後公司在股票在停牌兩個月内仍未披露的,公司股票則将在停牌兩個月屆滿後,股票交易将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7月5日晚,普利制藥趕在兩個月期滿之際披露了2023年報,避免了公司股票被“ST”的風險。

在對2021年、2022年财務資料進行自查和差錯更正及追溯調整後,2023年報顯示,普利制藥2021年度營業收入調至12.99億元,調減了2.1億元,歸母淨利潤為3.04億元,調減了1.13億元;2022年度營業收入為16.19億元,調減了1.87億元,淨利潤為2.95億元,調減1.26億元。普利制藥稱,公司業績出現差錯的原因涉及收入确認問題、貿易業務收入核算問題、應收賬款核算不準确、公司銷售與收款内部流程存在缺陷等。而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下稱“天健”)則對普利制藥2023年度财務報告出具了保留意見,原因在于公司未能完整提供前期差錯更正事項的更正依據,天健無法确認前期差錯更正事項是否完整、更正金額是否準确。

7月7日晚,因普利制藥2021年、2022年年度報告中營業收入、利潤等财務資訊披露不準确,差錯更正及追溯調整涉及多個會計年度且金額較大,中國證監會對普利制藥立案調查。為此,普利制藥釋出了相關風險提示稱,若後續經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認定的事實,公司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同時,因未按期披露2023年度報告,普利制藥當晚亦收到了海南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海南證監會對普利制藥責令改正并予以警告,處以100萬元罰款,對時任董事長、總經理範敏華和時任董事、副總經理、财務總監羅佟凝分别罰款40萬元、30萬元。

7月8日複牌後,普利制藥股債雙雙大跌,股票當日重挫20%,封于跌停;“普利轉債”跌幅一度超19%,次日,普利制藥股價開盤又觸及20CM跌停,當日收報7.94元/股,收跌19.64%。而前段時間,由于普利制藥遲遲未公布2023年報及2024年一季報,亦有基金公司下調普利制藥的股票估值。如博道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興銀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旗下管理的證券投資基金對普利制藥股票自6月25-26日起,分别按照8.65元/股、6.32元/股進行估值;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彙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對普利制藥股票自6月24-25日起分别按9.56元/股、9.12元/股進行估值。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臨近半年報披露季,普利制藥并未釋出相關續聘天健的公告。普利制藥曾在2023年4月23日釋出公告稱,董事會、審計委員會、獨立董事同意聘天健為公司2023年度審計機構,續聘期限為一年,自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之日起生效。據記者查到的公開資訊顯示,自2017年以來,天健就一直為普利制藥提供審計服務。7月7日,普利制藥釋出了會計師事務所選聘制度的公告。目前,尚未有會計師事務所為此次更正後的财務報表進行全面審計或對相關更正事項進行專項鑒證。普利制藥亦宣布上述專項鑒證或審計報告的披露工作将延期至2024年8月31日前完成。而普利制藥延期披露上述專項鑒證或審計報告,會否影響2024年半年度報告的正常披露,仍不得而知。

業績與資金流動性雙雙承壓

财報顯示,2023年普利制藥實作營業收入13.04億元,同比下降19.43%;歸母淨利潤為8592.29萬元,同比下降70.87%;扣非淨利潤出現了虧損,為-1256.74萬元,同比下降104.61%。2023年,普利制藥創下上市以來的最差業績,其8592.29萬元的歸母淨利潤甚至低于2017年的9840.44萬元。

除了業績承壓,擴建産能和應收賬款的逐漸走高亦使得普利制藥在資金流動性上承壓。2019年,普利制藥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約5.52億元,用于投建“普利國際高端原料藥及創新制劑制造基地項目”,建成後原料藥的生産能力将年新增360噸。2023年報顯示,截至去年末,普利國際高端生産線擴建項目的進度為73.32%。普利制藥所處的仿制藥行業作為重資産行業,需要極高的投資成本,這亦反映了企業需具備充裕的現金流。2023年财報顯示,其資産構成中,在建工程一項已達到17.7億元,占總資産比28.15%,固定資産13.31億元,占總資産比21.16%。這意味着,普利制藥62.87億元總資産中,有接近一半的資産為非流動資産,不能用于日常經營與資金周轉。2023年末,普利制藥的短期借款達到了3.85億元,而貨币資金僅為4.02億元,其中有1.35億元的貨币資金處于受限狀态當中。

在流動資金并不充足的情況下,普利制藥的應收賬款卻一直在增加。根據更正後的财務資料,2021-2023年,普利制藥的營收增幅分别為9.26%、24.67%、-19.43%,普利制藥的應收賬款分别為7.7億元、10.58億元、11.97億元,分别同比增長28.76%、37.4%、13.14%,其應收賬款增長幅度均遠高于營收增幅。另外,普利制藥應收賬款占營收比例亦持續走高,2021-2023年,其應收賬款占營收比分别為59.28%、65.35%、91.79%。而與普利制藥市值接近的同行企業,如東北制藥(000597.SZ)、苑東生物(688513.SH)、金城醫藥(300233.SZ)、衛信康(603676.SH)、潤都股份(002923.SZ),在2023年的應收賬款占營收比例分别為22%、10.74%、17.18%、13.53%、10.91%,均在30%以下。2024年一季度,普利制藥的應收賬款為13.35億元,較2023年末增加11.53%。應收賬款的持續增加,使得資金回收面臨較大的不确定性,若發生逾期或壞賬,将進一步加大資金流動性的壓力。

此外,2023年普利制藥的銷售、管理、财務費用分别同比增長31.17%、46.03%、48.13%,而研發投入卻增長放緩。2023年,普利制藥的研發費用同比僅增長1.76%,研發人員數量同比減少了6.18%,研發人員數量占比下降了3.21%。近三年來,普利制藥研發人員數量占比在逐年下降,分别為37.26%、36.18%、32.97%。在費用支出中,銷售費用所占比重最大。2023年普利制藥銷售費用為4.6億元,其中市場推廣費增長最為明顯,由2022年的2.79億元增至3.69億元,市場推廣費用甚至超過了2.68億元的研發費用。近年來,普利制藥的銷售費用與研發費用的差距逐漸拉大,且在2023年變得尤為明顯。2020-2023年,普利制藥的銷售費用分别為1.77億元、2.33億元、3.51億元、4.6億元,銷售費率分别為14.89%、17.94%、21.68%、35.28%;研發費用則分别為1.91億元、2.29億元、2.63億元、2.68億元,研發費率分别為16.06%、17.63%、16.24%、20.55%。

而在資本市場之外,普利制藥今年多個産品在國内及海外傳來上市許可的利好消息,但其仍要面對如業績下滑、資金壓力、行業内卷等不少經營上的挑戰。目前在陷入财務造假風波之下,普利制藥除了面臨着強制退市的風險,還要面臨如何挽回市場信心的問題。

記者就證監會立案、業績财務、股價表現等問題緻函普利制藥,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