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二/十/四/节/气
大
暑
今日,我们迎来大暑节气
炎炎盛夏,今则热气犹大
天气烈于小暑,故称大暑
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
01
大暑节气
大暑期间,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等民俗。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最热的时期,此时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万物呈现出勃勃生机。俗语有云,“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古诗“乾坤大暑似蒸坊,垅热风炎鸟兽藏”很形象地描述了大暑节气的气候特征。
02
养生保健
一、防暑气
大暑时节酷暑且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使人心气亏耗,进而导致中暑。故大暑时节应注意室内降温,避免较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注意补充水分、劳逸结合。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可多食黄瓜、苦瓜、绿豆等时令瓜类和豆类,可清热解暑祛湿;鲤鱼汤、小米粥等,在补充水分同时营养丰富,健脾和胃,此时食用也十分适合。
二、防贪凉
天气炎热时人体出汗较多,毛孔处于开放状态,此时机体最易受外邪侵袭。酷热夏季,在解暑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不要过于贪凉。饮食要注意节制生冷,控制好空调温度,室内外温差不可太大,长期在空调环境下工作者要多起身走动,活动筋骨,适当开展户外活动。
三、防精神中暑
大暑时节,不仅容易使人感到身体疲劳、食欲不振,还经常会使人“心火”妄动,表现为心烦意乱、无精打采等,这种现象称为“精神中暑”。此时要做好精神调养,心平气和、恬淡安宁,避免情绪剧烈波动,以达到“心静自然凉”之效。
03
防暑小贴士
1. 穿着:选择轻便、浅色、透气、宽松的衣物。
2. 饮水:多饮水,饮水莫待口渴;大渴莫过量饮水;用餐时不宜喝水;宜饮白开水或电解质水。
3. 进食:多食苦味、酸味,适当摄入辛味、咸味;清淡饮食,营养丰富,少食油腻辛辣;勿令太饱;适量温热饮食;勿过食寒凉食品。
4. 起居:防暑气,尽量避免在10-16时日照最强烈时进行户外活动;防寒气,暑热极甚时,尽量在室内空调房避暑,空调温度为26-28℃为宜,避免过寒;防湿气,夏季多雨而潮湿,暑热多夹湿,平时可食用一些薏苡仁、白扁豆、荷叶等煮水或煮粥。
5. 睡眠:晚睡早起,勿熬夜,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亏的变化,同时适当地午睡以补充睡眠的不足;午睡在午餐后30~60分钟,卧姿为宜;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以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为宜)。
6. 运动:夏季虽热,仍需要进行适当的运动,颐养心神;选择适宜在室内进行的有氧运动,如有氧操,八段锦等;室外活动安排在早晨9点以前或晚上18点以后,避免过劳。
大暑食疗推荐
1. 绿豆汤:清热解毒、止渴消暑,为夏季首选,可加入少量冰糖,老年人、儿童及脾胃虚寒者不可多服。
2. 冬瓜汤:养胃生津、清降胃火;冬瓜亦具有良好的清热消暑、利尿作用,有消暑第一瓜之誉。
3. 银耳百合汤:滋阴润肺、暖胃养颜;长期饮用,可达到调理肺脾肾三脏的作用。
-END-
注:部分图片、文字来源于学习强国、人民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杨梅审校:梁宁宁终审:侯智膑 马曼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