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暑至,盛夏濃,你必須知道的養生知識!

傳/統/二/十/四/節/氣

大暑至,盛夏濃,你必須知道的養生知識!

大暑至,盛夏濃,你必須知道的養生知識!
大暑至,盛夏濃,你必須知道的養生知識!

今日,我們迎來大暑節氣

炎炎盛夏,今則熱氣猶大

天氣烈于小暑,故稱大暑

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

01

大暑節氣

大暑至,盛夏濃,你必須知道的養生知識!

大暑期間,民間有飲伏茶、曬伏姜等民俗。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最熱的時期,此時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萬物呈現出勃勃生機。俗語有雲,“人在屋裡熱得跳,稻在田裡哈哈笑。”古詩“乾坤大暑似蒸坊,垅熱風炎鳥獸藏”很形象地描述了大暑節氣的氣候特征。

02

養生保健

大暑至,盛夏濃,你必須知道的養生知識!

一、防暑氣

大暑時節酷暑且多雨,暑濕之氣容易乘虛而入,使人心氣虧耗,進而導緻中暑。故大暑時節應注意室内降溫,避免較長時間在烈日下暴曬,注意補充水分、勞逸結合。飲食上以清淡為主,可多食黃瓜、苦瓜、綠豆等時令瓜類和豆類,可清熱解暑祛濕;鯉魚湯、小米粥等,在補充水分同時營養豐富,健脾和胃,此時食用也十分适合。

二、防貪涼

天氣炎熱時人體出汗較多,毛孔處于開放狀态,此時機體最易受外邪侵襲。酷熱夏季,在解暑的同時一定要注意保護體内的陽氣,不要過于貪涼。飲食要注意節制生冷,控制好空調溫度,室内外溫差不可太大,長期在空調環境下工作者要多起身走動,活動筋骨,适當開展戶外活動。

三、防精神中暑

大暑時節,不僅容易使人感到身體疲勞、食欲不振,還經常會使人“心火”妄動,表現為心煩意亂、無精打采等,這種現象稱為“精神中暑”。此時要做好精神調養,心平氣和、恬淡安甯,避免情緒劇烈波動,以達到“心靜自然涼”之效。

03

防暑小貼士

1. 穿着:選擇輕便、淺色、透氣、寬松的衣物。

2. 飲水:多飲水,飲水莫待口渴;大渴莫過量飲水;用餐時不宜喝水;宜飲白開水或電解質水。

3. 進食:多食苦味、酸味,适當攝入辛味、鹹味;清淡飲食,營養豐富,少食油膩辛辣;勿令太飽;适量溫熱飲食;勿過食寒涼食品。

大暑至,盛夏濃,你必須知道的養生知識!

4. 起居:防暑氣,盡量避免在10-16時日照最強烈時進行戶外活動;防寒氣,暑熱極甚時,盡量在室内空調房避暑,空調溫度為26-28℃為宜,避免過寒;防濕氣,夏季多雨而潮濕,暑熱多夾濕,平時可食用一些薏苡仁、白扁豆、荷葉等煮水或煮粥。

5. 睡眠:晚睡早起,勿熬夜,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虧的變化,同時适當地午睡以補充睡眠的不足;午睡在午餐後30~60分鐘,卧姿為宜;午睡時間不宜過長(以一小時到一個半小時為宜)。

6. 運動:夏季雖熱,仍需要進行适當的運動,頤養心神;選擇适宜在室内進行的有氧運動,如有氧操,八段錦等;室外活動安排在早晨9點以前或晚上18點以後,避免過勞。

大暑至,盛夏濃,你必須知道的養生知識!
大暑至,盛夏濃,你必須知道的養生知識!

大暑食療推薦

1. 綠豆湯:清熱解毒、止渴消暑,為夏季首選,可加入少量冰糖,老年人、兒童及脾胃虛寒者不可多服。

2. 冬瓜湯:養胃生津、清降胃火;冬瓜亦具有良好的清熱消暑、利尿作用,有消暑第一瓜之譽。

3. 銀耳百合湯:滋陰潤肺、暖胃養顔;長期飲用,可達到調理肺脾腎三髒的作用。

大暑至,盛夏濃,你必須知道的養生知識!

-END-

注:部分圖檔、文字來源于學習強國、人民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責任編輯:楊梅審校:梁甯甯終審:侯智膑 馬曼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