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白毛女”田华:五年间失去4位至亲,儿子去世时她还在外当评委

河北唐县的一户贫苦人家,名叫刘天花的女孩子出生了,她就是日后在中国艺术界颇具影响力的表演艺术家田华。

“白毛女”田华:五年间失去4位至亲,儿子去世时她还在外当评委

田华的童年生活并不轻松,在母亲过早离世后,她和众多兄弟姐妹成为了父亲的负担,家中的生活压力全都落在了父亲的肩上。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她和家人常常面临着吃了上顿愁下顿的困境然而,艰苦的环境并没有磨灭小田华的坚强,她从小就很懂事,主动帮助父亲分担家务,甚至不惜挨饿也要把食物让给家人先吃。

1940年,年仅12岁的田华做出了一个足以改变她命运的决定。就在那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家乡沦陷于日寇之手。八路军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他们一边抗击日寇,一边通过文艺演出宣传抗日工作。

“白毛女”田华:五年间失去4位至亲,儿子去世时她还在外当评委

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田华心中萌发了报效祖国的念头。

怀着对演艺事业的热忱,田华找到了八路军抗敌剧社的社长葛振邦,请求参军。虽然葛社长一开始以她年龄太小为由拒绝了她,但田华并没有放弃,她用自己的决心和毅力打动了葛社长,最终如愿以偿地加入了抗敌剧社,成为了一名小演员。

田华加入剧社后,她的努力和天赋很快就得到了表现。她非常虚心地向前辈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很快就成为了剧社的文艺骨干。

“白毛女”田华:五年间失去4位至亲,儿子去世时她还在外当评委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她随剧社奔赴各地进行宣传演出,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的技艺,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就这样,田华从一个懵懂无措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也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她的人生,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1944年,16岁的田华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人——苏凡。苏凡比她大4岁,原名杨振元,是华北联合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的高材生。他的才华和魅力很快就吸引了田华。

“白毛女”田华:五年间失去4位至亲,儿子去世时她还在外当评委

当时,苏凡刚刚加入抗敌剧社,大家都对这位"大才子"充满好奇。在小伙伴的怂恿下,田华鼓起勇气去"会一会"苏凡。她偷偷推开了门,看到正在洗脸的苏凡,腼腆地笑了笑就跑开了。

这个羞涩的瞬间,就成为了他们爱情的开端。然而,他们的恋爱之路并不顺利。剧社规定禁止恋爱,他们只能小心翼翼地保持地下恋情。有一次,苏凡去北京出差,特地下了血本买了一盒昂贵的进口巧克力送给田华。

为了这份礼物,他打掉了几个月的工钱田华既开心又感动,但不慎把包装纸忘记带走,导致他们的恋情曝光。

“白毛女”田华:五年间失去4位至亲,儿子去世时她还在外当评委

组织得知此事后,立刻严肃地处理了两人。苏凡被调离剧社,去了条件艰苦的作战部队。田华因年纪较小而被留了下来。这次的分离并没有冷却他们的感情,反而让两颗年轻的心更加坚定。

他们默默地许下承诺:此生只爱对方,绝不违背誓言。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田华和苏凡各自在自己的岗位上都付出了努力和拼搏,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组织的认可。1948年,年仅20岁的田华已经成为了剧社的台柱子,而苏凡也在作战部队中屡立战功。

“白毛女”田华:五年间失去4位至亲,儿子去世时她还在外当评委

组织撤销了对他们的处分,为他们的爱情扫清了障碍。

1949年8月,在经历了5年的爱情长跑后,28岁的苏凡与21岁的田华终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然而,新婚的甜蜜还未来得及细细品尝,苏凡就接到了一项紧急任务:负责开国大典天安门的舞美设计,并要在28天内完成。

为了这项神圣而光荣的任务,苏凡连夜搬进了单位的宿舍,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工作。尽管田华新婚燕尔,却只能住进空荡荡的新房,但她深知丈夫的工作的重要性,从未有过半点怨言。

“白毛女”田华:五年间失去4位至亲,儿子去世时她还在外当评委

28天后,苏凡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还有幸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亲眼见证了新中国诞生的伟大时刻看到丈夫的付出得到了回报,田华由衷地为他感到骄傲和幸福。

这段在战火中萌芽、在困难中成长的爱情,见证了田华和苏凡的坚贞与勇气,也为他们日后的生活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

1950年,对于22岁的田华来说,是命运的转折点。在这一年,文化部电影局局长袁牧之提出将《白毛女》改编成电影的建议,该提议很快得到批准。

“白毛女”田华:五年间失去4位至亲,儿子去世时她还在外当评委

电影拍摄的任务被交给了东北电影制片厂,由王滨和水华联合执导。

在选角过程中,女主角“喜儿”的人选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候选者为田华与张奇虹。张奇虹容貌出众,并已在歌剧版本的《白毛女》中有过演出,经验丰富。

水华导演倾向于选择张奇虹,但王滨导演则更看好田华,认为其气质更符合角色要求。

“白毛女”田华:五年间失去4位至亲,儿子去世时她还在外当评委

在两位导演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事情发生了转变。水华导演遇到了老战友、时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的田方,向他请教该选谁来扮演喜儿。

田方一时难以决策,但他的妻子于蓝却对田华的照片一见钟情,认为她比张奇虹更适合就这样,田华有幸得到了这个改变她一生的角色。

在获得角色后,田华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塑造喜儿这个角色,她特意去农村体验生活,跟着村民们从早到晚地劳作。

“白毛女”田华:五年间失去4位至亲,儿子去世时她还在外当评委

回家后,她拉着丈夫苏凡一起研究剧本,分析角色的性格特征,理清每个角色之间的关系,提前熟悉台词田华的敬业精神和对艺术的执着,在这个过程中展露无遗。

1951年3月,电影《白毛女》的上映引发了巨大的轰动,首轮观影人数高达600多万,创下了新的票房纪录。田华凭借精湛的演技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一夜之间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

更令人羡慕的是,文化部为她颁发了象征最高荣誉的金质奖章,这让其他演员都眼红不已。

“白毛女”田华:五年间失去4位至亲,儿子去世时她还在外当评委

《白毛女》的成功为田华开启了演艺事业的大门,她相继参演了《花好月圆》、《党的女儿》等多部影片,演艺事业再次登上新的高峰。

尽管事业蒸蒸日上,田华并未因此止步,她抓住机会进入中央戏剧学院干部培训班进修,弥补自己的学历短板。

在这段时间里,田华一方面在努力拍戏,另一方面要照顾年幼的儿子,同时还要兼顾学业。尽管生活繁忙,但她依旧保持着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白毛女”田华:五年间失去4位至亲,儿子去世时她还在外当评委

她的不懈努力和对艺术的执着,为中国电影史谱写了精彩的一章。

随着《白毛女》的成功,田华的事业发展得蒸蒸日上,家庭生活也越来越好。在事业发展的同时,她接连生下了三个儿子。一家从原来的三口之家变成了五口之家,田华的生活也逐渐变得更加充实。

尽管在那个年代演员都是"工资制",收入相当于普通老百姓,但田华和丈夫苏凡的收入加起来刚刚够养活一家五口。尽管生活并不富裕,但家人之间和睦相处,每天都过得很快乐。

“白毛女”田华:五年间失去4位至亲,儿子去世时她还在外当评委

1959年,田华被调到八一电影制片厂,与丈夫苏凡成为同事。在这里她相继参演了《碧海丹心》、《法庭内外》等作品,因深受观众喜爱而受到广泛赞誉。

他们在工作中相互帮助,生活中相互扶持,成为了旁人眼中的羡慕对象。

1983年,田华由于出色的表现,被晋升为演员剧团团长。在这个位置上,她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培养年轻演员的工作中。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积累的表演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鼓励他们勇于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

“白毛女”田华:五年间失去4位至亲,儿子去世时她还在外当评委

田华在七年后的一天辞去了团长职务。虽然已经年过花甲,但她还是把机会留给年轻人。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同行们的心,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和爱戴。

退休后的田华没有闲着,她创办了"田华艺术学校"。已经步入花甲之年的她,依然亲自给学生们上课,既传授表演知识,又教导他们做人的道理。

与此同时,田华的三个儿子已成家立业。其中大儿子杨雪雷从军后屡立战功,获授大校军衔;二儿子杨雪培继承了田华的电影事业,在某电影科研所担任所长;虽然小儿子杨雪红的事业相对平平,但一直陪伴在父母身边,尽孝道。

“白毛女”田华:五年间失去4位至亲,儿子去世时她还在外当评委

每当谈起三个儿子,田华总是满脸的骄傲和幸福。

首先,田华的小儿媳突然被查出乳腺癌。高昂的治疗费用让小儿子一家陷入了困境。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田华毫不犹豫地拿出了她多年积攒的积蓄,全力支持小儿媳的治疗。

她的无私和勇敢,展现了一个母亲的伟大。然而,祸不单行。田华的小儿子杨雪红不久后也被诊断出肺癌转移脑癌的晚期,病情比小儿媳要严重得多。这个噩耗如同晴天霹雳,让整个家庭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白毛女”田华:五年间失去4位至亲,儿子去世时她还在外当评委

80岁高龄的田华面对儿子的病情时,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坚强。在小儿子手术当天,尽管家人劝阻,她仍然坚持守候在医院,直到看见儿子被推出手术室,她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田华一直陪伴在小儿子的身边,用母爱的力量鼓励他战胜病魔,用行动诠释了母爱的伟大。

2012年,更为沉重的打击接踵而至。田华的二儿媳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晚期,而仅一年后,她的丈夫、共同走过整整半个多世纪的苏凡也被诊断为肝癌转移肺癌的晚期。

“白毛女”田华:五年间失去4位至亲,儿子去世时她还在外当评委

短短数年内,他们的家庭中竟然有四位成员被诊断出患有癌症,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这个家庭每个月都要承受高达30万元的治疗费用,这让他们备受压力。然而,田华的儿子儿媳都是普通的打工人,收入十分有限。

因此,年迈的田华不得不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白毛女”田华:五年间失去4位至亲,儿子去世时她还在外当评委

为了筹措医疗费,85岁高龄的田华不得不重返舞台,四处奔波演出。她一个人背着行李去赶飞机或火车,身边连个助理都没有。

有时候,田华一天要赶两三个场子,连饭都没有时间吃,但她始终以最的态度面对观众,绝不含糊。

在最困难的时期,田华依然坚定地坚守着自己的原则。有一次,一家制药公司看中了田华的名气,并给出了200万元的高薪邀请她担任代言人,然而田华却坚决地拒绝了,因为她认为:"我不能赚昧良心的钱!"她的这份坚持,无疑让人肃然起敬。

“白毛女”田华:五年间失去4位至亲,儿子去世时她还在外当评委

这段经历成为了田华一生中最艰难的时期,同时也是她展现出坚强和无私品质的至暗时刻。

2015年6月,田华经历了人生中最痛苦的一天——她的小儿子杨雪红最终没能战胜病魔,永远离开了她。然而,就在儿子去世的当天,田华却选择出现在某歌咏比赛的评委席上,此举引发了外界的争议,甚至有媒体批评她眼里只认钱。

实际上,这场比赛的主办方就是为田华小儿子治病的医院。田华在很早以前就被任命为评委,为了表示对医院的感谢,她并没有收取任何报酬。

“白毛女”田华:五年间失去4位至亲,儿子去世时她还在外当评委

她选择在儿子去世当天仍然坚持履行诺言,这体现了她对诚信的坚守和对职业精神的尊重。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田华先后失去了二儿媳、丈夫苏凡和小儿媳。在短短五年时间内,她失去了四位至亲。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田华并没有被击倒,反而更加坚韧,展现出高尚的品格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即使处在这样困难的时期,田华依然坚持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她亲自参加为贫困儿童募捐的公益活动,并去监狱探望正在改造的年轻人。

“白毛女”田华:五年间失去4位至亲,儿子去世时她还在外当评委

她以自身高尚坚贞、不屈不挠的风骨节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

许多明星和网友得知田华家的真实情况后,纷纷要求为她捐款,然而田华拒绝了这些好意。她说道:“我的身体状况良好,还能继续工作,社会上有很多比我更加困难的家庭,他们比我更需要得到资助。”她这份高尚且高风亮节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所有人。

现年94岁的田华依然活跃在银幕前,她对表演事业的努力追求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人。同时,她面对生活磨难时的坚强不屈精神让人倍感敬佩。

“白毛女”田华:五年间失去4位至亲,儿子去世时她还在外当评委

田华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演员的传奇,更是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普通人如何在困难中保持尊严和信念的生动写照她用自己的一生,展现了什么是“德艺双馨”,也为我们树立了面对人生困境时应有的态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