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毛女”田華:五年間失去4位至親,兒子去世時她還在外當評委

河北唐縣的一戶貧苦人家,名叫劉天花的女孩子出生了,她就是日後在中國藝術界頗具影響力的表演藝術家田華。

“白毛女”田華:五年間失去4位至親,兒子去世時她還在外當評委

田華的童年生活并不輕松,在母親過早離世後,她和衆多兄弟姐妹成為了父親的負擔,家中的生活壓力全都落在了父親的肩上。

在那個物資匮乏的年代,她和家人常常面臨着吃了上頓愁下頓的困境然而,艱苦的環境并沒有磨滅小田華的堅強,她從小就很懂事,主動幫助父親分擔家務,甚至不惜挨餓也要把食物讓給家人先吃。

1940年,年僅12歲的田華做出了一個足以改變她命運的決定。就在那時,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家鄉淪陷于日寇之手。八路軍的到來給人們帶來了希望,他們一邊抗擊日寇,一邊通過文藝演出宣傳抗日工作。

“白毛女”田華:五年間失去4位至親,兒子去世時她還在外當評委

在這種大環境的影響下,田華心中萌發了報效祖國的念頭。

懷着對演藝事業的熱忱,田華找到了八路軍抗敵劇社的社長葛振邦,請求參軍。雖然葛社長一開始以她年齡太小為由拒絕了她,但田華并沒有放棄,她用自己的決心和毅力打動了葛社長,最終如願以償地加入了抗敵劇社,成為了一名小演員。

田華加入劇社後,她的努力和天賦很快就得到了表現。她非常虛心地向前輩學習,嚴格要求自己,很快就成為了劇社的文藝骨幹。

“白毛女”田華:五年間失去4位至親,兒子去世時她還在外當評委

在接下來的歲月裡,她随劇社奔赴各地進行宣傳演出,在艱苦的環境中磨練自己的技藝,也在實踐中不斷成長。

就這樣,田華從一個懵懂無措的小女孩,成長為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也在藝術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她的人生,就此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1944年,16歲的田華遇到了改變她一生的人——蘇凡。蘇凡比她大4歲,原名楊振元,是華北聯合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的前身)的高材生。他的才華和魅力很快就吸引了田華。

“白毛女”田華:五年間失去4位至親,兒子去世時她還在外當評委

當時,蘇凡剛剛加入抗敵劇社,大家都對這位"大才子"充滿好奇。在小夥伴的慫恿下,田華鼓起勇氣去"會一會"蘇凡。她偷偷推開了門,看到正在洗臉的蘇凡,腼腆地笑了笑就跑開了。

這個羞澀的瞬間,就成為了他們愛情的開端。然而,他們的戀愛之路并不順利。劇社規定禁止戀愛,他們隻能小心翼翼地保持地下戀情。有一次,蘇凡去北京出差,特地下了血本買了一盒昂貴的進口巧克力送給田華。

為了這份禮物,他打掉了幾個月的工錢田華既開心又感動,但不慎把包裝紙忘記帶走,導緻他們的戀情曝光。

“白毛女”田華:五年間失去4位至親,兒子去世時她還在外當評委

組織得知此事後,立刻嚴肅地處理了兩人。蘇凡被調離劇社,去了條件艱苦的作戰部隊。田華因年紀較小而被留了下來。這次的分離并沒有冷卻他們的感情,反而讓兩顆年輕的心更加堅定。

他們默默地許下承諾:此生隻愛對方,絕不違背誓言。

在接下來的幾年中,田華和蘇凡各自在自己的崗位上都付出了努力和拼搏,以出色的表現赢得了組織的認可。1948年,年僅20歲的田華已經成為了劇社的台柱子,而蘇凡也在作戰部隊中屢立戰功。

“白毛女”田華:五年間失去4位至親,兒子去世時她還在外當評委

組織撤銷了對他們的處分,為他們的愛情掃清了障礙。

1949年8月,在經曆了5年的愛情長跑後,28歲的蘇凡與21歲的田華終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然而,新婚的甜蜜還未來得及細細品嘗,蘇凡就接到了一項緊急任務:負責開國大典天安門的舞美設計,并要在28天内完成。

為了這項神聖而光榮的任務,蘇凡連夜搬進了機關的宿舍,開始了沒日沒夜的工作。盡管田華新婚燕爾,卻隻能住進空蕩蕩的新房,但她深知丈夫的工作的重要性,從未有過半點怨言。

“白毛女”田華:五年間失去4位至親,兒子去世時她還在外當評委

28天後,蘇凡圓滿地完成了任務,還有幸登上了天安門城樓,親眼見證了新中國誕生的偉大時刻看到丈夫的付出得到了回報,田華由衷地為他感到驕傲和幸福。

這段在戰火中萌芽、在困難中成長的愛情,見證了田華和蘇凡的堅貞與勇氣,也為他們日後的生活奠定了堅實的感情基礎。

1950年,對于22歲的田華來說,是命運的轉折點。在這一年,文化部電影局局長袁牧之提出将《白毛女》改編成電影的建議,該提議很快得到準許。

“白毛女”田華:五年間失去4位至親,兒子去世時她還在外當評委

電影拍攝的任務被交給了東北電影制片廠,由王濱和水華聯合執導。

在選角過程中,女主角“喜兒”的人選引發了激烈的讨論。候選者為田華與張奇虹。張奇虹容貌出衆,并已在歌劇版本的《白毛女》中有過演出,經驗豐富。

水華導演傾向于選擇張奇虹,但王濱導演則更看好田華,認為其氣質更符合角色要求。

“白毛女”田華:五年間失去4位至親,兒子去世時她還在外當評委

在兩位導演意見不統一的時候,事情發生了轉變。水華導演遇到了老戰友、時任北京電影制片廠廠長的田方,向他請教該選誰來扮演喜兒。

田方一時難以決策,但他的妻子于藍卻對田華的照片一見鐘情,認為她比張奇虹更适合就這樣,田華有幸得到了這個改變她一生的角色。

在獲得角色後,田華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為了更好地了解和塑造喜兒這個角色,她特意去農村體驗生活,跟着村民們從早到晚地勞作。

“白毛女”田華:五年間失去4位至親,兒子去世時她還在外當評委

回家後,她拉着丈夫蘇凡一起研究劇本,分析角色的性格特征,理清每個角色之間的關系,提前熟悉台詞田華的敬業精神和對藝術的執着,在這個過程中展露無遺。

1951年3月,電影《白毛女》的上映引發了巨大的轟動,首輪觀影人數高達600多萬,創下了新的票房紀錄。田華憑借精湛的演技赢得了觀衆的喜愛,一夜之間成為了家喻戶曉的電影明星。

更令人羨慕的是,文化部為她頒發了象征最高榮譽的金質獎章,這讓其他演員都眼紅不已。

“白毛女”田華:五年間失去4位至親,兒子去世時她還在外當評委

《白毛女》的成功為田華開啟了演藝事業的大門,她相繼參演了《花好月圓》、《黨的女兒》等多部影片,演藝事業再次登上新的高峰。

盡管事業蒸蒸日上,田華并未是以止步,她抓住機會進入中央戲劇學院幹部教育訓練班進修,彌補自己的學曆短闆。

在這段時間裡,田華一方面在努力拍戲,另一方面要照顧年幼的兒子,同時還要兼顧學業。盡管生活繁忙,但她依舊保持着對藝術的熱愛和追求。

“白毛女”田華:五年間失去4位至親,兒子去世時她還在外當評委

她的不懈努力和對藝術的執着,為中國電影史譜寫了精彩的一章。

随着《白毛女》的成功,田華的事業發展得蒸蒸日上,家庭生活也越來越好。在事業發展的同時,她接連生下了三個兒子。一家從原來的三口之家變成了五口之家,田華的生活也逐漸變得更加充實。

盡管在那個年代演員都是"工資制",收入相當于普通老百姓,但田華和丈夫蘇凡的收入加起來剛剛夠養活一家五口。盡管生活并不富裕,但家人之間和睦相處,每天都過得很快樂。

“白毛女”田華:五年間失去4位至親,兒子去世時她還在外當評委

1959年,田華被調到八一電影制片廠,與丈夫蘇凡成為同僚。在這裡她相繼參演了《碧海丹心》、《法庭内外》等作品,因深受觀衆喜愛而受到廣泛贊譽。

他們在工作中互相幫助,生活中互相扶持,成為了旁人眼中的羨慕對象。

1983年,田華由于出色的表現,被晉升為演員劇團團長。在這個位置上,她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培養年輕演員的工作中。她毫無保留地将自己多年積累的表演經驗傳授給年輕一代,鼓勵他們勇于追求自己的藝術夢想。

“白毛女”田華:五年間失去4位至親,兒子去世時她還在外當評委

田華在七年後的一天辭去了團長職務。雖然已經年過花甲,但她還是把機會留給年輕人。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同行們的心,赢得了他們的尊重和愛戴。

退休後的田華沒有閑着,她創辦了"田華藝術學校"。已經步入花甲之年的她,依然親自給學生們上課,既傳授表演知識,又教導他們做人的道理。

與此同時,田華的三個兒子已成家立業。其中大兒子楊雪雷從軍後屢立戰功,獲授大校軍銜;二兒子楊雪培繼承了田華的電影事業,在某電影科研所擔任所長;雖然小兒子楊雪紅的事業相對平平,但一直陪伴在父母身邊,盡孝道。

“白毛女”田華:五年間失去4位至親,兒子去世時她還在外當評委

每當談起三個兒子,田華總是滿臉的驕傲和幸福。

首先,田華的小兒媳突然被查出乳腺癌。高昂的治療費用讓小兒子一家陷入了困境。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田華毫不猶豫地拿出了她多年積攢的積蓄,全力支援小兒媳的治療。

她的無私和勇敢,展現了一個母親的偉大。然而,禍不單行。田華的小兒子楊雪紅不久後也被診斷出肺癌轉移腦癌的晚期,病情比小兒媳要嚴重得多。這個噩耗如同晴天霹靂,讓整個家庭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白毛女”田華:五年間失去4位至親,兒子去世時她還在外當評委

80歲高齡的田華面對兒子的病情時,展現出了超乎尋常的堅強。在小兒子手術當天,盡管家人勸阻,她仍然堅持守候在醫院,直到看見兒子被推出手術室,她才稍稍松了一口氣。

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田華一直陪伴在小兒子的身邊,用母愛的力量鼓勵他戰勝病魔,用行動诠釋了母愛的偉大。

2012年,更為沉重的打擊接踵而至。田華的二兒媳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晚期,而僅一年後,她的丈夫、共同走過整整半個多世紀的蘇凡也被診斷為肝癌轉移肺癌的晚期。

“白毛女”田華:五年間失去4位至親,兒子去世時她還在外當評委

短短數年内,他們的家庭中竟然有四位成員被診斷出患有癌症,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這個家庭每個月都要承受高達30萬元的治療費用,這讓他們備受壓力。然而,田華的兒子兒媳都是普通的打勞工,收入十分有限。

是以,年邁的田華不得不承擔起家庭的重擔。

“白毛女”田華:五年間失去4位至親,兒子去世時她還在外當評委

為了籌措醫療費,85歲高齡的田華不得不重返舞台,四處奔波演出。她一個人背着行李去趕飛機或火車,身邊連個助理都沒有。

有時候,田華一天要趕兩三個場子,連飯都沒有時間吃,但她始終以最的态度面對觀衆,絕不含糊。

在最困難的時期,田華依然堅定地堅守着自己的原則。有一次,一家制藥公司看中了田華的名氣,并給出了200萬元的高薪邀請她擔任代言人,然而田華卻堅決地拒絕了,因為她認為:"我不能賺昧良心的錢!"她的這份堅持,無疑讓人肅然起敬。

“白毛女”田華:五年間失去4位至親,兒子去世時她還在外當評委

這段經曆成為了田華一生中最艱難的時期,同時也是她展現出堅強和無私品質的至暗時刻。

2015年6月,田華經曆了人生中最痛苦的一天——她的小兒子楊雪紅最終沒能戰勝病魔,永遠離開了她。然而,就在兒子去世的當天,田華卻選擇出現在某歌詠比賽的評委席上,此舉引發了外界的争議,甚至有媒體批評她眼裡隻認錢。

實際上,這場比賽的主辦方就是為田華小兒子治病的醫院。田華在很早以前就被任命為評委,為了表示對醫院的感謝,她并沒有收取任何報酬。

“白毛女”田華:五年間失去4位至親,兒子去世時她還在外當評委

她選擇在兒子去世當天仍然堅持履行諾言,這展現了她對誠信的堅守和對職業精神的尊重。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田華先後失去了二兒媳、丈夫蘇凡和小兒媳。在短短五年時間内,她失去了四位至親。面對如此沉重的打擊,田華并沒有被擊倒,反而更加堅韌,展現出高尚的品格以及對社會的責任感。

即使處在這樣困難的時期,田華依然堅持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她親自參加為貧困兒童募捐的公益活動,并去監獄探望正在改造的年輕人。

“白毛女”田華:五年間失去4位至親,兒子去世時她還在外當評委

她以自身高尚堅貞、不屈不撓的風骨節操影響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

許多明星和網友得知田華家的真實情況後,紛紛要求為她捐款,然而田華拒絕了這些好意。她說道:“我的身體狀況良好,還能繼續工作,社會上有很多比我更加困難的家庭,他們比我更需要得到資助。”她這份高尚且高風亮節的品質,深深地打動了所有人。

現年94歲的田華依然活躍在銀幕前,她對表演事業的努力追求深深地打動了每一個人。同時,她面對生活磨難時的堅強不屈精神讓人倍感敬佩。

“白毛女”田華:五年間失去4位至親,兒子去世時她還在外當評委

田華的故事不僅僅是一個演員的傳奇,更是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普通人如何在困難中保持尊嚴和信念的生動寫照她用自己的一生,展現了什麼是“德藝雙馨”,也為我們樹立了面對人生困境時應有的态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