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处有包块?——警惕腱鞘囊肿
骨科医生经常能遇见手腕、脚踝及手指、脚趾小关节处有包块的患者,经超声检查后发现,包块大多数都是腱鞘囊肿,有些患者就很担心,该怎么办?今天,就简单讲讲腱鞘囊肿。
什么是腱鞘囊肿
腱鞘囊肿是一种形成于关节或肌腱上的小液囊,是一种良性的囊肿,发生率较高。常发于手腕背侧、手指关节和足背,还可以形成于膝部、肩部、背部等部位。
其通常呈现为单个大型囊肿,一般不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腱鞘囊肿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不过有70%发生在20~40岁之间的青壮年人群,患者多为女性。
腱鞘囊肿的形成原因
目前关于腱鞘囊肿的形成有三种假设:
1、急性或慢性关节压力增高导致关节囊破裂, 滑液通过裂缝进入到周围组织, 随后流出的滑液和周围组织互相作用产生胶状囊液和囊壁。
2、关节内压力导致关节外结缔组织的黏液样变性, 随后囊液积聚, 囊肿形成,最终囊肿通过蒂与关节相通。
3、关节内压力刺激间充质细胞分泌黏液素。
腱鞘囊肿的临床症状
腱鞘囊肿常表现为局部质硬或质韧的圆形肿物,囊肿腔内可充满粘稠的胶状液体。
腱鞘囊肿多无疼痛症状,生长缓慢,可有轻压痛。有时囊肿所处的位置还会影响关节的活动或导致肌肉无力。半数以上的腕背部腱鞘囊肿患者无疼痛症状,或只存在轻微压痛与麻胀感,因此多数患者在不影响日常生活的情况下可不做处理;部分患者由于外观改变或担心恶化,会积极寻求治疗。
腱鞘囊肿的治疗
保守治疗:通常通过按压(如通过指压、重物压迫等)使囊肿破裂,或通过抽吸/注射,在抽吸囊液后注射硬化剂进行治疗。由于这些方法未破坏囊肿本身,故极易复发。然而由于保守治疗并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且方便快捷,并发症发生率低,为部分症状轻微患者的首选方法。
手术治疗:对反复复发或囊肿大而且有疼痛者,可在局部麻醉后手术切除,与保守治疗相比,手术治疗可使复发率下降76%,但也不能保证不复发。
供稿:超声科
编辑: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