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桃源只在镜湖中——“走运河”系列之九

桃源只在镜湖中

——“走运河”系列之九

“引江济淮工程”在白山枢纽站分了一次工:航运,船只从白山船闸进入巢湖,汇入江淮运河主航道;输水,则是沿巢湖南岸新建一条河道。这条运河在途径杭埠河时,为了不影响杭埠河航运,采用了“倒虹吸法”从河底横穿,然后继续北上。这条河道主体就是“小合线”,这个“合”就是指杭埠河河口三角洲的五合村。

桃源只在镜湖中——“走运河”系列之九

从白山船闸往杭埠河口,距离不到5公里。驾车沿环巢湖旅游大道,远远就能见到一座“Y”形桥塔,像是人张开双臂,迎接来客。若是站在运河与杭埠河交叉的堤埂看,这桥塔又像是正在往前迈开脚步的人。据说这座杭埠河大桥是合肥境内国、省道最大的一座跨河大桥,兼顾了旅游和航运两方面的考虑。也有细心人说这座桥形似飞鹭,是为了展现圩区处处可见的“漠漠水田飞白鹭”的诗意画境;还有人说,飞鹭谐音“肥庐”,交代跨肥西、庐江界的地理位置外,也寓意大合肥招揽贤才、共建合肥的博大胸怀。

桃源只在镜湖中——“走运河”系列之九

“倒虹吸”的南边,接庐江县的栖凤洲湿地公园;北边,属肥西县的三河国家湿地公园。三河国家湿地公园是环巢湖十大湿地公园之首,也是合肥市最大的湿地公园。它西接三河古镇,以杭埠河为主线,串起包括巢湖中的孤岛、杭埠河故道两汊河、小南河三河段、丰乐河部分区段和桃花岛等区域,将三河镇的历史文化与巢湖的水文化联系在一起,是未来环巢湖国家级旅游休闲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桃源只在镜湖中——“走运河”系列之九

三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三河古镇”是著名的5A级风景名胜区。它有个非常诗意、浪漫的名字——鹊渚。“鹊渚”本指银河。清人吴伟业的诗《七夕即事》即有“鹊渚星桥迥,羊车水殿开”句。而我对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在给其同年、时出任其家乡舒城知县朱长春诗《朱大复舒城》中的“鹊渚逢人报好音,龙舒君长挟青琴”句更喜爱:报好音的喜鹊、姣美的歌姬舞女,眼前总能浮现一个繁华昌盛、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

如果你喜欢看地图,那么,你细心察看一下就会发现,由三河古镇和湿地公园组成的三河风景区,其形状就是一个逼真的舞女:古镇是姣好的面容,小南河和丰乐河是其绽开的双臂和飞动的丝带,新老河道分出的三角洲是飘动起来的裙裾,而杭埠河就是其纤细的腰身。所以,在我的印象当中,我总把三河与柔美的女性联系在一起。而与之相关的两个传说,则更让这个性别定位根深蒂固。

桃源只在镜湖中——“走运河”系列之九

一个是孤山岛和焦女的传说:心地善良的焦姥、焦女,在“陷巢州长庐州”的大灾时,为了救助全城的百姓,四处呼唤报警,甚至跑脱了鞋子,直到每个人都跑上高处,而精疲力竭的母女二人落在了最后,被汹涌而来的洪水吞没。焦女化作了湖中的一座孤零零的小山,那其实是“姑山”;焦姥也化作了一座山,这就是“姥山”,在湖中心遥望“姑山”,似是牵挂,似是欣慰;连那跑丢的鞋子也化做小山,漂浮在姥山旁,形成“鞋山”……

另一个是桃花岛和桃花女的传说:古时候巢湖有一年突然发大水,洪水漫上还是湖心岛的“鹊渚”时,岛上只有一只船,居民纷纷挤船逃命,上船的人,有的人揣钱,有的人背粮,唯有一个小伙子却携着一棵桃树。同船人都嘲笑他,叫他把桃树扔了,可小伙子将树紧抱怀中,就是不扔。洪水退后,这位小伙子把桃树栽在家中的院子里。来年春天,桃树开花季节,桃树竟变成了一位面若桃花的美女,嫁给了这位小伙子,报答小伙子的救命之恩……

桃源只在镜湖中——“走运河”系列之九

故事虽很老套,但也不乏新意。首先是它把传说与水患连在了一起,游客至此,自然发生联想起九一年那场三河大水,那可是“全国闻名”,何况桃花岛景区就有当年的决口纪念地。再就是都在“救助他人”,甚至“舍己”:焦姥母女的故事早成经典,就是小伙子水中救桃树,桃树变成桃花女报恩的故事,也是荒诞中有暖意,自有其彰善扬德的启迪。现在有许多年轻男子去桃花岛时都想在那儿种一棵桃树,一如黄山崖边的拴“连心锁”,唐模“老槐树”下的系红丝绳。

对桃花的喜爱,在三河甚至整个肥西,体现得很明显。三河镇有桃花岛,三河镇西边、丰乐河上游有桃溪镇,肥西还有个“安徽经济第一镇”的桃花镇……一时间,你是否满脑子都是“桃红柳绿”“杏粉桃红”“人面桃花”这些词语,或者古人那些描写桃花的诗词?唐人吴融就有《桃花》诗:“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宋人詹初也说:“桃花灼灼斗春芳,一见如云满目光。”

在众多的“桃花诗”中,我对陆游的《泛舟观桃花》最感兴趣,仿佛也是最应景的:“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陆游写的是他的家乡绍兴,但仅看字面,我觉得说是写三河也贴切:从桃溪顺丰乐河而来的桃花流水在桃花岛注入杭埠河,再一路东去,令人自然想到李白《山中问答》中的那句“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来。而且流入的巢湖不也是一面更大的“镜湖”吗?

桃花,抚慰了陆游失意的惆怅;桃花,让李白找到了人生的诗意栖居地。但三河的桃花与陆游、李白看到的桃花环境不同,三河是热闹的所在,车船辐辏,人声鼎沸,一派繁华;而大诗人所至的地方,幽僻清静,仿佛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我忽然想到了三、四十年前的那部港剧《魔域桃源》主题曲歌词所说的,仙境中应见的是“宁静良善”和“欢笑快乐”。在三河,古镇体现的是“欢笑快乐”,“宁静良善”最好的体现是在杭埠河河口三角洲的国家湿地公园。

三河湿地公园里的地名就很有意思:“五合”“滨光”“湖光”“湖滨”“西湖”“仓拐”“幸福”……我尤其对“五合”感兴趣。据县志介绍,此地原有五口小圩,后连成一口大圩,称“五合圩”,故名。但我觉得可能不仅如此。桃溪镇对面是“四合”,三河是因杭埠、丰乐、小南河三条河汇合得名,可以说也是“三合”,甚至为了杭埠河的航运“取直拓宽”,也是集合舒城、肥西、庐江三县的民力。“合”才有力,才能做大事,才能“仓廪实”,才能有“天堂”苏杭的美景,才能有“幸福”的生活!

我忽然有个发现,就连“杭埠河”这个名字也有讲究。“杭埠河”原名“龙舒水”,万佛湖(龙河口水库)上游有发源于大别山主峰的龙河,三条大支流汇聚后称“龙舒水”。“舒水”的孔城河南流入江,叫“龙舒水”的杭埠河东流入巢,本是分道扬镳,却因因这条运河神奇地在此汇合了!而且杭埠河还叫“航埠河”,实用意义很明显,改叫“杭埠河”只有几十年时间,莫非几十年前就有建“巢湖苏杭”的愿景?

我还有个熟视无睹的发现,三河又爱上了另一种花——荷花。杭州西湖里有个很有名的“曲院风荷”,这里有个面积达5000亩的“三河国际荷花园”,并每年举办“三河国际荷花节”!设想一下,驾着一叶扁舟,或者开着爱车,穿梭在红花绿叶的“荷塘”之中,那个现代版的江南采莲场景,该是多么的惬意呀!

桃源只在镜湖中——“走运河”系列之九

告诉你,这不是梦想,这已经是现实了!可惜陆游没有这个机会了,他要是能“穿越”的话,一定又是一场“烂醉”!

(图片来自网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