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炼精化气出现揉手境界:理清松柔是境界还是功夫以防太极拳虚幻化

杨氏太极诸多流派,其中汪永泉传承出现了炼精化气阶段的太极气功现象,这个现象与陈氏传承中凌空劲一样,愈演愈烈。太极拳分推手、揉手、散手三个阶段,功夫也是不可僭越。真正的将精气神结合身心转化,从恢复阳气到气灌周身如在水中,再到内劲贯注。我们看杨澄甫每练拳推手,功夫聚集,稳静端庄,腰胯沉着,四肢丢松,沈甸甸的,软弹弹的,松泡的,鼓胀的 ,全身含胸拔背,灵机含藏,交手惊心动魄,显然,太极拳并不是虚幻的意识状态,而是精气神的自动聚集。

1、太极推手的盘架子

太极拳的修为从盘架子推手,还是有一定刚柔相济,四两千斤,含胸拔背。到了大松大软,这是从固精聚阳到了炼精化气,因为精气从脊椎完成冲击大椎穴后,并没有按照小周天的轨迹运行,因为太极拳需要全面松开筋骨,又要聚集精气,中国的功夫就是聚精会神,高度的自我关注——照见自己的控制和认知转换。因此,精气第一次冲击大椎穴后,没有聚集身体筋骨力量,就不会冲到玉枕穴,而且,脖子的重楼还没有竖直的力气,是趴在胸前——这就是当前的普遍的手机病——人的脊柱由不同节段的椎骨连接在一起,包括颈椎、胸椎、腰椎和骶椎、尾椎。颈椎有7块,胸椎有12块,腰椎有5块,骶椎1块,尾椎1块,中间由韧带、关节、椎间盘连接而成——固精化气,就是通过节欲产生阳气聚集命门穴,恢复脊椎功能。

通过太极拳的行走腾挪,精气提升了脊柱负重、减震、保护和运动等功能。盘架子就是用过脊椎和四肢完成。显然,这个阶段是抻筋拔骨,比较硬桥硬马的。这个架子的桥马,我们习惯上叫做五弓,推手是很好的法门。

2、太极推手的精气神内功

到这里,太极拳还是比较武术的,比较外家的。但是,很多人放弃了这些桥马架子的基本功,尤其是老年人,只是在缓慢中有一点力量运行的意思。因此,老人们无法产生聚精升阳的内力培养。所以,精气聚集不到命门,在前面就泄掉了。——阳气不能聚集,精气只能每个月一个周期,升到大椎穴。一个月只有几天是可以盘出架子,一趟拳打下来只有轻描淡写。只有完成三个月的聚集,架子才会挪到命门松腰胯,这个时候架子下沉,精气从大椎穴进入锁骨和胸椎,胸口、心口开始出现温热——这既是第一个极端出现的温热的气感。

3、内气聚集在命门后脊椎绵软,身体绵软,盘架子显示出松沉,腰胯开始真正意义上松软。这个境界,大松大软,杨澄甫太极拳开始大开大合,加大内功的聚集转化。但是,名下弟子们则开始各自进门,董英杰坚持架子的开合,李雅轩开辟散手的棉里含针,松中吞吐,郑曼青在松里面顺势而为,跟进腰胯。牛春明意气鼓荡,行拳如八极。

4、炼金化气身体松柔不是终极目标,而且也不能沉溺其中,无力自拔。因此,大架就是架子大点,三个圈各自含虚收藏,李雅轩说:平静舒适泰然,把气息调的舒舒服服的去练,不要满身带劲,满脸的神气,只是身心放松放稳放静就行了,如是满身带劲;满脸的神气,这是练外功拳的形态。练太极拳的人,看来只是平淡无奇,就是对的,如是满脸神气,满身劲头,这就错了。 ——功夫有了基础之后,更要专注精气神。

李雅轩说,应在藏神养气上用功,不宜专在肉体上苦求,有人练太极拳如其它门拳一样,弄些着法招法,想些用法,这是大错特错的,因为练太极拳的,胸中是混然一气的,是无所为的,是泰然的,不能专想某一手一势的作用。如一想每手每势的作用,那就用意不均匀了,那拳意也就始终不会上手了,不会发现了,拳意不上手,灵感没有,将来在用的时候,就不能听劲,听不了劲,也就取不了胜。(六五年八月九日悟)

5、炼精化气开始从盘架子转化到虚领顶劲,拔起脖子大椎穴:

李雅轩说:每练必须顶起头来,拔起背来,蹋下肩去,垂下肘去,周身布满意思,五指贯上意思,气势充满布匀,日子久了,就可打下基础,。第二步的练法,是注意周身关节的放松放软,无论是腰膝或肩肘,甚至指节,腕节。脊骨的每一节部,都要以思想之力慢慢的将其松开了来,这步功夫不易作到,但如日子久了,随着周期性的固精,根据本人经验,精气神慢慢灌输,是绝对可以作到的。

做到了,就是在练时 ,气宜鼓荡,神宜内敛,舒舒畅畅的去用功,如长江大河之水滔滔的不绝之势,最上乘的练法,是练神,练意,练气,练虚无,不能死死的 练筋骨肌肉为主。松沉着劲练功,可以使胆力充实,无论在任何情形之下,我的心胆是坚强有力的,无论对方多么凶恶,我总有办法将其降伏的。我有沉着之心劲,有冷狠快准,入里透内之心劲,一定可以将其打服,将其摧毁。

李雅轩告诫我们:太极拳理论高深,尽平生之精力尚不能明其底蕴。打杨式太极拳,就要保持杨老师教授的纯正风格,推手就要有杨老师推手的味道,不然就不叫杨式太极拳。

炼精化气出现揉手境界:理清松柔是境界还是功夫以防太极拳虚幻化
炼精化气出现揉手境界:理清松柔是境界还是功夫以防太极拳虚幻化
炼精化气出现揉手境界:理清松柔是境界还是功夫以防太极拳虚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