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比甲骨文还早出现的文字 你认识吗?

7月2日下午3点钟,“楮墨遗珍——湖北省博物馆藏金石碑帖展”在湖北省博物馆南馆4楼书画厅正式面向观众开放,万余件湖北省博物馆现藏金石碑帖在展览中一一亮相。在这些展品中,记者发现了一组刻着比甲骨文还要早出现的文字符号。

比甲骨文还早出现的文字 你认识吗?

考古学家夏鼐(nài )曾说:“一个文明的重要的标志之一,便是有了文字制度。”传统认为中国文字始于距流行于商周时期的甲骨文,但在“楮墨遗珍——湖北省博物馆藏金石碑帖展”进门处,记者发现了一组陶片,每个陶片上都刻划有线条形状的符号,策展人汤文韵告诉记者,这就是新石器时代出现的陶文。

比甲骨文还早出现的文字 你认识吗?
比甲骨文还早出现的文字 你认识吗?

湖北省博物馆陈列部工作人员、策展人汤文韵:“当时是生活、生产留下的一些符号,可能就是一个记录。馆藏的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的一组陶文化符号,是城背溪文化的陶支座,刻得非常清楚,虽然时代已经非常久远了,但是它的符号非常清晰,所以是比较珍贵的文物。”

比甲骨文还早出现的文字 你认识吗?

比甲骨文还早出现的陶文是否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呢?汤文韵解释道,陶文是古人在陶器上刻画的文字符号。陶文有两种,一种是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原始文字”,较有名的如半坡陶符、丁公陶文、高邮陶文等,目前还不能确认这些文字具体含义,但已具有一种“标记”和“表号”的性质,被认为“为我们寻找中国最早的文字提供了线索”。与此同时,观众们除了在展览中能观赏到文字发展史,还能看到碑帖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在展厅中,一组有清末民初大家吴大澂亲手拓印的微子鼎、微子簋等器物,每幅图上面均有吴大澂1876年题跋。

比甲骨文还早出现的文字 你认识吗?
比甲骨文还早出现的文字 你认识吗?

湖北省博物馆陈列部工作人员、策展人汤文韵:“吴大澂,我们都知道是清末民初非常著名的金石学家,因为他画山水和花卉很厉害,他的书法,尤其是篆书是非常出名的,他的金石学也非常的厉害,这就是他当时收藏的一批文物,他所拓的,留下了非常多的题跋、信息,就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后世研究的资料,所以它是本次展品非常重要的文物。”

比甲骨文还早出现的文字 你认识吗?

楮墨遗珍—湖北省博物馆藏金石碑帖展分为“道在瓦甓”“天书藏龟”“吉光凤羽”“石墨镌华”“博古传真”五个部分,遴选了馆藏的近百件金石碑帖拓本,从陶文拓本、甲骨文拓本、青铜铭文拓本、石刻拓本、青铜器全形拓等五部分,展示从新石器时期到秦代的文字面貌,观众进一步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字发展史以及博大精深的碑帖文化艺术。

湖北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张晓云:“楮,是一种树,过去它的树皮可以做纸。纸在发明以前,我们的祖先更多的是就地取材,各种不同质地的东西来进行文字的书写。碑石也好,青铜器也好,它首先是不便于携带,也容易损毁。所以这些金石碑帖作为一种锤拓下来的载体,文献资料,起到了很好的传播作用,体现了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文脉的传承。”

比甲骨文还早出现的文字 你认识吗?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于十月七日,感兴趣的观众朋友们可预约前往湖北省博物馆南馆4楼观展,看比甲骨文还早出现的文字陶文,品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