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公共电梯竟上门禁,电梯仅供8号楼住户使用。
怀孕八个月的女子找物业询问,物业竟回答“你没资格”。
女子无奈被迫爬楼梯,竟导致身体出现状况,孩子险些不保。
小区公共设施不就是给全体业主使用的吗?如今出现这种状况,究竟有何隐情?
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中国经济网】等(链接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电梯风波
2022年3月的一天,家住南京江宁高尔夫花园小区的钱女士像往常一样驱车回到小区,准备从地下车库乘电梯回家。
可就在她按下电梯按钮的那一刻,意外发生了——电梯纹丝不动。
起初,钱女士以为是电梯出了故障,可定睛一看,才发现电梯的操作面板上多了一个陌生的装置——门禁读卡器。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让钱女士顿时傻了眼。
作为一名孕妇,她深知爬楼梯对自己和腹中胎儿的潜在风险。
可是,没有门禁卡,她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扶着隆起的腹部,一步一挪地爬上通往一楼的52级台阶。
钱女士随即联系物业,可物业却表示这是应8栋业主的要求而设置的梯控。
原来,这部电梯位于8栋楼下,是连接地下人防车库与地面的唯一通道。
然而,万科物业在未充分告知其他楼栋业主的情况下,突然为这部电梯安装了梯控系统,将其变成了8栋业主的"专属电梯"。
这一决定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小区内引发了轩然大波。
对于钱女士等非8栋业主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失去了使用最便捷通道的权利。
每天,他们不得不在便利与安全之间艰难取舍:是冒着风险爬楼梯,还是绕行更远的路线?
面对这一困境,钱女士并没有坐以待毙。
从怀孕5个月起,她就开始不断与物业沟通协商,希望能够得到特殊照顾。
然而,她的请求却一次次石沉大海。物业方面态度模糊,始终未能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
随着腹中胎儿一天天长大,钱女士的处境也越来越艰难。
每次出门回家,那52级台阶都是她最不愿面对的。
她不得不放慢脚步,走走停停,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会威胁到胎儿的安全。
这种身心俱疲的状态,让原本应该充满期待的孕期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
然而,当记者深入调查后却发现,事情并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8栋业主们也有自己的苦衷。
8栋业主的苦衷
原来,就在去年,这部电梯曾经发生过故障,维修费用高达3.8万元。
而这笔费用,全部由8栋的业主们从自己的公共维修基金中支付。
在他们看来,其他楼栋的业主享受着便利,却不用承担任何维护成本,这种"搭便车"的行为显然有失公平。
这一发现,让整个事件的性质变得更加复杂。
它不再是简单的"霸占公共资源"问题,而是涉及到了物业管理、公共设施使用权和维护责任分配等多个层面的深层次矛盾。
面对这种两难的局面,万科物业的处理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他们一方面要平衡8栋业主的诉求,另一方面又不能完全忽视其他业主的权益。
结果就是,他们采取了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既不明确表态电梯的归属权,又不积极寻求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就这样,问题一直悬而未决。钱女士的预产期越来越近,但她每天仍然要面对那52级"天梯"的考验。
这种情况不仅给她的身体带来了巨大负担,更是在心理上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事情出现转机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5月中旬,当地媒体《零距离》栏目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报道播出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5月18日晚,万科物业的负责人来到钱女士家中了解情况。
经过协调,他们提出了一个临时解决方案:安排其他业主与钱女士调换车位,让她能够使用更方便的电梯。
钱女士接受了这个方案,暂时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
但是,关于电梯使用权和维修费用分摊的问题仍然悬而未决。
随后,江宁区房产局介入调查。
他们指出,虽然8栋业主的担忧有一定道理,但不能以此为由禁止其他业主使用电梯。
他们建议可以通过业主委员会从公共收益中列支维修费用,在不违反法规的前提下灵活处理这个问题。
然而,要真正落实这个方案,还需要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以及全体业主的共同努力。
万科物业也表示,将征求业主意见,进一步协商解决方案。
这意味着,这场"电梯风波"可能很快就会迎来转机。
然而,这场持续数月的"电梯风波"虽然得到了暂时缓解,但背后反映的公共资源使用、维护责任分配等问题仍需进一步协商解决。
其实物业在处理电梯问题上发生类似的事情并不少见,甚至有的更为严重。
物业关停电梯致老人爬楼猝死
就在2019年12月,广东阳春市新世界花园小区突然陷入了一片混乱。
小区内的所有电梯都被物业给关停了,500多户居民不得不步行上下楼。
结果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悲剧发生了。
一位62岁的老人,家住12楼,在没有电梯的情况下不得不步行上楼。可当他爬到9楼时,突然晕倒了。
老人的7岁孙子立即向邻居求助,但由于电梯关停,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也不得不从一楼爬到9楼,耽误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最终,老人被诊断为心源性猝死,抢救无效死亡。
老人的家属认为,电梯的关停直接导致了这场悲剧,于是决定起诉物业公司。
可面对质疑,物业公司的负责人却表示,关停电梯是无奈之举。
由于大量业主拒缴物业费,公司已经无法正常运转。
然而,这个解释并未得到多数业主的认可。
许多按时缴费的业主认为,他们不应该为少数人的行为承担后果。
这起事件很快引起了当地政府的关注,最终经过各方协调才解决了物业与业主之间的矛盾。
但是就此造成的生命损失却永远无法挽回了。
物业与业主之间
这些事情的发生,让我们不得不开始反思:
物业公司是否有权力限制或关停公共设施?如何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物业管理机制?
如何提高业主的参与度和责任感?
如何在保障基本权益的同时,也照顾到特殊群体的需求?
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个小区的和谐稳定,也涉及到更广泛的社会治理问题。
通过这些事件,我们看到了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但更看到了改善的可能。
我们期待,通过这次事件,相关部门能够总结经验,完善制度,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更好的指导。
同时,我们也希望每个社区居民都能提高自身的公民意识,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也要学会尊重他人,为营造和谐的社区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社区生活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中国经济网】江苏广电总台《零距离》栏目:有电梯不能坐 怀孕8个月的孕妇无奈爬楼梯 跟万科物业协商两个月没结果2022-05-20
【中国经济网】江苏广电总台《零距离》栏目:有电梯不能坐 怀孕8个月的孕妇只能爬楼梯2022-05-20
【人民资讯】追踪:物业深夜上门调换车位方便孕妇出入车库|解忧帮2022-05-19
【新华网】“关停电梯致老人爬楼猝死”,谁该担责?2019-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