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女孩“一丝不挂”被妈妈带着逛超市,路人好心提醒被怼,令人唏嘘

大家好,我是奶豆爸爸~

随着时代发展,以及物质条件的优渥,作为家长,我们在养育孩子这件事情上,已经不单单只是保障孩子的温饱,而且还会把重心放在“心理成长”与“认知发展”上。

但令人无奈的是,并非所有家长都有这样的觉悟。

甚至有的家长在带娃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神操作”,让人大跌眼镜,觉得匪夷所思。

女孩“一丝不挂”被妈妈带着逛超市,路人好心提醒被怼,令人唏嘘

01.女孩“一丝不挂”被妈妈带着逛超市,路人好心提醒却被怼

在网上冲浪时,无意间就刷到一则帖子。

说实话,当时看到时,不禁瞠目结舌,内心涌现出一万个不理解。

这则帖子的内容其实很简单,但所呈现的信息,却让人倍感尴尬与气愤。

有位网友在逛超市的时候,看到一位妈妈带着5岁左右的小女孩也在闲逛。

只是让人不解的是,这位妈妈穿着得体、十分精致,但反观跟在身旁的小女孩却“一丝不挂”,身上没有半点布片遮掩。

这一幕引得周围人群纷纷侧目,不少人从这对母女身旁走过时,也忙不迭的尴尬躲避。

甚至有人怀疑小女孩身旁的大人并非是亲生母亲,差点选择报警。

女孩“一丝不挂”被妈妈带着逛超市,路人好心提醒被怼,令人唏嘘

当然,也有理智的好心人上前提醒和劝说,认为这样带孩子出门,容易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

谁成想,这位妈妈油盐不进,不但不以为然,而且面对路人的好心提醒,直接回怼说:

她还这么小,没什么,再说了,我爱给她怎么穿就怎么穿,你们管的可真宽。

一嗓子惊退了周围的好心人,也诠释了什么叫做“夏虫不可语冰”的真正含义。

说实话,在过去那个年代,因为家家户户的兄弟姐妹比较多,再加上比较贫困,大多孩子连一件自己的衣服可能都没有。

就像岳云鹏相声段子里说的那样,家里的一条裤子,都是每天换着穿。

所以那时候,还能瞧见不大点的孩子,不穿衣服在河边、路上疯玩。

但如今,像是这种情况,早已经不复存在了。

一方面,家家户户的生活条件都好了起来,另一方面,家长也都知道孩子虽小,但也有羞耻心和自尊心。

像如此堂而皇之的让孩子不穿衣服的出现大众场合,让人难以想象,唏嘘不已。

更关键的是,这种行为不单单会引起周围人惊诧异样的目光,还可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一系列的隐患与影响。

女孩“一丝不挂”被妈妈带着逛超市,路人好心提醒被怼,令人唏嘘

02.公共场合不注重给孩子穿衣,会有哪些影响?

虽说像这位妈妈和女儿的情况,属于个例。

但是目前来说,给孩子穿着过于“特立独行”的也不在少数。

那么如果在不注重给孩子得体穿衣的情况下,带其出现在公共场合,那么可能会有3点影响伴随其中。

①存在安全隐患

这世上有好人,就有坏人。

作为家长,我们不能因为好人的存在,就排除了坏人可能给孩子带来伤害的可能性。

说白了,很多事情,都是“幸运者偏差”。

就比如这几年,网上常有一些“欺凌”儿童的事件,我一直不以为然,觉得这些事情离我们很远。

直到两年前,我媳妇单位的一个领导,他的女儿就被同小区的一个男性带走施暴,等到大家发现孩子时,已经无力回天了。

当时这件事情闹的很大,也给我们很多家长敲响了警钟。

所以在孩子穿着打扮这件事情上,看似是小事,但如果不够得体,就会激起坏人的犯罪欲望,为孩子埋下一定的潜在危险。

如果这种事情成为了孩子受伤害的导火索,一旦发生了状况,再去后悔自责,就真的于事无补了。

女孩“一丝不挂”被妈妈带着逛超市,路人好心提醒被怼,令人唏嘘

②给孩子容易造成心理阴影

有人说:孩子从出生那天开始,就具备了羞耻心和自尊心。

这话虽有夸张之嫌,但也直截了当的告诉我们,养育孩子,一定要尊重他们成长发育中的需求。

虽然很多时候,孩子对待某些事情,都是懵懂状态。

但是他人异样的眼光、指指点点的嘲笑和吐槽,孩子的身体和内心是能够感受到的。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因此变得自卑、怯懦,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更关键的是,很多时候穿着不得体的话,很容易造成孩子的性别认知模糊,这种情况甚至会影响孩子一生。

③影响孩子的社交

虽说“以貌取人”,有失偏颇。

但人与人社交关系的建立,最初都是通过对方的外貌、穿着打扮进行评判的。

一旦给自家孩子穿的过于特立独行,就会让孩子变成其他伙伴眼中的“异类”。免不了被嘲讽和取笑。

所以说,穿着打扮上的得体,既是一种礼貌,也是社交建立的基础。

女孩“一丝不挂”被妈妈带着逛超市,路人好心提醒被怼,令人唏嘘

03.养育孩子,既要“养”也要“育”

在过去,可能父母养育孩子,重点都会放在“吃饱穿暖”上面。

毕竟一家子好多人,父母早出晚归、奔波忙碌,很难在孩子的事情上面面俱到。

但如今,我们很多家长都明白,养育孩子,满足温饱只是最基本的责任,除此之外,更重要的还要保障孩子的心理健康。

如果自己穿戴整齐,而不顾及孩子的脸面和尊严,任其在众人的议论和异样的目光下独自生存。

那这样的养育,又哪里看得到半分责任?

所以在我看来,所谓养育,既要“养”,也要“育”。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就是他们塑造性格、健全心理的主要来源,我们不单单要给孩子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而且也要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生活的点点滴滴,给孩子传输正确的三观和家庭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在身心都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健康幸福的成长。

女孩“一丝不挂”被妈妈带着逛超市,路人好心提醒被怼,令人唏嘘

我们无法想象那位妈妈为何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但是作为旁观者,仍然能感受到那位小女孩身上的惴惴不安。

所以,不要试图蒙住孩子的双眼、无视他们的心理发展特征,可能是为人父母,最大的善良。

也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