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扣非连亏17年,A股“不死鸟”,终于退市!

扣非连亏17年,A股“不死鸟”,终于退市!

侃见财经

2024-05-27 09:34发布于广东财经领域创作者

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一些曾经的“不死鸟”再也不能复制往日的辉煌了。

5月21日晚,*ST商城公告称,收到上交所出具的自律监管决定书《关于终止沈阳商业城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的决定》,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根据公告显示,公司因2022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且2022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ST商城股票自2023年3月31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此前,*ST商城披露了2023年财报,公司未能扭转业绩。根据财报显示,公司2023年净利润继续亏损3.41亿元,且营收仅为1.01亿元,且其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触发了上市规则中的终止上市情形。

因而,*ST商城无可避免走向了退市的结局。

扣非连亏17年,A股“不死鸟”,终于退市!

实际上,这家公司走到今天这一步,并不意外。

根据资料显示,沈阳商业城成立于1991年,1997年9月组建沈阳商业城集团,同年被国家国内贸易部定为“全国商业零售业大一型企业”。1999年集团联合五家企业,经过股份制改造,组建了沈阳商业城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年底,商业城登陆沪市主板市场。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公司自从上市,业绩就一直比较拉垮。

根据财报统计显示,自2006年开始,该公司就一直徘徊在亏损、盈利的平衡线。其中扣非净利润连续17年为负,此前其多次被披星戴帽,为了防止被退市,期间多次靠变卖资产保壳,一直在A股苟延残喘。

当然,对于商业城而言,作为商超领域的上市公司,其并非抓住发展的机会。早在2015年前后,在互联网企业的加持下,传统零售企业开始向“即时零售”转向,线上业务也为传统商超进行了新的赋能。

不过,对于商业城而言,其并非抓住翻身的机会,导致了机会一失再失,由于其转型不果断,错过了最佳时机,公司无可避免的滑向了“悬崖”边缘,而造成今天退市的局面,其实也早就是注定好了的。

通过梳理我们发现,实际上商业城为了保壳近几年一直是动作频频。

早在2021年1月,*ST商城实控人变更为王强,当时公司主要资产为铁西百货店和商业城店两家门店,营业收入主要为门店的商品销售收入及商户租金收入。

而王强成为商业城的实控人之后,其承诺剥离亏损资产以及利用自身在半导体产业领域的资源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最终该承诺并未兑现。

2023年3月,该公司再次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公司陷入了资不抵债的境地,不仅如此,公司还陷入了多起诉讼纠纷。

多次的重组,本来能为公司带来一线生机。但公司也没能抓住这个机会。根据资料显示,2023年4月7日,债权人申请对*ST商城进行破产重整,12月12日,重整计划获法院裁定批准。

进入预重整程序后,*ST商城的股价一路走高,该公司股价于今年1月份达到了14.5元/股的高位。

但问题就出在了2023年的财报上,1月30日晚,该公司披露了2023年业绩预告,在业绩预告中,公司提及自营黄金和家电销售存在大额异常收入,该项数据,引发了监管的关注。此后审计机构对公司的业绩提出了质疑,并且拟对公司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3月中旬,*ST商城紧急更换审计机构,但遭到了上交所的问询,最终新的审计机构也给出了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于是公司开始进入漫漫的下跌之路,不到半年时间,公司股价从14.5元/股的高价断崖式下跌至1.99元/股,跌幅超过了85%,公司市值也仅剩下了8.53亿。

侃见财经认为,*ST商城之所以走到退市这一步,是其本身盈利能力较差导致的,核心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身上,未来在退市新规喜爱,此类的上市公司“保壳”将更加困难。因此,投资者也要仔细甄别,切勿盲目投资。

查看原图 776K

  • 扣非连亏17年,A股“不死鸟”,终于退市!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