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正风深一度】初心不正:污染源头及衍生机理

作者: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然而,有的人一开始当党员、做干部就初心不正、动机不纯,为自身的不正之风甚至腐败行为埋下了最初的土壤,种下了第一粒种子。本刊通过梳理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以及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党员干部案件警示录、典型案件通报,探讨初心不正在滋生不正之风中的根源性作用,并尝试分析其若干表现和作用机理,提出相应阻断措施,以引起大家重视,在思想政治上进行检视、剖析、反思,不断挖土壤、去杂质、除病毒、防污染。

【正风深一度】初心不正:污染源头及衍生机理

看现象——有“一心只想往上爬”的“官迷”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福建援藏干部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要把当官作为目标,要把做事、做好事作为方向。”做一名合格党员,就要摒弃封建官老爷的思想,实实在在为国家为老百姓做点事情。然而仍有人把当官看得很重,入党、从政的目的就是当官、当大官。

少数干部入党动机就不纯。有的为当官才来入党,把入党作为自己升职当领导的敲门砖,为了实现个人进步甚至不择手段,什么红线都敢碰、什么禁区都敢闯、什么底线都敢破。如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原院长杜某某为了在仕途上有更大的发展才申请入党,至于党章有什么要求,党员需要履行什么义务,她从未认真了解,之后更是把学院当成“私人领地”,用钱开路,向上攀附领导,向下笼络干部收买人心,自己全身名牌却把经济困难学生当成了“摇钱树”,盘剥他们的补助款,“鸡脚杆上刮油”,失德失范之程度,令人咋舌。

另一类是干工作目的就不正。有的干工作不为民生为晋升,做事不顾当地现实情况,只图一时之名,邀一己之功。“民生这些事情年年要做,也看不到什么明显成效,所以说不如集中财力来做点‘大事’,办一些看得见的事……”已落马的江西省吉水县委原书记袁某某无视“大班额”、吃水难等民生问题,为凸显个人政绩耗资数亿打造“地标”建筑,可谓是耗费巨资只求虚绩,为图升迁百姓遭殃。

还有一类则是当领导出发点就不良。有的刚到一个岗位,屁股还没坐热,眼睛就盯着更高的位置,为此不择手段,拉关系、走门路、抱大腿,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如某落马干部为了能“上位”,每到一个职位工作时就开始谋划自己下一步的成长路线图,列出时间表,拿出“施工方案”,吃吃喝喝拉关系,迎来送往套近乎,对那些能够对其有帮助、有投票权的人员千方百计讨好。上项目、评先进都会与拉选票联系在一起,把手中的权力当成谋取更大权力的工具。

有“一切只为向钱看”的“财迷”

自古当官发财两条道,党纪法规中亦有相关严格要求。然而一些党员干部对此置若罔闻,当官就是为了发财,妄想“权”“利”双收,贪图“两全其美”,其结局往往是“官财两空”,坠入贪腐的深渊。

“千里为官只为财”,这是某类干部奉行的人生准则。有的一开始就把当官发财作为人生追求,如湖南省永州市回龙圩管理区党委原书记赵某某信奉“当官就是为了捞钱,有了钱才能运作当更大的官”的“为官之道”,肆无忌惮地在“一亩三分地”上以权谋利。有的在和商人老板的交往中产生攀比心理,逐渐心态失衡,把为人民服务慢慢变成了为人民币服务。有的不能正确对待“进退留转”,妄想以“钱途”补偿“前途受挫”。

还有类干部当官就是为了享乐。有的崇尚所谓“高品质生活”,喝酒只喝年份酒,抽烟要抽高档烟,吃饭必吃山珍海味,对酒色财气来者不拒,认为“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如曾有某副市长人送外号“拉菲苏”,对红酒情有独钟,不仅家中藏酒数百瓶,更放言自己“一口就能尝出年份”,不仅敢收名贵手表,而且“敢变换着款式戴”,引得干部群众议论纷纷,最终自食其果,成了腐败利益链的奴隶。有的随着职务升迁,产生了用奢靡生活“补偿”辛苦付出的想法。如某位落马干部曾在忏悔录中写道,“成为一把手后,错误认为自己的人生轨迹、政治前途已经看得很清楚了,何不抓住时间潇洒人生,该享乐就享乐、该吃喝就吃喝,吃点拿点是小事、小毛病,每个人都有,何必那么较真”。还有的感到“船到码头车到站”,放松自我思想改造,提早谋划退休后的生活,滋长贪图享乐、骄奢淫逸的思想。

有“一有机会就搞特殊”的“权迷”

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必须也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绝不能成为徇私舞弊的工具。然而,仍有少数人从政不是为老百姓办实事,而是追求特殊待遇、满足个人私欲,并将权力转为搞资源交换或权钱交易的工具。

某些人为特殊待遇才当干部,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有的管不住嘴,搞舌尖上的“奢靡浪费”。如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原副主任邹某某多次接受在高档酒店安排的宴请,相关费用由下级部门工作人员和私营企业主承担。有的迈不开腿,把公车当成身份的象征,追求坐好车、坐豪车,超规格配备公车。还有的收不住心,遇事就找关系、走捷径、窜后门,觉得自己好歹是个领导,打个招呼,制度规定就可以全然不顾。

某些人为特殊权能才当领导,信奉唯我独尊、一言九鼎。有的对群众高高在上,不仅对群众的冷暖利益少有关心,还粗暴无礼、冷硬横推,根本不把群众当回事。有的对下属颐指气使,把党和国家赋予的权力当作自己的“杀威棒”,要求下属效忠其个人。有的搞“一言堂”、当“山大王”,把领导班子的“班长”当成了“家长”。如吉林省白山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李某某把规矩视为“稻草人”,连“三重一大”议事决策制度内容是什么都不知道,一人拍板决定工程项目、招商引资等重大事项,不仅破坏了市场秩序,还践踏了制度权威,最终坑害了自己。

此外,还有某些人为特殊照顾才干事,信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的行“一家两制”,“前门当官,后门开店”,帮助亲属在经商办企业中取得特殊“竞争优势”。有的弄“近亲繁殖”“近水楼台先得月”,招聘要求根据亲属个人简历“量身定制”,导致出现“子承父业”“三代同厂”等不良现象。还有的搞“封妻荫子”,纵容亲属利用其身份谋取利益。如四川铁投原董事长郭某带着弟弟、儿子一起贪腐,“支持”儿子以开健身房、开公司等名义收受企业老板“赞助费”,最终“一人当官,全家多人涉案”。

有“一味爱惜羽毛”的“戏迷”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领导干部追求好的名声本无可厚非,但有的干部却用错心机、本末倒置,为了留名而留名,出发点就不对,最终为“名”所累、迷失自我。

一些干部热衷打造人设,企图名垂青史,实则名不副实。有的习惯表演作秀、善于自我贴金,实际工作没干出什么成效,宣扬业绩却总能“拉长、吹大、垫高”。有的“苦心孤诣”制造话题,将自己装扮成为人民服务、深受百姓爱戴的“公仆”,实则道貌岸然、恶行累累。如某位已落马的干部离任时,曾公费组织千名群众送别,导演了一出送“万民伞”的戏码,如此“戏精”做派,令人耻笑。

一些干部爱好附庸风雅,妄图名利双收,最终声名狼藉。党员干部有所爱好本是好事,但任何高雅的爱好一旦与不良目的混杂发酵,就会丧失原有价值,甚至变得一文不值。在有的领导干部看来,为官一任就要留声留名,而题词留字则是最佳选择,无论书法造诣高深与否,但凡视察调研,总忍不住挥毫泼墨一番,沉浸于旁观者的阿谀称赞之中,并且为此感到沾沾自喜。更有一些“才华横溢”的干部玩转爱好,借“才”敛财,堂而皇之收受润笔费,行起“雅贿”勾当。

还有的干部讲究排场,一时名声大噪,其实名缰利锁。这类人觉得自己大小是个“官”,讲求层层陪同、声势排场,出行要人拎包,下雨有人打伞,表现出一副“与众不同”的姿态,在前呼后拥中飘飘然,在唯喏追捧中产生自己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虚幻”。如云南省玉溪市委原书记罗某某喜欢给个人形象“上油”,下基层调研讲排场,搞警车引导就高达近百次,把官场当秀场,被干部群众戏称为“罗会长”“罗传达”“罗调研”,最终喝下了自酿的苦酒,受到党纪国法的惩处。

【正风深一度】初心不正:污染源头及衍生机理

查根源——根基不牢、歪风侵蚀必然导致思想迷失

透过现象看本质,审视种种“初心不正”现象背后,归根结底是被腐朽文化所影响,理想信念从一开始就出了问题。思想的口子一旦打开,必然在现实考验、利益诱惑面前一泻千里,破纪破法在所难免。

“官迷”“权迷”“戏迷”实质是封建残余思想作祟,根源是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已成为阶下囚的司法部原政治部主任卢某某原本是个小有名气的私营企业主,但他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当官高”,“觉得干什么事儿都没有当官有身份”,为当官不惜年龄造假、学历造假、入党材料造假、工作经历造假、家庭情况造假,成为一名“五假干部”。“财迷”实质是剥削阶级思想和腐朽生活方式的反映,根源是思想堕落、物欲膨胀。如北部某地原出纳员王某,在工作、生活和网络游戏中结交了大量“出手阔绰”的朋友,养成了畸形的消费观念,工作不到一个月,就开始想方设法侵吞、骗取公共财物,用以满足消费欲望,仅一年多时间,就侵吞、骗取公款多达七百余万元。种种“迷思”也与商品交换原则的渗透不无相关。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就是等价交换、追求利润最大化,形形色色的权权交易、权钱交易就是拿原则做交易,把手中掌握的权力视为一种商品,使权力染上了铜臭味。

初心不正、思想迷失还与所处环境、社会风气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的通过不正家风家教培植,教子时不是“授之以情操”而是“授之以钱钞”。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刘某某自己一心想往上爬、当大官,还把这种扭曲的价值观“传染”给了儿子,告诉他“做人要学会走捷径,要做人上人,这样才能过得好,才能受人尊重”,使其子从小学会了利用父亲职务的影响力、手中的权力攫取金钱,步入歧途而不自知,终至一发不可收拾。有的通过不贤师长引入歧途,东部某地干部告诉记者,当地一名干部刚踏入工作岗位时本来一腔热血、胸怀壮志,却被带教师父“有吃有拿,说明业务强、混得好、吃得开”的不良思想所影响,导致上梁不正下梁歪。有的通过不淑朋辈交往诱导,个别落马官员碍于友情,徇私舞弊,从而导致被朋友之情、同窗之谊、老乡纽带所“围猎”和俘获,最终走向迷途。还有的受到不良社会风气影响,“看到旁边人坐高档车、住别墅,心理就不平衡了,自己工作这么卖力,能力也不差,凭什么赚的钱就不如别人多?”在奢靡浪费、相互攀比、请托送礼等不良风气的影响下,有的干部逐渐迷失自我,被别有用心者拿金钱“绑架”,并且越捆越紧。

【正风深一度】初心不正:污染源头及衍生机理

寻对策——铲除歪风土壤必须清除思想“迷雾”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要根治“初心不正”顽疾,铲除不正之风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必须从党员干部思想深处着手,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防线,立起精神支柱。

选出“好苗子”,把好入党第一关。首先,要控源选苗,把优质“种苗”选出来。各级党组织要主动担负起责任,严把党员入口关,坚决杜绝动机不纯的投机分子,将真正想为人民办事的干部选出来,给有激情、有情怀、有理想的年轻干部留位子。有了“种苗”,就要精灌育苗,把“幼苗”育起来。对于年轻干部来说,难免有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一知半解的情况,只有让年轻干部到一线磨炼,多岗位锻炼,才能在实战中发现不足、弥补短板,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外,还要修枝剪叶,把“病苗”除出去。好的“幼苗”在复杂的环境中,也有一些会被污染,因此要通过提前体检与定期体检、常规检查与特殊检查相结合,提前发现苗子“病症”,及时救治“病苗”,努力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

弘扬“好传统”,引领争做传承人。继承光荣传统,激发不竭动力。大兴调查研究,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和单位去,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切实开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主动查找、勇于改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弘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充分用好红色资源,通过参观革命纪念地、重走革命先辈奋斗路、阅读红色经典、创作红色历史文化情景剧等方式,从革命先辈的感人故事中,进一步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发扬传统文化,汲取精神力量。充分发掘文化经典、历史遗存、文物古迹承载的政德教育资源,通过现场讲解、体验教学、观看影片等形式,让干部回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原点汲取力量、提高能力。

筑树“好风尚”,培育更多“信仰者”。正面引领固根本,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将领导班子开展廉洁文化学习研讨作为年度重点任务,以领导班子带头学引领各级党组织深入学,着力增强思想引领和理论武装成效,同时挖掘宣传一批先进模范人物典型事迹,大力弘扬向上向善的清廉之风。反面警示强震慑,结合典型案例分层分类开展警示教育,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召开警示教育会、观看庭审录像等方式,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遵规遵纪守法、廉洁规范用权。良好家风养正气,开展廉政家访活动,发放廉洁倡议书、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引导党员干部严格约束自己,严格教育管理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

用足“好成果”,唱响廉荣贪耻“爱廉说”。充分用好查办案件成果,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倒查,围绕不正之风易发多发岗位找出共性规律,深挖问题和漏洞,延伸查找重点领域和相关部门管党治党责任落实问题,推动相关责任主体以案为鉴开展整改,校准政治生态建设风向标。充分用好制度性成果,严格执行作风建设制度规范,推动各地切实落实风腐同查同治工作机制,既“由风查腐”又“由腐纠风”,以严明纪律改进作风、惩治腐败。充分用好督责履责成果,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特别是“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督促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同时用好问责“利器”,追究领导干部在推动作风建设上的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以抓“关键少数”带动党员干部作风转变。

【正风深一度】初心不正:污染源头及衍生机理

人们常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扣好政治上的第一粒扣子、加入党组织的第一步,就是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努力向党员标准看齐,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更要在思想上入党,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切实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这个伟大的历史使命担负起来,真正把实现共产主义这个远大理想作为终身追求的目标,凝心聚力、不懈奋斗!

(本文刊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杂志2024年第10期;作者:侯逸宁;此稿写作过程中,江苏省太仓市,福建省石狮市、厦门市思明区、泉州市洛江区、鲤城区,山东省德州市,湖南省湘潭市等地纪检监察干部给予支持帮助,在此特别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