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内部审计与纪检如何协同形成监督合力

作者:大众卫生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监督是治理的内在要素,在管党治党、治国理政中居于重要地位。《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指出,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和总体要求之一。《决定》进一步强化了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改革审计管理体制、增强监督合力的要求,提出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与国家监督制度建设合力的 新发展理念,明确以监察制度改革为重点,形成党内监督、 监察监督、审计监督等贯通监督体系的建设思路,将纪检监 察与内部审计构建有机结合,实现监督合力,构建“标本兼治、惩防并举、强化监督、注重预防、聚焦主责”的监督体系。

公立医院监督体系构建的背景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推进,公立医院作为医疗服务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运营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形势下公立医院不仅要应对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还要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近年来公立医院接诊量持续增长,医疗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依然突出,公立医院在财务管理、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渐增多,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医院的声誉和形象,更对患者的权益造成了潜在威胁。

公立医院面临着日益复杂的运营环境和更高的社会期待,构建监督体系,对于确保公立医院健康、稳定、高效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公立医院在纪检审计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监督体系不完善、监督力度不足、监督手段单一等。一方面,由于监督主体众多、职责交叉,有时会出现监督空白或重复监督的情况,影响了监督效果。另一方面,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市场的日益复杂化,监督的难度和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在制度建设上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导致监督职能难以有效发挥;同时,监督人员数量和专业水平有限,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监督任务。此外,一些医院在监督手段上过于依赖传统的审计和检查方式,缺乏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支持,导致监督效率低下。

内部审计与纪检协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架构不合理,协同动力不足

公立医院普遍认为内部审计属于行政部门,纪检属于党 委部门,两者在工作方式、职责权限、组织架构中位置等关 键方面存在不同。且大多数公立医院都经历过纪检、监察、 审计合署办公,但由于影响内部审计独立性,进行部门拆分,却没有认识到两者内在的相通性,没有基于协同理论的角度看待内部审计与纪检在整个监督体系的廉政建设、风险防控、内控完善,提高治理能力上的作用。纪检的“三转”也要求将内部审计从纪检职能中脱离出来。

(二)信息资源不共享,协同融合不足

由于内部审计与纪检各行其是 ,未建立有效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在工作重点确定、数据查询、重要情况通报等方面, 尚未建立常态化的信息沟通机制 ,这种信息不对等阻碍审计监督与纪检监督之间互联互通、整合资料、协同行动形成优势互补的重要原因。

(三)相关人员协同适应能力不足

新形势下对于内部审计、纪检的提出更高的要求,从理念、 目标、职能和内容都有新的拓展,相应岗位的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能力都面临新的挑战。目前,公立医院内部审计人员、纪检人员专业结构较为单一 ,协同适应能力较弱,无形中造成了监督人才队伍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面临挑战。

(四)监督技术信息化程度不够 ,协同效能低下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印发的《信息化工作规划(2018-2022 年)》提出:以信息化助力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为着力点,推动纪检业务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向数据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助力纪检工作提质增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坚持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大部分公立医院在这两方面的信息化建设投入较少、与相关信息化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监督技术落后,直接影响到监督协同效能降低。

内部审计与纪检协同的可行性

纪检审计监督合力,是指在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内部,纪检与审计两大监督体系相互融合、协同作用,共同提升医院治理效能的一种新型监督模式。这一概念的提出,旨在解决公立医院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碎片化、分散化问题,通过整合监督资源,提高监督效率和质量。协同是指各个系统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协作,使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的稳定状态的自组织过程;组织中任何一个单元或子系统,都是在与其他子系统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下,推动组织各项机能稳定正常运行,达成1+1>2的协同效果。协同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管理实践过程,可以将多角度经营体系内部非均衡状态转向有序状态,促进经营战略规划的完善,有利于组织在经营过程中获得竞争优势。内部审计监督与纪检监督是用权力约束权力的典型代表,职责相似、对象相近、相互补充,在整个监督体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监督的专业性与纪检监督的刚性可以形成优势互补。

(一)相关职责相似

内部审计主要是对于公立医院的财务收支、内部控制、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开展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纪检是对于公立医院内行使公权力人员的监督 全覆盖,依据党章党规履行党内监督执纪问责的纪律检查职责,依据《宪法》、《监察法》并根据授权履行监督调查处置的监察职责,从而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

(二) 监督内容重叠

内部审计主要侧重于公立医院经济活动的监督,从经济领域、内部控制等方面着手开展独立监督与评价。纪检侧重于各类人群特别是重点人群在行使公权力过程的合规性及廉洁风险点防控。在廉政建设上经济活动开展与公权力行使往往密不可分,也是内部审计与纪检监督职责的重中之重。两者在监督对象、监督内容、监督方式等方面各有侧重,但又相互关联、相互支持。通过加强纪检与审计部门的沟通协作,可以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补,从而更全面地揭示医院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三)工作方法互补

内部审计开展主要应用专业、系统的方法,例如抽样、 函询、复核性检查、监盘、重新计算,对于经济活动开展监督 、评价和建议,对于经营过程的各类风险点进行监控,善于发现隐匿较深的问题线索。内部审计工作方法更突显其专业性。纪检主要是通过问题线索的排查、处置、 审理、 问 责等方式履行监督职责,突显其刚性的一面。两者协同发力,优势互补,有利于内控体系建设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形成监督合力。

公立医院内部审计与纪检协同路径的探讨

(一)重塑组织架构,梳理监督协同机制,消除顶层设计层面的阻力

内部审计与纪检部门同属于公立医院的监督部门,应当在顶层设计层面给予监督职责所需的权威支持和资源配给。同时,依法保障内部审计行使审计监督时的独立性,激发审计监督的优势,落实监督协同的职责任务。公立医院可以从监督的领导体制、报告及沟通机制、人员管理与考核、信息共享等方面构建立体交叉涵盖的监督体系。

(二)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减少重复监督,提高监督效能

公立医院内部审计与纪检部门应建立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主动分享政策解读、业务培训交流,建立重点监督事项问题反馈、整改落实情况的信息共享平台。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审计、重复监督,发挥协同监督的合力优势,提供监督效能。

(三)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协同适应能力

相关内部审计准则对于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有明文规定, 内部审计队伍应由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建设工程、信息系统等方面专业素质的人员组成,并具备必要的职业资格的 规定。对于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性提出了较高要求。纪检部门对于人员专业虽没有明文规定,但在实际招聘中专业考量与内部审计有重叠。一是增加两部门人员相互熟悉业务的频率,提升监督队伍综合协同适应能力。二是定期开展两部门的业务研讨、联合审计巡察等工作不断磨合,提高部门间的协 同效率。

(四)建立监督信息化平台,以信息技术完善监督工具体系

建立信息化权力运行监控系统 ,将“人防”为主的风险防控措施上升到“技防 ”为主的监督管理共享信息化体系 ,通过信息化平台的设置将经济活动中“事前-事中-事后 ”的运行事项、流程、相关人员权限职责固定在系统中, 强化权力 运行的规范化、制度化、精准化,提高监督可视性、及时性,确保经济活动的可追溯性。为审计开展也提供了数据支持和信息化审计的基础保障。

总之,公立医院通过内部审计与纪检的整体协同和执行协同,有利于提升审计监督的制度刚性,促进审计效果的最大化,有利于打破腐败治理系统内部彼此之间的边界壁垒,实现专业互补、信息共享,优化资源配置,有效节约腐败治理成本,最大限度发挥了监督合,推动公立医院健康发展。

作者: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柳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