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解放军在一个月前,突然做出的重大调整,让印度预感到战败危机

作者:蒋福伟

解放军在一个月前,突然做出的重大调整,让印度预感到战败危机。

解放军作出重大调整多日,印度国内终于有人意识到,中印两军在信息战等领域的差距正在逐步拉大,印度不光要在相关技术领域加紧行动,同时也要效仿解放军,及时进行一场“军改”,在军队作战指挥体系等方面作出调整。

解放军在一个月前,突然做出的重大调整,让印度预感到战败危机

【今年4月,解放军作出了一次重大调整,原本的战略支援部队一分为三】

日前,印度独立智库“观察者研究基金会”发布报告,站在印度的角度上,讨论了解放军一个月前,将原本的战略支援部队一分为三,组建军事航天、网络空间、信息支援部队,形成“4+4”的新军兵种体系,会对印度造成哪些影响。

印方认为,解放军能够下定决心,作出这一重大调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解放军在总结了过去几年,战支部队的实际运行情况,同时分析俄乌战场的经验教训后,认识到了只有更加灵活地配属网络信息、电子战以及太空资源,才能够有效应对新时代的信息化战争。

而随着这一调整的完成,解放军必然会进一步加大在电子对抗、信息战等领域的投入,建立起更加完整的联合指挥作战体系,且这一体系不光会用于西太平洋方向上的作战,也会让负责对印方向防务的解放军西部战区,拥有更强的作战能力。

解放军在一个月前,突然做出的重大调整,让印度预感到战败危机

【解放军现在有四大军种与四大独立兵种】

未来,不仅美国将难以保持自身在网络、太空战等领域的对华优势,本就在电子战、天基侦察等方面处于劣势的印度,也将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印度智库的观点,说明印度学界对于中印在综合实力上的巨大差距,有着较为清楚地认知。

以太空领域为例,中国是全球前列的航天大国,多年来已经在太空中部署了大量的卫星,执行通信等诸多任务,其中有不少就是解放军使用的军用卫星。

而随着中国民用航天产业发展,许多民营企业现在也有能力参与到航天探索之中。在中国寓军于民的国防动员体系之下,这些民企的卫星也能够在需要时,与专业军用卫星配合,完善解放军的侦察、指挥系统。

此前就有中国科技公司研制的遥感卫星,拍下了包括美国诺福克海军基地在内的诸多美国军事设施的高清影像。如果是在战时,这些图像就将被传输给信息支援部队,最终交到一线作战部队手上。

解放军在一个月前,突然做出的重大调整,让印度预感到战败危机

【中国商用卫星拍到的他国海军基地图像】

反观印度方面,明显缺乏侦察卫星等太空资产,在很多时候需要求助他国,才能够获得关键信息。在2022年12月的中印边防部队肢体冲突之中,印度边防部队就是在得到了美国的卫星情报支持后,才能够非法越境挑衅。

同时,印度智库的专家们呼吁印度军方,在提升技术水平的同时,也要认真考虑一下,印度军队应该如何配属太空、网络、电子战等资源,让这些新型的作战力量,真正变成印度常规军事行动中的力量倍增器。

在报告的最后,印度专家们还提到了一个关键点,中国的军队组织体系变革,对于印度的战略决策层也有着指导意义,印方应该从中吸取经验,认识到灵活调整组织结构,大胆进行试验,以便国防体系适应现实需要。

解放军在一个月前,突然做出的重大调整,让印度预感到战败危机

【解放军的军改不止是技术装备的革新】

这其实也是中国在开始军改多年后,仍在不断作出重大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因。

简单来说,各国国防战略、军事技术水平的不同,决定了在信息化时代的军事变革探索中,大部分国家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可以部分借鉴他国经验,但绝不能完全照搬。这也就导致了,在现代军队建设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之前的调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或者有新的变化出现,需要重新调整的情况。

仍旧以此次战支部队的一分为三为例。在之前的“脖子以上”改革中,解放军组建战支部队,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整合之前在四总部与各军兵种系统下的技术侦察、反侦察、情报分析、信息通信等力量,避免重复建设直属部队。

可随着改革的进行,为了更好发挥新质战斗力,类似战区陆军信息保障旅一类的新直属单位仍被组建了起来,这就需要解放军根据新的情况变化,重新调整结构。

解放军在一个月前,突然做出的重大调整,让印度预感到战败危机

【中国海军的电子侦察船】

建立信息支援部队将信息保障单位重新整合,一定程度上就是要实现这一目标。原本在战支体系之下,便相对独立运行的军事航天与网络安全部队也就此独立了出来。

所以说,解放军就是在通过这场史上最大规模军改,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继续查漏补缺,不断持续提升综合战斗力。在这种不断的调整之中,解放军自然能够摸索出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但绝对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信息化作战体系,为日后应对台海等方向上可能的冲突做好准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