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京剧大师关肃霜的一生:曾遭到杜近芳排挤,未婚夫、丈夫悲情早逝

作者:无忧说历史

一、生命之灯熄灭,艺术光芒永恒不朽!

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公元1992年3月6日那个寂静的黎明时分,京剧艺术界失去了一位杰出的代表——享有“京剧怪杰”美誉的大师关肃霜。

64岁的她就这样溘然长逝,离开了人间的喧嚣尽管她的离去给京剧艺术界带来巨大的损失,但是折磨得她遍体鳞伤的痛苦人生,更加引人深思。

京剧大师关肃霜的一生:曾遭到杜近芳排挤,未婚夫、丈夫悲情早逝

当我们看到她在弥留之际,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流露出的那丝若隐若现的遗憾和不甘,深深触动着每个人的心弦。然而,她那坚定执着的目光,瞬间驱散了这些负面情绪,仿佛回到了她年轻时为实现梦想而不懈奋斗的激情岁月。

是的,艺术的道路充满艰辛,但关肃霜以她一生的光辉岁月,完美诠释了艺术追求的无尽力量。

二、逆境中破茧成蝶,命运暗夜展翅翱翔!

京剧大师关肃霜的一生:曾遭到杜近芳排挤,未婚夫、丈夫悲情早逝

时光倒回到1928年,关肃霜诞生在湖北省荆州古城一户普通人家。原本应该过着平凡安逸生活的她,命运却在她6岁那年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一场突如其来的动荡,使得整个家庭不得不背井离乡,颠沛流离地逃往武汉寻求生存之道正是这场变故,让戏剧的种子在这个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少年时期,关肃霜曾遭受过无情的排斥。当时,她正在跟随京剧界的名家杜近芳学习技艺,却屡遭师傅的冷漠对待。面对如此困境,少女的内心曾经迷茫无助,但她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

京剧大师关肃霜的一生:曾遭到杜近芳排挤,未婚夫、丈夫悲情早逝

她默默努力,刻苦钻研,等到正式踏入戏曲领域之后,她能够轻松驾驭青衣、刀马小生等多种角色,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和多才多艺的潜力。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正当关肃霜与未婚夫筹备婚礼之际,那位心上人竟突然病重。对于一个怀揣艺术梦想的年轻女子而言,这无疑是致命的打击,令她悲痛欲绝。

然而,她并未选择逃避现实,反而将所有的悲痛化为舞台表演的动力。

京剧大师关肃霜的一生:曾遭到杜近芳排挤,未婚夫、丈夫悲情早逝

三、艺术造诣登峰造极,令人瞠目结舌

关肃霜女士的人生际遇充满坎坷与磨难,命运似乎时常捉弄于她。然而,这位坚强勇敢的女性始终未曾停下对艺术的追求步伐。

她始终以坚定不移的意志力,为追求京剧技艺的巅峰而不懈努力。

京剧大师关肃霜的一生:曾遭到杜近芳排挤,未婚夫、丈夫悲情早逝

凭借卓越的天赋与坚忍不拔的毅力,关肃霜成功塑造了诸多经典角色,无论刚柔并济的武生旦,还是矫健英勇的刀马小生,皆能驾驭自如,游刃有余。

在她众多璀璨夺目的代表作中,尤以现代京剧《黛诺》最为引人注目。该剧改编自著名电影《景颇姑娘》,关肃霜在剧中塑造的黛诺形象,深深触动了每位观众的心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长刀击石”一幕的处理上,她巧妙地将略显粗犷的“南梆子”唱腔与甜美抒情的景颇民歌旋律融为一体,整个人仿佛置身于一种忧郁凄美的情感氛围中,同时又展现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令观者如痴如醉,难以自拔。

京剧大师关肃霜的一生:曾遭到杜近芳排挤,未婚夫、丈夫悲情早逝

此外,由她领衔主演的传统经典剧目《铁弓缘》亦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据云南省京剧院老戏子谢鲁回忆,在上世纪80年代,该剧在北京上演期间,每当关肃霜一展歌喉,唱响“娃娃调”时,全场观众无不为她的精湛演技所折服,掌声雷动,赞誉有加。

她以细腻的掐踵子技巧、抑扬顿挫的尾音处理,赋予平淡无奇的几个音符生命力,达到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堪称完美无瑕。

除此之外,关肃霜女士还积极投身于创新创作领域。她不仅成功塑造了白素贞、穆桂英等众多传统古典角色,还曾挥洒自如地扮演小青等现代革命妇女;她不仅精通京剧各行当的表演技巧,更敢于挑战自我,尝试演绎彝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妇女的形象。

京剧大师关肃霜的一生:曾遭到杜近芳排挤,未婚夫、丈夫悲情早逝

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她全方位的表演才华以及独具匠心的个人风格。

四、艺术征程,万里云南梦

在祖国的西南边陲,关肃霜的心灵深深地扎根于此,这是自然而然的事实。历经沧桑岁月,她曾担任昆明京剧团团长以及云南省京剧院院长等要职,倾其所有心力投身于此,为复兴云南京剧事业鞠躬尽瘁。

京剧大师关肃霜的一生:曾遭到杜近芳排挤,未婚夫、丈夫悲情早逝

昔日,京剧艺术巨匠李少春先生曾三番五次恳切邀请关老师北上京城共事,然而她却一再婉言谢绝。对于离开这片她挚爱的土地,她内心充满了万分不舍。

直至1960年代,国家京剧院筹备创作了一部备受党中央高度关注的大型剧目《红色娘子军》,在无可奈何之际,她才不得不告别魂牵梦萦的云南,踏上前往首都北京的征程,参与这部剧目的排演。

初抵北京,关肃霜却遭遇到《红色娘子军》剧组主要演员的排斥与孤立。身为异乡人,面对如此冷落,她心中怎能不涌起无尽的无奈与失望?。

京剧大师关肃霜的一生:曾遭到杜近芳排挤,未婚夫、丈夫悲情早逝

最后,她只得选择退出剧组,重返心爱的云南。然而,这一决定却招致了部分人士的质疑与责难,让她倍感痛心。

自改革开放以来,关老师作为中国艺术界的杰出代表,多次随团出国访问交流。早在1956年,她便随同中国艺术代表团走访了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等多个国家。

翌年,她更是参加了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凭借在《泗州城》及《打焦赞》中的精彩表演,荣获两枚金质奖章。多年来,她始终是云南京剧在国际舞台上的璀璨明星。

京剧大师关肃霜的一生:曾遭到杜近芳排挤,未婚夫、丈夫悲情早逝

五、后人珍视,艺术蔚为风范

关肃霜的女儿,在退休前一直在云南京剧院默默耕耘,从事后勤工作,如今已步入花甲之年,迎来了人生新的篇章。而她的儿子则相对年轻,现年57岁,一直在文化部门供职,与母亲的舞台生涯形成了鲜明对照。

虽然关肃霜的子女们未能完全承袭母亲那卓越的艺术家天赋与才华,但他们却都完美地传承并发扬了母亲崇高的道德品质与坚忍不拔的精神。

京剧大师关肃霜的一生:曾遭到杜近芳排挤,未婚夫、丈夫悲情早逝

在平淡的生活中,他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对艺术事业的无比骄傲与自豪,对母亲的无尽怀念与尊崇。

每当谈及至亲至爱的母亲,人们总是饱含深情地表达出内心最深沉的敬意与感激之情。女儿深情地诉说道:“母亲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骄傲,她那独特的艺术家气质深深地感染并影响了我……”而儿子则是从事业的角度来缅怀母亲:“母亲毕生追求卓越的精神,正是我不断向前迈进的强大动力源泉!”。

毫无疑问,虽然关肃霜女士已经离开我们多年,但是她那深厚的艺术情怀以及高尚的人格品质早已深深地镌刻在了她的孩子们的心灵深处,成为了他们无比珍贵的精神宝藏。

京剧大师关肃霜的一生:曾遭到杜近芳排挤,未婚夫、丈夫悲情早逝

回顾关肃霜女士的一生历程,宛如一部充满了离奇曲折情节的京剧大戏。自幼便历经动荡不安、背井离乡生活的她,仿佛始终被命运捉弄于股掌之间。

年少时期遭受师长冷落,中年时期更是经历两次沉重打击,个人际遇可谓是坎坷重重然而,她却从未被命运击倒,反而是以其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坚定执着的信念谱写出了一段令人赞叹不已的人生传奇。

在艺术的道路上,她始终孜孜不倦地追求卓越,游刃有余地演绎各种行当角色,成功塑造了众多深入人心的经典形象。她的代表作品《黛诺》和《铁弓缘》更是巧妙地融入了地方民族特色元素,充分展示了她卓越非凡的艺术造诣。

京剧大师关肃霜的一生:曾遭到杜近芳排挤,未婚夫、丈夫悲情早逝

关肃霜女士倾尽全力,用自己的毕生心血将这门古老的京剧艺术推向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舞台。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已经过去了整整32个春秋。这位被誉为“京剧怪杰”的伟大艺术家的音容笑貌已然难以寻觅,但她的艺术精神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却将永远流传下去,永载史册,成为后人永恒的记忆。

她以自己的一生完美诠释了艺术家的责任与担当,同时也彰显了艺术之路的无尽魅力与无穷力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