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布热津斯基:测算苏联解体和中国崛起,想用奶嘴计划毁掉中国青年

作者:甜途

2022年7月,伊朗的副外长萨法里在一次采访中宣布,伊朗已经提交正式申请,欲加入金砖国家,以期寻求更为牢固和强大的经济支持,以对抗美国的制裁。

此举在美国引起巨大反响,因为在1997年,布热津斯基——美国总统背后的关键人物——曾预测中俄伊结盟将对美国的霸权构成重大威胁。

布热津斯基:测算苏联解体和中国崛起,想用奶嘴计划毁掉中国青年

一、他坚决反对苏联。

布热津斯基早早就预测到苏联会解体,即便在解体后,他仍然将俄罗斯视为美国在欧亚大陆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他曾言:“我对欧洲未来感到悲哀,因为俄国将在欧洲扮演更为显著的角色。”

布热津斯基的反俄情绪早在早期就已形成。他的父亲塔德乌什原是波兰的职业外交官,1938年被派驻苏联从事外交活动。在此期间,塔德乌什对苏联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随着波兰边界在雅尔塔会议上的划定,他对苏联的厌恶进一步加深。

布热津斯基:测算苏联解体和中国崛起,想用奶嘴计划毁掉中国青年

布热津斯基的父亲内心埋藏了反苏反共的情感,这种观念也悄然传承给了布热津斯基,使他将对苏联的研究视为毕生事业。

步入政坛后,他将反苏反共的立场转变为自身外交主张。对待苏联的态度上,他始终主张“强硬”而非“缓和”。

1961年,布热津斯基被肯尼迪聘为外交政策顾问。在这一年,他提出苏联已陷入政治和经济停滞时期,预言苏联将按国籍分裂。

多年来,他不仅坚守这一预言,还通过实际行动推动苏联解体。他提倡“和平接触”战略,主张内部瓦解苏联。向卡特总统建议支持阿富汗反苏派,以引诱苏联出兵阿富汗。

布热津斯基:测算苏联解体和中国崛起,想用奶嘴计划毁掉中国青年

苏联真的陷入了布热津斯基设下的陷阱,出兵阿富汗,导致整个国家深陷战争泥潭。

布热津斯基的对苏仇视既源自内在的反苏情感,更因为他认为维护美国国家利益必须确保对欧亚大陆的控制。苏联在欧亚大陆的势力会侵占美国的利益,因此他寻求与另一国合作,来遏制苏联发展、保护美国利益,这个合作对象就是中国。

布热津斯基:测算苏联解体和中国崛起,想用奶嘴计划毁掉中国青年

二、为了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选择与中国展开紧密的合作 尽管布热津斯基一直以强硬的“反共”立场著称,但在涉及中国问题时,他却出人意料地积极倡导与中国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在早期,布热津斯基的观点曾认为中国比苏联更为危险。然而,直到上世纪60年代,他逐渐确信中国并非有意取代苏联在共产主义世界的领导地位,并且当时中国的综合实力相对较弱,无法对美国的国际地位造成冲击。

因此,布热津斯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强调应该重视中国在欧亚大陆的战略地位,以及在中美苏三角关系中中国发挥的制衡作用。

布热津斯基:测算苏联解体和中国崛起,想用奶嘴计划毁掉中国青年

1977年3月8日,布热津斯基向卡特总统提交了一份关于中美关系的备忘录,其中提到美国有必要积极展开与中国的对话,并列举了与中国建交的各种益处。

卡特总统接纳了布热津斯基的建议,在他的任期内加强了与中国的经贸联系。

1978年5月20日,布热津斯基访问中国,重新启动了两国之间的正常化谈判,并促进了双方在科技、军事等方面的交流。

两国正式建交后,布热津斯基继续扩大和深化双边关系。与中国建立的联系成为他在任期内引以为豪的政绩。

布热津斯基:测算苏联解体和中国崛起,想用奶嘴计划毁掉中国青年

卡特下台后,布热津斯基退出政坛,投身大学教职,但依然保持对美国政治的关注。

他提出全球战略,主张通过促进欧洲一体化、加深美欧联盟来维护美国在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优势。布热津斯基视欧洲为美国在该大陆的地缘战略桥头堡。

另一方面,他强调绝对要阻止中俄伊三国结成联盟。在他看来,这三个国家位于全球地缘关键位置,彼此可以互相弥补,一旦联合,将对美国霸权构成严重威胁。为了防止联盟形成,美国需要谨慎选择在中、俄、伊之间采取行动,以免促使它们结成同盟。

布热津斯基:测算苏联解体和中国崛起,想用奶嘴计划毁掉中国青年

考虑到中国的崛起,布热津斯基强调美国不应忽视中国,而应积极寻求与中国的联合。

2016年12月,美国总统大选结束后,布热津斯基再次重申他的观点,认为美国已无法独自主导多极化的世界,积极与中国合作是拓展美国国际影响力、符合美国利益的途径。

然而,自2018年以来,美国单方面挑起中美经贸摩擦,中美关系再次受到考验。在美俄相互对抗的时刻,美伊关系也不断恶化。随着伊朗申请加入金砖国家,布热津斯基曾担心的局势开始显露。

布热津斯基:测算苏联解体和中国崛起,想用奶嘴计划毁掉中国青年

实际上,不论针对哪个国家的政策,布热津斯基始终以美国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尽管他提倡与中国合作,但对于中国的不断崛起,他与所有美国人一样,心存担忧。

因此,他曾提出的“奶嘴计划”成为美国阻止中国发展的有效手段。

三、“奶嘴计划” 为遏制中国的发展壮大,美国不仅广泛宣扬“中国威胁论”,还将曾用于苏联的和平演变战略运用到中国。

1995年,旧金山举办了一场由500名世界级精英参与的会议,重点讨论如何维护他们的精英地位。这些精英认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贫富差距将成为社会的一大问题。

布热津斯基:测算苏联解体和中国崛起,想用奶嘴计划毁掉中国青年

在未来,他们预测20%的人将掌握80%的社会资源,而80%的人将被边缘化,这将引发极大不满。对此,老谋深算的布热津斯基提出了备受赞誉的“奶嘴计划”。

布热津斯基认为,被边缘化的80%人群如同哭闹不止的婴儿,为了安抚他们并使其安静,无需真正的奶水,只需提供奶嘴即可。通过温情、麻醉、低成本、半满足的娱乐消遣,这些人的注意力会被转移,同时能够逐渐接受被精英世界抛弃的现实。

随着这80%边缘人对娱乐的沉迷,与精英的差距逐渐加大,即使想要反抗也变得无力。

布热津斯基:测算苏联解体和中国崛起,想用奶嘴计划毁掉中国青年

布热津斯基提出,最有效实现这一理念的娱乐形式包括大众化的视听节目,如偶像、综艺、真人秀,以及能够发泄的娱乐,例如赌博、烟酒色情产业。对于那些无法提升自身的人群,这种生活中的空虚和无力感可以通过这种“奶头”来得到暂时的缓解,使他们感受到短暂的快乐。

这一计划被迅速引入中国。1996年,《时代周刊》将巩俐登上封面,随后越来越多的明星开始登上《时代周刊》。随着娱乐产业的飞速发展,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奶头乐战略”应用变得更加熟练。

布热津斯基:测算苏联解体和中国崛起,想用奶嘴计划毁掉中国青年

为了侵蚀和扭曲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削弱年轻一代的价值判断能力,西方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策略。首先,通过及时为年轻人树立娱乐明星,即“奶头”。接着,娱乐明星的高额收入和财富引导年轻人从拜金主义向拜星主义过渡。最后,推动娱乐明星涉足资本市场,通过控制自媒体工具等方式操控年轻一代的言行。

为此,大陆相关部门采取严格措施打击明星的违法行为,抑制娱乐界的不良风气,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

西方的“奶头计划”不仅对边缘人群有针对性,对精英阶层也有一系列政策。例如,通过金钱利益收买精英阶层,用美国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进行洗脑,支持反对派和培养亲美政权。

在面对强有力的打击时,人们通常需要反应迅速并采取反击。然而,对于温水煮青蛙般的麻醉攻击,很多人却无法有效反击。这再次提醒我们,无论何时,都要保持清醒独立的思考,真正捍卫我们的民族精神。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