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揭秘—脱离晋军集团,傅作义自立门户,如何打造了50多万兵力?

作者:长江大中华

说起傅作义将军,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1949年,傅作义将军接受和平改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请注意,傅作义将军善于守城,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战功。

傅作义原本隶属于晋绥军集团,但是在抗战期间,傅作义逐步脱离了晋绥军集团,自己建立了察绥军集团。

截至1949年,察绥军已经达到了50多万军队。

那么,傅作义是如何打造察绥军的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大揭秘—脱离晋军集团,傅作义自立门户,如何打造了50多万兵力?

首先,我们聊聊晋绥军集团是怎么回事。1912年,清朝灭亡以后,大陆进入了军阀混战的阶段。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各路军阀相互进攻、吞并。

出现了一系列的军阀集团,在北方出现了奉系军阀、皖系军阀、晋系军阀、直系军阀等等,南方则出现了粤系军阀、滇系军阀、黔系军阀、桂系军阀等等。

起初,晋系军阀盘踞了山西省,与奉系、直系等集团相比,晋系军阀的力量要弱一些。在1926年到1928年的北伐战争中,鉴于北伐战争节节胜利,晋系军阀加入了北伐军阵营,夹击奉系军阀。

请注意,傅作义原本隶属于晋绥军。在北伐战争期间,傅作义负责镇守涿州城。

奉军围城几个月都无可奈何,此战,30多岁的傅作义一举成名,成为了著名的“守城将军”在新一轮的地盘划分中,晋系军阀分到了绥远省、河北省等大片地区。但美好的时光非常短暂,1930年,四大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利益,爆发了中原大战,晋系军阀的损失很大。

最后,地盘只剩下了山西省和绥远省。因此,晋系军阀集团又被称为晋绥军集团。

大揭秘—脱离晋军集团,傅作义自立门户,如何打造了50多万兵力?

1931年,日本军队占领了东北地区以后,开始染指绥远省、察哈尔省、热河省等地区。就在这一年,傅作义开始主政绥远省,负责抗击日本军队进攻。

在1936年,傅作义指挥部队,击败了日本军队的反扑。

请注意,从主政绥远开始,傅作义虽然隶属于晋绥军,但自身的实力也在逐步打造。一转眼到了1937年,日本军队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大陆开始了全面抗战。日本军队进攻山西省的过程中,傅作义负责镇守省会太原。

认真的说,太原不是涿州,日本军队也不是奉军。依靠武器方面的军队优势,日本军队占领了太原。

傅作义善于守城,但也无力回天。在抗战相持阶段,傅作义在山西省北部和绥远省部分地区,指挥部队作战。

主政绥远期间,鉴于绥远省的实际情况和黄河的条件,在指挥作战的同时,傅作义非常善于修建水利工程。

总计修建干渠达1700里,支渠超过1万里,水浇地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与此同时,积极对黄河的流速、降波、河床变迁进行探测,建立了治理黄河的档案。

大揭秘—脱离晋军集团,傅作义自立门户,如何打造了50多万兵力?

一转眼到了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以后,身在抗战前线的傅作义,命令各个部队迅速推进,先后占领了察哈尔省、热河省部分地区、河北省部分地区和京津地区。

截至这个时候,傅作义已经逐步脱离了晋军集团,自己建立了察绥军集团。

晋绥军35军是傅作义起家的根基,1946年战争爆发以后,在35军的基础上,察绥军扩编为3个军,兵力进一步扩大。

此时,傅作义能够指挥的部队,已经达到了10多万人,傅作义的实力,已经超越了自己的阎老长官。

随着战争局势的不断变化,南京方面不断派遣部队进入华北,按照道理,全部隶属于傅作义指挥。

与此同时,由于需要面对华北、东北两面作战,傅作义也在继续扩编部队。

截至1949年1月,傅作义能够指挥的部队,总计4个兵团,总兵力达到了55万多人。当然,其中包括了南京方面派来的部队。傅作义自身的察绥军,总兵力接近30万。此时,自己的阎老长官在华北野战部队的打击下,只剩下了太原、大同两座孤城,实力远不如傅作义。

辽沈战役结束以后,兵力高达百万的东北野战军,大举入关仅仅是早晚的事。由于中部地区的情况吃紧,南京方面一直想把傅作义的部队全部调往江苏、安徽、河南等地。这样一来,中原和华东野战军的压力就会骤然增加。其实,傅作义并不想离开华北,一旦离开自己的地盘,南京方面肯定会“杯酒释兵权。”为了防止傅作义南下,华北地区野战部队立刻开始行动,引诱察绥军主力35军出动,然后大军围而不打。

毕竟35军是精锐,与此同时,东北野战军停止休整,70多万大军浩浩荡荡南下。到了这一阶段,其实,胜负已经一目了然。号称固若金汤的天津城,在东北野战军排山倒海的进攻之下,根本没有支撑多久(吴敬中带着余则成仓皇撤退)。

在大是大非面前,经过反复考虑以后,傅作义将军绝对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城这座千年古都和平解放。认真的说,傅作义将军功不可没。

#妙笔生花创作挑战#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