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揭秘—脫離晉軍集團,傅作義自立門戶,如何打造了50多萬兵力?

作者:長江大中華

說起傅作義将軍,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1949年,傅作義将軍接受和平改編,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請注意,傅作義将軍善于守城,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戰功。

傅作義原本隸屬于晉綏軍集團,但是在抗戰期間,傅作義逐漸脫離了晉綏軍集團,自己建立了察綏軍集團。

截至1949年,察綏軍已經達到了50多萬軍隊。

那麼,傅作義是如何打造察綏軍的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大揭秘—脫離晉軍集團,傅作義自立門戶,如何打造了50多萬兵力?

首先,我們聊聊晉綏軍集團是怎麼回事。1912年,清朝滅亡以後,大陸進入了軍閥混戰的階段。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各路軍閥互相進攻、吞并。

出現了一系列的軍閥集團,在北方出現了奉系軍閥、皖系軍閥、晉系軍閥、直系軍閥等等,南方則出現了粵系軍閥、滇系軍閥、黔系軍閥、桂系軍閥等等。

起初,晉系軍閥盤踞了山西省,與奉系、直系等集團相比,晉系軍閥的力量要弱一些。在1926年到1928年的北伐戰争中,鑒于北伐戰争節節勝利,晉系軍閥加入了北伐軍陣營,夾擊奉系軍閥。

請注意,傅作義原本隸屬于晉綏軍。在北伐戰争期間,傅作義負責鎮守涿州城。

奉軍圍城幾個月都無可奈何,此戰,30多歲的傅作義一舉成名,成為了著名的“守城将軍”在新一輪的地盤劃分中,晉系軍閥分到了綏遠省、河北省等大片地區。但美好的時光非常短暫,1930年,四大軍閥為了争奪地盤和利益,爆發了中原大戰,晉系軍閥的損失很大。

最後,地盤隻剩下了山西省和綏遠省。是以,晉系軍閥集團又被稱為晉綏軍集團。

大揭秘—脫離晉軍集團,傅作義自立門戶,如何打造了50多萬兵力?

1931年,日本軍隊占領了東北地區以後,開始染指綏遠省、察哈爾省、熱河省等地區。就在這一年,傅作義開始主政綏遠省,負責抗擊日本軍隊進攻。

在1936年,傅作義指揮部隊,擊敗了日本軍隊的反撲。

請注意,從主政綏遠開始,傅作義雖然隸屬于晉綏軍,但自身的實力也在逐漸打造。一轉眼到了1937年,日本軍隊發動了盧溝橋事變,大陸開始了全面抗戰。日本軍隊進攻山西省的過程中,傅作義負責鎮守省會太原。

認真的說,太原不是涿州,日本軍隊也不是奉軍。依靠武器方面的軍隊優勢,日本軍隊占領了太原。

傅作義善于守城,但也無力回天。在抗戰相持階段,傅作義在山西省北部和綏遠省部分地區,指揮部隊作戰。

主政綏遠期間,鑒于綏遠省的實際情況和黃河的條件,在指揮作戰的同時,傅作義非常善于修建水利工程。

總計修建幹渠達1700裡,支渠超過1萬裡,水澆地面積達1000萬畝以上。與此同時,積極對黃河的流速、降波、河床變遷進行探測,建立了治理黃河的檔案。

大揭秘—脫離晉軍集團,傅作義自立門戶,如何打造了50多萬兵力?

一轉眼到了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以後,身在抗戰前線的傅作義,指令各個部隊迅速推進,先後占領了察哈爾省、熱河省部分地區、河北省部分地區和京津地區。

截至這個時候,傅作義已經逐漸脫離了晉軍集團,自己建立了察綏軍集團。

晉綏軍35軍是傅作義起家的根基,1946年戰争爆發以後,在35軍的基礎上,察綏軍擴編為3個軍,兵力進一步擴大。

此時,傅作義能夠指揮的部隊,已經達到了10多萬人,傅作義的實力,已經超越了自己的閻老長官。

随着戰争局勢的不斷變化,南京方面不斷派遣部隊進入華北,按照道理,全部隸屬于傅作義指揮。

與此同時,由于需要面對華北、東北兩面作戰,傅作義也在繼續擴編部隊。

截至1949年1月,傅作義能夠指揮的部隊,總計4個兵團,總兵力達到了55萬多人。當然,其中包括了南京方面派來的部隊。傅作義自身的察綏軍,總兵力接近30萬。此時,自己的閻老長官在華北野戰部隊的打擊下,隻剩下了太原、大同兩座孤城,實力遠不如傅作義。

遼沈戰役結束以後,兵力高達百萬的東北野戰軍,大舉入關僅僅是早晚的事。由于中部地區的情況吃緊,南京方面一直想把傅作義的部隊全部調往江蘇、安徽、河南等地。這樣一來,中原和華東野戰軍的壓力就會驟然增加。其實,傅作義并不想離開華北,一旦離開自己的地盤,南京方面肯定會“杯酒釋兵權。”為了防止傅作義南下,華北地區野戰部隊立刻開始行動,引誘察綏軍主力35軍出動,然後大軍圍而不打。

畢竟35軍是精銳,與此同時,東北野戰軍停止休整,70多萬大軍浩浩蕩蕩南下。到了這一階段,其實,勝負已經一目了然。号稱固若金湯的天津城,在東北野戰軍排山倒海的進攻之下,根本沒有支撐多久(吳敬中帶着餘則成倉皇撤退)。

在大是大非面前,經過反複考慮以後,傅作義将軍絕對接受和平改編,北平城這座千年古都和平解放。認真的說,傅作義将軍功不可沒。

#妙筆生花創作挑戰#

#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