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乡土散文:老师傅

作者:亿聪起名乡土文学社
乡土散文:老师傅

文:胡祥义

  人之一生,为师为傅不易,那是要一点真才实学的,何况被人称之为老师傅。清.纪晓岚智释“老头子”:万寿无疆谓之老,万物之首称之头,天地之儿视为子,从而躲过蔑视皇上的弥天大罪,怎么看都有点狡黠和逢迎。而我欲介绍的“老师傅”,却是一平凡地不能在平凡的普通之人。

“老师傅”之老,绝不是“万寿无疆”中的“万寿”,靠的是他一手过硬的整田技术。他是一个“庄稼把式”,干得一手好农活。还在生产队的时候,就是队上的“上手师傅(农村人对有技术人的称谓)”。那时候都是用牛耕田,一个村民小组也只有一两头牛,所以也只能有一两个“整田”师傅。因为这是技术活儿,所以工分比别人高,仅次于队上的“领导”,所以受人羡慕,而且不用肩挑手扛、弯腰伏背。想当这个上手的人有不少,但不是你想当就能如愿的。因为想的人越多,“整田”的情况被挑刺就会越多,犁田的深浅,泥烂的程度,田面的平整,挖弯的多少,甚至爱护牛的情况,都会受到村民们的诟病。那时候队里养了两头牛,种了七八十亩地,全靠两位整田师傅给拾掇出来。另一位师傅年年换,只有“老师傅”稳如泰山,雷打不动。他整出的地从来没有人指责。插秧的妇人们喜欢他,因为他“整”过的田,田面干净,田泥稠烂,没有“间子”,不会戳伤手指;施肥打药的男人们喜欢,因为他“整”过的田,田底结实,深浅合适,不会走不稳当;放水的、“划轮子”的喜欢,因为他“整”过的田,田面平整,一马平川,谁走的快,轮子滚动时不跳跃,线就划得直,能得到大家的称赞;队长喜欢他,因为领导来视察的时候,看着田面平整,光洁无草,禾苗成行成路,笔直精神,就会表扬队长工作做得细致认真,会把它作为样板田向别的生产队进行推介,为队长和组民们赢得不少荣光。他凭借过硬的技术得到队长的青睐,受到大伙儿的认可,是众所公认的“老师傅”,其实他那时候真不老,也就三四十岁。

“老师傅”之师,来源于我等后辈后生的尊敬。世间万象如烟飘,繁华总有沦落时。农活儿做得多了,日晒雨淋,再加上年龄日益增长,身体自然会有吃不消的时候。后来分田单干,包产到户,家家承包责任田,犁田整地变成了每家每户的事情。虽说是个庄稼汉,都能拿得起这个活儿,但就是做不到那么精彩,插秧放水时,大家都会觉得少点什么。至于有些个长期的领导和平时缺点心眼儿的人,从来就疏于实践,一时还真是弄了个“四不像”。再说牛也欺生,翻翻“颈架”、躺躺水那是温和的,性子躁一点的牛,时不时就会来个四野狂奔,架犁的人被牛拖倒在地也是常有的事。每当此时,出来救驾的就是老师傅了,那牛也奇怪,刚刚还瞪大牛眼与人对视,似乎有不共戴天之仇,只要见到他,立马就老实了,乖乖地拉犁耕地,间或还撒着欢。老师傅这一身驭牛的本领,令人不得不佩服的五体投地,尤其是那些个后生们。于是乎,凑近讨教者不计其数。而老师傅也大度得很,从不藏私,将一身的拉犁耕地的技术倾囊相授。众多后生得到指点,技艺日益精进,工夫得心应手,自然而然,师傅便叫的顺畅,叫得亲热。

唐代韩愈给师者定义为“传道、授业、解惑”之人,重学识能力,而轻品德修养。《说文》以“辅导”为“傅”之本义。个人以为,“师傅”一词,应是德艺双修,为师重艺,教人以学识、才能,为傅重德,育人以品格、道义。那么,“老师傅”之傅,则在于他勤俭、忠厚、乐于助人、与人为善之淳朴美德。他一生勤劳简朴,自少至老,一直劳作于田间地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无懈怠。“坐不住”是乡亲们对他的勤劳最朴实的理解和赞美。少壮时家庭人口众多,农业生产技术薄弱,他不得不时时刻刻通过劳作来养家糊口,出工、种菜、养猪、畜鱼,伐薪、烧炭等等,繁重琐碎的农活使得他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没得休息。步老之后,儿女各自成家立业,生活好转,家有余粮,按理说,他可以好好休息,颐养天年,静享天伦之乐,可他不愿意呆在家中享福,依然自己种菜,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仍复一日一日劳作如故。他为兄重义,父母早逝,二弟、三弟年幼,均是他一人抚养长大,尤其是三弟,参军回家,一无所有,是他帮着修建房子,娶妻成家。他待妻重情,妻子壮年罹病,精神衰弱,干不了农活,菜地里也鲜有涉足,后来更是郁躁,待人非打即骂,家人邻居苦不堪言,各方医治并无效果,后来卧病在床,整整十年,吃喝拉撒全是他一人料理,从无懈怠,从无怨言,如此相濡以沫,令人敬仰。他待邻居最热情,任是谁家有困难,第一个过来帮忙的是他,能帮到最后解决问题的也只有他,记得我叔婆去世时正是六月双抢,正是忙收忙种赶时间的紧要时节,叔公家劳力本来单薄,又逢丧事,按旧时规矩,丧家居孝,是不能随意抛头露面的,可田里的禾苗怎么办,正当叔公着急时,正是他带着自家孩子,叫上队里的邻居,侍弄好了叔公家的田地;如此种种,还有很多,不会耕地的,他帮着更了;建房子缺人手的,他总是第一个顶上;田间的水圳堵塞了,是他帮着修通......

如今,各行各业师傅多,走村入户,遇着不大相识的人,人们往往也会称一声“师傅”,师傅一词,已成为众多行业从业人员的代名词,他们各有技艺在身,是某行某业顶佼佼者。“老师傅”已于去年离我们而去,人走了,皈依于天国,笑貌音容也渐渐如轻烟飘散。但于我而言,“老师傅”这三个字,已经深植于脑海中的某一处,是不可磨灭的印记。

  【投稿说明】欢迎文友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本号收录乡土、乡情、乡愁类稿件。随稿请附作者名,带图片最好。乡土文学公众号已开通,欢迎您搜索微信公众号:xiangchouwenxue,关注我们。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