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曾经的“富贵病”,农村发病率为何超过城市?丨世界高血压日

作者:南方周末
曾经的“富贵病”,农村发病率为何超过城市?丨世界高血压日

2023年10月8日,河北邯郸,永年区永合会镇王边村健康小屋,医务人员深入乡村,免费为村民测量血压。视觉中国/图

鲜嫩的手抓羊肉,吃一口肉蘸一口盐巴;被称为“恰汤”的藏式清茶,按照习俗要加盐饮用;油汪汪的腊肉已经腌入味,咸鲜的风味勾起无限食欲……

当这些旅途中的美味成为日常饮食习惯时,结局可能是高血压。

早在1991年,由原卫生部主持的第三次中国高血压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和农村地区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6.3%和11.1%。因此,2005年的指南仍把高血压称为“富贵病”。2021年,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另一项研究中,这些数字已高达25.7%与29.4%,农村高血压患病率增长更快,超过了城市。

除了肥胖、缺乏运动、吸烟和饮酒,多位村医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过咸的饮食习惯是诱发高血压的重要因子。而农村高血压高发病率背后,是低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患者重视不足、开药拿药不便、医师水平参差不齐。

2024年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主题为“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孙英贤看来,规范化培训村医,能够有效干预农村高血压的发展,研究成果两度发表于顶级期刊《柳叶刀》。

村民抵触医生上门筛查

2004年,孙英贤在辽宁阜新农村调研,意外地发现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6.2%,而服药率仅为23.6%,控制率约1%。在高血压还被视作“富贵病”的那个年代,农村居民的高血压负担尚未得到重视,农村地区没有成熟的防治模式。

20年过去,随着农村生活水平上升,高血压患病率也不断随之攀升。

盐分摄入过多时,会使血液钠浓度升高,血容量增加,引起血管收缩,血流阻力增加,血压升高。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高血压患者每人每日最好控制在5g以下,目前大陆高血压患者尤其农村地区摄入量远远超过该数值。

作为一种常见慢性病,高血压经常显得安全可控,以至于人们经常忘记由它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伤残和过早死亡的靠前因子。

自2009年起,农村地区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就超过了城市水平。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8年,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为322.31/10万,大约是城市水平的1.2倍。

“和20年前相比,如今的农村居民消费得起高盐、高油、高胆固醇的食物了。但和10年前相比,他们也消费得起高血压药物了。”在孙英贤看来,药品集采为农村高血压管理开创了良好的条件。以常用的降压药氨氯地平为例,由国家药品集采前的每片2元,降为每片仅约4分钱。

然而在村医们看来,虽然药物变得廉价和可及,但不少村民依然“有药不愿吃,有病不去治”。

甘肃临夏的村医马琛表示,许多患病村民只会在身体感到不舒服时服用高血压药物,而非按照说明书每天服用。一旦药物吃完,身体没什么不适,也就不会再去开药了。“他们觉得症状缓解了就是治愈了,但实际上血压还是处于很高水平。”

筛查也同样的消极。为了摸排辖区内高血压患者情况,马琛每年给全村村民测两次血压。但在入户的时候会遭遇抵触,他只能在健康宣讲和免费体检活动中赠送村民水杯、雨伞之类的小礼品,才能吸引老人们。

湖南益阳村医徐湘也体会到“医不叩门”这句俗语的压力,他有时上门宣讲高血压知识,反而激起村民的排斥,认为医生上门是为了卖药。徐湘只能自创激励,如果村民加入了城乡居民医保,他就自掏腰包报销药物的自费部分,限每月一次,相当于免费赠药。“医保报销之后,一盒药物也就一块多钱。”他表示,“这好过他们不吃药,中风瘫痪在床。”

向勇是西部某乡镇卫生院医生,他发现,有的村民只信任偏方,而非正规治疗。还有人听信算命占卜,拒绝治疗。

培训村医,村民血压下降

在辽宁农村的调查过后,农村高血压防治就成了孙英贤的新研究方向。2018年,他主持开展了中国农村高血压控制项目(CRHCP),涵盖三万多名农村高血压患者。这项研究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乡村医生能否成为干预高血压的主导力量。

村医是公共卫生体系中的一线力量。他们有的隶属于乡镇卫生院,一般驻守在行政村内,覆盖周边若干个自然村。

孙英贤表示,过去的村医往往是农民兼任,半医半农。后来虽然素质有所提升,但大量村医也仅仅毕业于高中或卫校,没上过医学院。“因为能力不足,有的村医只会开某一种药,不敢开新药。还有的一直开某种老药,但那个药已经不是一线用药了。”

因此在CRHCP研究中,孙英贤团队对村医进行培训。数百名村医被分为两组:干预组采取多层面综合干预模式标准化地测血压、用药、健康管理;常规治疗组则沿用常规的管理模式,例如常规血压测量,对严重病人向上转诊等等。

团队还为干预组开发了信息管理系统,自动检查处方中的药品配伍是否正确,患者需要加另外一种药物时,也会自动帮助村医开具处方,也会自动发消息提示村医,还同时会提醒村医和患者药物副作用。

CRHCP最终得出了积极的结果:18个月后,干预组中有57%的患者血压降至130/80 mmHg以下,对照组则为19.9%。而如果以这一血压数字为目标进行强化降压,经过3年干预和随访发现,降压可以使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下降33%,心血管死亡下降30%,全因死亡下降15%。

但目前各地医保系统对村医的接纳程度不一。徐湘表示,自己所在的村卫生室每位病人每天最多只能报销21元,而乡镇卫生院可以报销35元,所以村民不太愿意在村里拿药。向勇则表示,自己所在乡卫生院的政策是医疗费用超过50元才可医保报销,但降压药价格低,凑不满50元,反而间接影响了村民开药的积极性。

孙英贤呼吁赋予村医更大的权力。“我们发现在有的地区,村民不能在村卫生室开药,得去乡卫生院开药。一来一去不仅费时间,车费也超过了药费。”这会让农村高血压病人的治疗积极性大大受挫,因此在CRHCP的实验中,孙英贤团队建议让村医也能开出廉价的降压药物,也希望给村医增加一定的劳动报酬。

(文中村医、乡镇医生均为化名)

南方周末记者 海阳 南方周末实习生 赵永琪

责编 汪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