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你无论走多远,也不会走出我的心

作者:老家许昌
你无论走多远,也不会走出我的心

文‖史晓花 图‖网络

以前经常调侃一个朋友,说不知道他是不是在严酷的环境里待得太久,以至于连人都变得“冷酷”了。说得多了,有一次他说其实他也有痛点,我说是什么,过了一会儿,他缓缓地在屏幕那端打出三个字“我母亲”。

于是,春末夏初的某一天,坐在龙湖里一个餐馆的落地窗前,我看着窗外的景色,静静地听他讲完了自己的成长经历。(想看看本文作者史晓花老师上回写了啥美文?欢迎点击以下链接:人生旷野:有一天,你会在前方与梦想的样子相遇)

那是一段不容易的过往。由于父亲身体一直不好,家里家外的农活全都落在他母亲身上。生活的重担让母亲的脾气变得非常暴躁,而他小时候又格外顽劣,所以隔三差五都会被打骂一顿。但好在打骂之余,他仍能感受到来自母亲的疼爱。虽然母亲不识字,但是也教他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你无论走多远,也不会走出我的心

所以,即便幼时的生活非常艰苦,但是长大后他依然人格健全、底色温暖。

因为深知母亲曾经的艰辛以及为撑起这个家所承受的冷言冷语,后来他索性在另外一个省份的城市为父母买了房子,远离了老家的环境。

现在他已人到中年,儿时的往事也早已时过境迁,但是即便他管理了一个又一个项目,他告诉我说,现在从内心里,他也依然很惧怕自己的母亲。

我说也许你并不是怕,其实是心疼,而心疼也是爱的一种体现。他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表情变得柔和,像极了一个在父母眼前的小男孩。

我知道许多人都像他一样,对待自己妈妈的感情非常复杂,有愧疚,有疼惜,或许还有不满与无奈。

也是一个人到中年的朋友,是个独立创业的女性。别人面前的她永远平和笃定,但是却经历过很多不为人知的原生家庭的伤痛。

她出生的时候上面已经有三个姐姐,那个年代父母一直想要生一个儿子,所以幼年时她曾几次被妈妈送人。

这段经历给她的青少年时期蒙上了厚厚的阴影。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她不得不通过自学心理学来进行疗愈,正所谓用一生治愈童年。直到现在,她说她妈妈已经疾病缠身,过得并不幸福,看着妈妈那么地痛苦,她忽然与自己的妈妈和解了,心中没有了怨恨,更多的是同情。我知道她不仅是与自己的妈妈和解了,其实她也与自己、与过去和解了。

就像那位“冷酷”的朋友,如今也能感觉到他的自洽。

母亲节那天看到一个朋友发的视频,她说梦到自己的妈妈在准备做饭,妈妈甚至想好下一顿、下下一顿做什么饭。梦里的那个情景让她感觉到温暖和期待,但是这个梦里的情景和现实中她妈妈的状态是不一样的。不过通过这个梦让她感觉到,现实当中她妈妈也有爱的那一面,只是她好像选择性地忘记了这一点,而记住的是她妈妈在重复地应付生活,没有那么多心思去给予孩子关怀。

你无论走多远,也不会走出我的心

她回想起一些妈妈有爱的时刻,比如她上小学一年级时,有一天她上学走出很远后,她的妈妈追上她,给了她一些零花钱。比如成年后有一次她生病,她妈妈哭了,哭着说一定要把她的病给治好。再比如她妈妈其实很少批评她,也很少干预她的生活。通过回忆这些时刻,她确信了妈妈是爱她的,只是以前她很难把对一个妈妈的期待放到自己妈妈的身上。

母亲节那天还浏览了一个公众号下面的评论,其中有一个评论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个网友说,你们都在说妈妈的好,有没有不好的妈妈?

我不知道他(她)经历了什么,希望他(她)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能够自愈吧。

很多时候我们在做自我分析或者分析他人时,不免会向原生家庭归因。但如果已是人到中年,更希望我们已经经历了自我的成长、疗愈和重建,有了一份自我负责的精神和态度。

有人说,人生有三重境界,一重比一重更难,那就是接受我们的父母是普通人,接受我们自己是普通人,以及接受我们的孩子是普通人。

我们长大成人被生活反复捶打后,渐渐地会理解父母的局限性,理解父母的爱是有条件而非无条件,这种有条件不一定是要求我们听话懂事、出类拔萃,而是父母也有很多力所不能及的地方,或者父母也并不知道怎么做一个好父母。以前常常无法理解父母,直到自己做了父母。

这种反省让我们在面对下一代时努力让自己做一个更好的父母,做更开明的、更松弛的、情绪更稳定、内心更有力量、允许孩子做他自己的父母。所以每当大胖对我说,你今天是一个好妈妈,昨天也是。我会说,也许明天我不是一个好妈妈。然后大胖会说,那没关系,明天我可能也不是一个好孩子。

也许每一代父母都有自己爱孩子的方式,也许父母的爱有很多种,但是不管怎样,对于父母来说,孩子就像是《沙恭达罗》的那句话,“你无论走得多么远也不会走出我的心,黄昏时的树影拖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

你无论走多远,也不会走出我的心

【作者简介】史晓花,女,80后,许昌人,九三学社社员,原工作于许继集团,现工作和定居于郑州,热爱瑜伽、舞蹈、乒乓。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