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梅光迪研究资料汇编》后记

作者:出版六家

2009年夏,在梅放先生提供傅宏星发现的梅光迪《文学概论》讲义的条件下,我进入了梅光迪研究的领域。当时,经过对废名、许君远、喻血轮等人的研究,虽然我已经有了一些学术积累,但我认为梅光迪研究有着不同寻常的更高、更大的意义,它让我更贴近学术本身抑未可知。在此后三四年的时间里,梅光迪研究成为我的学术重心。

2010年5月,中华梅氏文化研究会在梅光迪的家乡宣城正式成立,我有幸成为首批高级研究员,并会上大声疾呼,倡议出版“梅光迪三书”:《梅光迪文存》《梅光迪年谱》《梅光迪研究资料汇编》。

2011年初,在中华梅氏文化研究会主要领导梅学国、梅铁山、梅放等宗亲的帮助下,由我具体执行主编、乐黛云教授作序的《梅光迪文存》一书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在《梅光迪文存》的基础上,我提出了《中华梅氏文库》的出版计划,得到梅学国、梅放等宗亲的响应、支持。事实上,《梅光迪文存》就是《中华梅氏文库》的第一种。

《梅光迪文存》出版以后,我并未满足于现状,而是进一步挖掘文献资料。在梅铁山宗亲提供资料的帮助下,整理、披露了梅光迪及其家族在宣统版《宣城梅氏宗谱》中的史料;同时,我又在国家图书馆发现梅光迪《文学概论》讲义的另一个版本,并及时整理、公布出来。可以说,这些文献资料的整理、披露工作,大大推进了梅光迪的研究进程。2012年,我编出了《梅光迪研究资料汇编》,并编纂成《梅光迪年谱初稿》。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两本书未能及时出版。2017年,在梅学国宗亲的资助下,《梅光迪年谱初稿》在我当时的工作单位中国外文局海豚出版社出版。现在,又是在梅学国宗亲的资助下,《梅光迪研究资料汇编》将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梅光迪研究资料汇编》后记

《梅光迪研究资料汇编》

“梅光迪三书”是梅光迪研究的文献保障体系,也是《中华梅氏文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梅光迪研究资料汇编》虽然十多年前就编好了,但由于学术数据库的不断更新、完善,又有若干民国文献不断增补进去了。本书主要收入民国时期的梅光迪研究资料,争取做到一网打尽(除了吴宓、胡适等人著作中的众多不成文的零散材料)。为了更好地了解梅光迪从海外到大陆的“复出”,于是酌情选择性收入宋晞、侯健、林丽月等人的文章(因为篇幅等原因,未收入侯健的《梅光迪、吴宓与学衡派的思想与主张》和沈松侨硕士论文中的章节)。对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研究,则只挑选少量具有新史料的文章。由于种种原因,一些难得一见的史料和论文,不便作为独立的研究性文章收入,只好将其中重要的材料和观点,“编织”入《梅光迪逝世时史料摘编》《梅光迪的“复归”——从台湾到大陆的重新评价》《梅光迪生平著作年表》等文。

本书在具体编选和整理过程中,得到过杨扬、段怀清、书同(徐艾平)、梅铁山、梅放、许高渝、沈卫威等专家、学者的帮助和鼓励,特在此表示感谢。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纪念在中华梅氏文化研究中,做出巨大牺牲和贡献的梅元玺(元喜)宗亲,我们特将本书主编挂在他的名下,以体现我们梅家后辈子孙的敬意、尊重和怀念。

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进一步推动梅光迪和学衡派的研究,助力于新文化运动的研究,甚至能够有益于今天重建文化自信的大业。如果梅光迪研究,今后取得了更深层次的学术成果,我希望在若干年后,将有《梅光迪研究资料汇编》的续编问世。

2023年10月18日于桂子山东麓

《梅光迪研究资料汇编》后记

作 者 简 介

《梅光迪研究资料汇编》后记

梅杰,笔名眉睫,1984年生,湖北黄梅人。研究现代文学、儿童文学、地方志。湖北大学客座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担任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大奖复评委,荣获中国好编辑(2014)、中国出版新星(2018)等称号。著有《重写中国儿童文学史(纲要)》《废名先生》《梅光迪年谱初稿》《童书识小录》《丰子恺札记——泛儿童文学随札》《文学史上的失踪者》《文人感旧录》《黄梅文脉》《现代文学史料探微》《朗山笔记》,主编《中国儿童文学大视野丛书》《曹文轩论儿童文学》《喻血轮集》《梅光迪文存》《许君远文存》《丰子恺儿童文学全集》《林海音儿童文学全集》《邓文滨集》《绮情楼杂记》等。策划出版《丰子恺全集》《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精品书系》(多语种版)《海豚学园》等大型书系。

责任编辑:郑超

欢迎关注

出版六家

—出版人的小家—

出版六家公众号的所有内容,均为原创。

未经许可,请勿使用。

欢迎合作、转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