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马云走下神坛,雷军拾级而上

作者:四叔学做自媒体

2020年,马云在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的演讲,明面上是最后一舞,高光洒脱,挥斥方遒。

让我想起了多年前接受采访时,马云搓着两手,带着一丝丝微笑悠悠的说道:赚商家的钱没有太大兴趣,但是我倒是有兴趣动动银行。

银行是国之根基,也是大器,不可轻易示人。上一个准备“汇通天下”的商人,被慈禧圈禁在山西几十年,大好年华寄了狗。

庸子不听劝,总觉得自己问心无愧,是为了天下生意人的便利,做好事儿怎么能吃瓜落呢?

但在当时,听着马云敢这么讲大话,心里还是有一点点小爽。尤其是后来余额宝坐地数钱,普通小散从来没有这么被尊重过,存个万把块钱还有利息。

虽说不多,但也够打工人嚼两个包子馒头,垫吧垫吧做早餐用了。如果放在银行,出了大额定存低息,小额几乎等于白给。

没多少存款,又时时都要应急,普通人的工钱就这么无声无息的呆在银行账户上,供银行吃香的喝辣着。

马云的存在,除了更便利的支付,也让普通人的三瓜两枣有了着落,当然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也让很多做小本买卖的走上了致富路。

外滩的演讲,也算是人生高光,中国有句古话,盛极必衰,走下万滩演讲台,蚂蚁金服上市搁浅,杭州滨江的房子也没人接盘了。

当然这个回旋镖要很久以后才慢慢显现,但对于马云而言,或者对于阿里巴巴而言,外滩演讲被视为至暗时刻一点不为过,从此马云销声匿迹,阿里也一泻千里。

马云走下了神坛,从马爸爸变成了马福报,996无可争议的国服第一代言人。

马云第一次问鼎福布斯中国首富是在2014年,最后一次是在2020年,中间也卫冕过。

但首富,从来不是好当的,倒不是钱烫手,而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马云走下神坛,雷军拾级而上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2021年3月30日,小米宣布造车,雷军放话,将为造车业务赌上“所有声誉和战绩”。

1969年出生的雷军,刚刚迈过了知天命的关卡。

知天命来源于《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天命”不是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所以,“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

五十之前,全力以赴希望有所成就,而五十之后,虽然仍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但对个人荣辱已经淡然。

2010年,郁郁不得志的雷军创立了小米手机,那时候他刚刚迈过不惑之年,想通了,不再为技术而执着,不再为国产软件之光发奋图强。

顺势而为的理工男有多强,文可对赌董小姐,武可握手周鸿祎,不是情商在线,只是曾经不以情商为荣反以为耻。

医学博士毕业的冯唐,去了华尔街做咨询,赚了几个小目标之后,开始闭门写书。

然后他就常常语出惊人,“只有穷人,才会痴迷技术;只有笨人,才会想着先把事做好。越是底层的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就越差,你越往上走,你会发现,你以为人家天天在研究事,而他们往往在研究人。”

乍一听很冲击三观,细一想好像真是那么回事儿。咂摸两下,是不是觉得冯唐很高,很智慧?

一点儿也不,人丑就要多读书,哦不,笨、穷就要多读书。

2千多年前,《孟子》的《滕文公章句上》就有这样一句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孟子有发明癖好,第一次指明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借以区别劳心者统治劳力者,在“或劳心,或劳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著名“公式”。

底层,往往都会被灌输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勤奋、吃苦、诚实、认真,千百年来都是如此,只有在退无可退的时候,才喊出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真相很残酷,大概率确实有种乎。

马云走下神坛,雷军拾级而上

正确一点儿也不重要

不惑之年,天赋异禀的雷军才摸透了财富密码,与“求伯君大神”压根没什么关系。

赚女人钱的和赚小孩钱的,如今都成了座上宾,只有自己还在苦哈哈的搞研发,敲代码,打螺丝。

不是看不起码农,是码农压根在这个环境里没有发言权。

怎么样才能有发言权?很简单,得有实力,有点虚,直截了当,得有钱,得有能力不断的钱生钱,这样请客吃饭才不会坐小孩那一桌。

现实很残酷,也很滑稽,你不遵循大部分人的价值观,你也就失去了评估价值。

没有价值的社会人,迎接他的只有悄无声息。

人的最根本的特性是人的社会性。

不是社会大哥啊,是人与之间的关系,是定义人之为人的核心逻辑。

这一点跟动物有点类似,但又比动物界更高维。

群居动物离群索居,不一定会死,顶多就是没有交配权,但人一旦离群索居,轻者叫与社会脱节,重则实际上就是回归动物本性。

没有了社会属性,社会关系的人,自然与社会也就没有太大关系了,相应的人类社会存在的文明,也就很难惠及。

除非你准备好做山顶洞人,否则一般意义上宅,不能称之为脱离社会属性,顶多就是不想见人,但还在享受着人类文明。

身在社会的社会人,要不选择融入,要不选择逆流,没有中间态。

身体和心里,总有一个在路上,不是拧巴就是适应变态。

成年人的成熟不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仍笑脸相迎”,而是接受荒诞,不惊不喜,不气不急,该做好人时做好人,该做牲口时做牲口。

没有心里负担,也没有涂脂抹粉的脸蛋子。

雷军创立小米手机之时,就是卸下心中杂念之日。

致敬造车前辈,给SU7车主弯腰开门,请小撒逛车间,请网友嘴下留情,频频上央视露脸,24小时微博在线达人,抖音小视频涨粉千万。

逼得国企老大们退休了都得上播,周鸿祎一个投资人都要在线教20年的老汽车人学雷军。

谁都知道这不对,也不正常,制造业,科技创新不是靠嘴皮子。但,现实的荒诞之处在于,不对的地方太多了,又不止这一个。

中学生晚间自习,下了课还得上各种补习班,节假日都要调休加班,磨洋工多出的时间没有任何意义,但所有人都在假装认真,忙个不停。

马云走下神坛,雷军拾级而上

2024年,大自然的搬运工农夫山泉老板钟睒睒已经连续四年问鼎国服区首富了,70岁的钟睒睒财富比去年缩水9%,仍然有4500亿元。

也就是在今年,钟睒睒遭遇了首富以来的第一次危机:矿泉水&纯净水,彼岸花。

首富诅咒,仍在上演,而盛名之蛊,似乎也在找上雷军。

“封神”论重出江湖,雷军好像也不抗拒~

今天看到了一个分析《水浒传》的帖子,很有意思,说水浒中唯一的通透人,是鲁智深,遇事不躲,不逃,说做就做,坦然接受后果,无论世界如何黑暗,他始终挺起人间的道义脊梁。

我再加一句,不贪不嗔,不留恋功名利禄,不奢求雪月风花,当生则生,当杀则杀,当死则死。

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算是补上了儿时的愤愤,再也不替W囊废林冲鸣不平,倒冤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