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诸葛亮大败司马懿后为什么撤军?

作者:李氏说历史

蜀汉大丞相诸葛亮经过艰难的准备,终于在陇西地区与曹魏名将司马懿遭遇战。双方进行了一场你死我活的厮杀,最终诸葛亮居然大获全胜,而司马懿则元气大伤。就在所有人以为胜利在望、蜀汉将彻底控制陇西之时,诸葛亮却突然下令撤军回师。这个举动无疑令所有将士大为震惊,更让无数后人感到费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诸葛亮在胜利的最后关头撒手不干?曹魏名将张郃的遭遇又将揭示出什么样的职场法则?让我们一探究竟。

诸葛亮大败司马懿后为什么撤军?

一、硕果仅存:诸葛亮取得阶段性大胜

阴历二二四年春天,诸葛亮在精心部署后,率领数十万精锐大军开拔前往陇西。此次是诸葛亮第五次北伐,目标是彻底切断曹魏在西北地区的根基。出师之初,兵马就道阻且长,山川蜿蜒曲折,给行军添加了重重阻力。不过诸葛亮出身名门,加之备受儒生熏陶,为人淡泊名利,心无旁骛,自不会被道路上的艰辛所困扰。

行军数月后,蜀军终于抵达陇西。司马懿得知消息,亲自率领中央军迎战。双方在汉水与祁山之间的大道相遇,展开了一场惨烈的会战。诸葛亮采取分兵两路的策略,一路由王平领兵防守南围,另一路则由魏延、高翔、吴班三员大将亲自统领主力,与司马懿的中央军决一死战。

开战之初,曹魏大将张郃就遭遇了挫折。他率领大军直扑蜀军南围,却被王平领导的无当飞军顽强抵御,无功而返。与此同时,蜀军主力则取得了赫赫战绩。魏延、高翔、吴班三员大将英勇杀敌,大败司马懿的中央军。据史书记载,这场战役中,蜀军击毙司马懿麾下三千余名基层军官,俘虏了五千余领铠甲,缴获了三千余张军用弓弩,战果可谓曲尽其珍。

二、难解之谜:诸葛亮突然下令撤军

对于诸葛亮取得阶段性大胜,曹魏军心理无疑会受到重创。然而就在所有人以为蜀汉将彻底控制陇西之时,诸葛亮却突然下令全军撤退,令人费解。事实上,在这场决定性战役后,诸葛亮面临着一个进退维谷的困境。

其一,尽管打败了司马懿的中央军,但蜀军所存给养并不足以长驻陇西。史书载,当时"宣王粮亦尽"。在当时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来自关中的后勤补给线路遥远,很容易被敌军切断。要继续扩大战果,必须有源源不断的粮草供应作为后盾,否则很快蜀军就会穷兵黩武。

其二,后方情况也给诸葛亮带来了极大阻力。当时镇守汉中的蜀汉重臣李严竟然上奏后主,要求诸葛亮班师回朝。李严不无私心,他不仅想借此掩盖自己在军粮供应方面的失职,更有意削弱诸葛亮的权威地位,为自己渔翁得利。尽管诸葛亮对此极为不满,但他不得不遵从上级命令,避免发生兵变。

其三,诸葛亮决定撤军还可能有更深一层的用意。根据史书记载,他还"上计断其(司马懿)后道",企图切断魏军后勤线路。或许诸葛亮是有意暂时撤退,为下一步更大的行动做充分准备。只不过这一决策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以偿。

诸葛亮此番下令撤军的决定,固然让曹魏喘了口气,但蜀汉确实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随后司马懿果然派人追击,导致张郃阵亡,这在当时无疑是蜀汉一大损失。究竟诸葛亮是出于哪方面的考虑做出这一决定,已成为永恒的谜团。

三、生死抉择:权力之下无小事

在诸葛亮下令撤军后,曹魏大将张郃被派遣追击蜀军。作为当时曹魏军中声望极高的名将,张郃本不愿追击。他认为依照军纪,围城作战之后必须留出一条活路,以免对方绝境之下拼死一搏。然而,曹魏新任统帅司马懿此前刚刚承袭帝位,对张郃的威望深怀戒心。他坚持要张郃追击蜀军,否则难以树立自己的权威。

无奈之下,张郃只得领命出征。追击之初,他只是试图放慢步伐,并未尽全力攻击蜀军。然而诸葛亮早有准备,他在陇西山路上布下了大量伏兵,等待曹魏军中伤之时出其不意。果不其然,张郃的军队在木门道附近遭到蜀军的狙击,他本人更是中箭受伤。

尽管曹魏方面救兵赶到,但张郃的伤势已经无法医治。就在万念俱灰之时,张郃忽然想起当年他背叛旧主袁绍、投靠曹操的往事。正是他的叛变,导致曹军在官渡之战大捷,袁绍遭受灭顶之灾。如今在临终之际,他似乎已经认清了权力之下无小事的残酷道理。

诸葛亮大败司马懿后为什么撤军?

张郃最终伤重不治,阵亡于木门道。他的死给魏国军心带来沉重打击,也令所有当事人无不扼腕叹息。张郃临终前的遗言被后人视为忠诚与理智的至理名言,堪称职场铭心箴言。

无独有偶,在这次战役中,魏军旗下另一支将军王双也因违抗司马懿的命令而遭到杀害。连这两位声威赫赫的大将都难逃权力之手,可见一旦背离统帅意志,下场将不堪设想。这一残酷现实给所有将士上了沉痛的一课。

四、职场箴言:权力之下无小事

张郃的惨遭此番揭示了一条职场明理:在权力面前,绝不能存有丝毫大意和马虎。无论是新上任的领导,还是资历老到的下属,都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和谨慎。

当年司马懿继承帝位,地位虽然等而上升,但他对张郃等功勋卓著的老将心存戒惧。作为新人,他急于在旧部树立自己的威信和权威,因此在对待张郃时显得格外严厉无情。尽管张郃上阵多有顾虑,但最终还是被逼无奈听从上意追击诸葛亮,结果酿成大祸。

这其中蕴含了一条职场铁则:新上任领导到任之初,下属必须给予足够的面子和尊重,切不可逆反或怠慢,否则只会激起对方的戒心和猜忌,最终两败俱伤。张郃虽身居高位,但在面对新主子时未能识大体、顾全大局,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相反,司马懿虽然做法粗鲁,但他坚持尊重权威、服从命令的基本原则,可谓彰显了一种独有的统帅作风。作为最高统帅,他有意无意地在部下心中树立了自己霸道专制但勇于负责的形象。正是这种强硬作风,使得司马懿在后来执掌大权时游刃有余,从未遭到严重的内讧与谋反。

然而,司马懿的所作所为也引发了另一个深刻的反思:一味的独裁专制是否就高于万能?忠言逆耳利在当今,如果一味排斥异己、杀伐同路,是否也会酿成阻挡大局的祸端?

正所谓"君王无私方能昌",王霸除了要有坚定果决的意志外,更应该具备开明睿智的胸襟。否则只会陷入孤家寡人的困境,最终导致军心涣散、国家分裂。司马懿之所以最终能够统一天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在前期的血腥镇压之后,后来逐渐吸纳了更多贤士,慢慢形成了集体智慧。这种集思广益的作风,实乃一代昌明的必由之路。

五、结局反思:诸葛亮用人用心过于仁厚

尽管诸葛亮临终前夺取了陇西,但整个北伐之路可谓步步维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太过仁慈宽厚,对自己的亲信和手下们过于信任和纵容。

在撤军陇西这一关键时刻,诸葛亮不得不听从李严的无理要求,这无疑是他最大的一个软肋。作为蜀汉军中声望极高的重臣,李严多次在军务上做出失职之举,但诸葛亮从未真正严惩过他。诸葛亮深知李严素来好大喜功,因此他希望能借此机会雪恨报复,以免日后继续生事扰军心。然而,事与愿违,诸葛亮的仁慈反而助长了李严的骄横气焰。后世有评论说,若当时诸葛亮能狠心处理了李严,或许蜀汉就能彻底控制陇西,改写历史进程。

诸葛亮不仅对臣子宽纵,对待敌人时也颇为手软。当时他本可在张郃被伤后继续扫荡追击,将曹军彻底击溃。但他却违背常理,放走了张郃的残余部队。从军事角度看,这无疑是一个严重的失策。不过从诸葛亮的为人处世之道来看,他是在刻意给予对手一线生机,以期双方能够"有去有回"、和解止戈。可惜这种用心良苦最终没有得到司马懿的回应和体谅。

诸葛亮的慈悲仁厚也延续到了对待俘虏上。据史书记载,在陇西之战中,他不仅未对俘虏加以虐待和伤害,甚至还将他们安置在关中地区,予以周全照顾。在当时混战残酷的环境下,诸葛亮这种做法无疑属于"不世之举"。他是希望用自己的仁德感化敌人,使他们最终向善并化干戈为玉帛。只可惜最后这一愿景也未能如愿以偿。

结尾

总的来说,诸葛亮仁厚宽和的用人之道固然可嘉,但在处理李严等棘手问题上,他却也显得过于心软和优柔寡断。相比之下,司马懿虽然做法残酷,但却能够彰显王霸无情的统治理念,体现了一种强硬的领导作风。诸葛亮最终虽然战功彪炳,却也因为过于优柔寡断,错失了最后一次夺取陇西的绝佳机会。这无疑给了曹魏继续执掌西北地区的根基,从而最终改变了三国归并的历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