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諸葛亮大敗司馬懿後為什麼撤軍?

作者:李氏說曆史

蜀漢大丞相諸葛亮經過艱難的準備,終于在隴西地區與曹魏名将司馬懿遭遇戰。雙方進行了一場你死我活的厮殺,最終諸葛亮居然大獲全勝,而司馬懿則元氣大傷。就在所有人以為勝利在望、蜀漢将徹底控制隴西之時,諸葛亮卻突然下令撤軍回師。這個舉動無疑令所有将士大為震驚,更讓無數後人感到費解。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諸葛亮在勝利的最後關頭撒手不幹?曹魏名将張郃的遭遇又将揭示出什麼樣的職場法則?讓我們一探究竟。

諸葛亮大敗司馬懿後為什麼撤軍?

一、碩果僅存:諸葛亮取得階段性大勝

陰曆二二四年春天,諸葛亮在精心部署後,率領數十萬精銳大軍開拔前往隴西。此次是諸葛亮第五次北伐,目标是徹底切斷曹魏在西北地區的根基。出師之初,兵馬就道阻且長,山川蜿蜒曲折,給行軍添加了重重阻力。不過諸葛亮出身名門,加之備受儒生熏陶,為人淡泊名利,心無旁骛,自不會被道路上的艱辛所困擾。

行軍數月後,蜀軍終于抵達隴西。司馬懿得知消息,親自率領中央軍迎戰。雙方在漢水與祁山之間的大道相遇,展開了一場慘烈的會戰。諸葛亮采取分兵兩路的政策,一路由王平領兵防守南圍,另一路則由魏延、高翔、吳班三員大将親自統領主力,與司馬懿的中央軍決一死戰。

開戰之初,曹魏大将張郃就遭遇了挫折。他率領大軍直撲蜀軍南圍,卻被王平上司的無當飛軍頑強抵禦,無功而返。與此同時,蜀軍主力則取得了赫赫戰績。魏延、高翔、吳班三員大将英勇殺敵,大敗司馬懿的中央軍。據史書記載,這場戰役中,蜀軍擊斃司馬懿麾下三千餘名基層軍官,俘虜了五千餘領铠甲,繳獲了三千餘張軍用弓弩,戰果可謂曲盡其珍。

二、難解之謎:諸葛亮突然下令撤軍

對于諸葛亮取得階段性大勝,曹魏軍心理無疑會受到重創。然而就在所有人以為蜀漢将徹底控制隴西之時,諸葛亮卻突然下令全軍撤退,令人費解。事實上,在這場決定性戰役後,諸葛亮面臨着一個進退維谷的困境。

其一,盡管打敗了司馬懿的中央軍,但蜀軍所存給養并不足以長駐隴西。史書載,當時"宣王糧亦盡"。在當時交通不便的情況下,來自關中的後勤補給線路遙遠,很容易被敵軍切斷。要繼續擴大戰果,必須有源源不斷的糧草供應作為後盾,否則很快蜀軍就會窮兵黩武。

其二,後方情況也給諸葛亮帶來了極大阻力。當時鎮守漢中的蜀漢重臣李嚴竟然上奏後主,要求諸葛亮班師回朝。李嚴不無私心,他不僅想借此掩蓋自己在軍糧供應方面的失職,更有意削弱諸葛亮的權威地位,為自己漁翁得利。盡管諸葛亮對此極為不滿,但他不得不遵從上級指令,避免發生兵變。

其三,諸葛亮決定撤軍還可能有更深一層的用意。根據史書記載,他還"上計斷其(司馬懿)後道",企圖切斷魏軍後勤線路。或許諸葛亮是有意暫時撤退,為下一步更大的行動做充分準備。隻不過這一決策最終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如願以償。

諸葛亮此番下令撤軍的決定,固然讓曹魏喘了口氣,但蜀漢确實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随後司馬懿果然派人追擊,導緻張郃陣亡,這在當時無疑是蜀漢一大損失。究竟諸葛亮是出于哪方面的考慮做出這一決定,已成為永恒的謎團。

三、生死抉擇:權力之下無小事

在諸葛亮下令撤軍後,曹魏大将張郃被派遣追擊蜀軍。作為當時曹魏軍中聲望極高的名将,張郃本不願追擊。他認為依照軍紀,圍城作戰之後必須留出一條活路,以免對方絕境之下拼死一搏。然而,曹魏新任統帥司馬懿此前剛剛承襲帝位,對張郃的威望深懷戒心。他堅持要張郃追擊蜀軍,否則難以樹立自己的權威。

無奈之下,張郃隻得領命出征。追擊之初,他隻是試圖放慢步伐,并未盡全力攻擊蜀軍。然而諸葛亮早有準備,他在隴西山路上布下了大量伏兵,等待曹魏軍中傷之時出其不意。果不其然,張郃的軍隊在木門道附近遭到蜀軍的狙擊,他本人更是中箭受傷。

盡管曹魏方面救兵趕到,但張郃的傷勢已經無法醫治。就在萬念俱灰之時,張郃忽然想起當年他背叛舊主袁紹、投靠曹操的往事。正是他的叛變,導緻曹軍在官渡之戰大捷,袁紹遭受滅頂之災。如今在臨終之際,他似乎已經認清了權力之下無小事的殘酷道理。

諸葛亮大敗司馬懿後為什麼撤軍?

張郃最終傷重不治,陣亡于木門道。他的死給魏國軍心帶來沉重打擊,也令所有當事人無不扼腕歎息。張郃臨終前的遺言被後人視為忠誠與理智的至理名言,堪稱職場銘心箴言。

無獨有偶,在這次戰役中,魏軍旗下另一支将軍王雙也因違抗司馬懿的指令而遭到殺害。連這兩位聲威赫赫的大将都難逃權力之手,可見一旦背離統帥意志,下場将不堪設想。這一殘酷現實給所有将士上了沉痛的一課。

四、職場箴言:權力之下無小事

張郃的慘遭此番揭示了一條職場明理:在權力面前,絕不能存有絲毫大意和馬虎。無論是新上任的上司,還是資曆老到的下屬,都必須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和謹慎。

當年司馬懿繼承帝位,地位雖然等而上升,但他對張郃等功勳卓著的老将心存戒懼。作為新人,他急于在舊部樹立自己的威信和權威,是以在對待張郃時顯得格外嚴厲無情。盡管張郃上陣多有顧慮,但最終還是被逼無奈聽從上意追擊諸葛亮,結果釀成大禍。

這其中蘊含了一條職場鐵則:新上任上司到任之初,下屬必須給予足夠的面子和尊重,切不可逆反或怠慢,否則隻會激起對方的戒心和猜忌,最終兩敗俱傷。張郃雖身居高位,但在面對新主子時未能識大體、顧全大局,最終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相反,司馬懿雖然做法粗魯,但他堅持尊重權威、服從指令的基本原則,可謂彰顯了一種獨有的統帥作風。作為最高統帥,他有意無意地在部下心中樹立了自己霸道專制但勇于負責的形象。正是這種強硬作風,使得司馬懿在後來執掌大權時遊刃有餘,從未遭到嚴重的内讧與謀反。

然而,司馬懿的所作所為也引發了另一個深刻的反思:一味的獨裁專制是否就高于萬能?忠言逆耳利在當今,如果一味排斥異己、殺伐同路,是否也會釀成阻擋大局的禍端?

正所謂"君王無私方能昌",王霸除了要有堅定果決的意志外,更應該具備開明睿智的胸襟。否則隻會陷入孤家寡人的困境,最終導緻軍心渙散、國家分裂。司馬懿之是以最終能夠統一天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在前期的血腥鎮壓之後,後來逐漸吸納了更多賢士,慢慢形成了集體智慧。這種集思廣益的作風,實乃一代昌明的必由之路。

五、結局反思:諸葛亮用人用心過于仁厚

盡管諸葛亮臨終前奪取了隴西,但整個北伐之路可謂步步維艱。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太過仁慈寬厚,對自己的親信和手下們過于信任和縱容。

在撤軍隴西這一關鍵時刻,諸葛亮不得不聽從李嚴的無理要求,這無疑是他最大的一個軟肋。作為蜀漢軍中聲望極高的重臣,李嚴多次在軍務上做出失職之舉,但諸葛亮從未真正嚴懲過他。諸葛亮深知李嚴素來好大喜功,是以他希望能借此機會雪恨報複,以免日後繼續生事擾軍心。然而,事與願違,諸葛亮的仁慈反而助長了李嚴的驕橫氣焰。後世有評論說,若當時諸葛亮能狠心處理了李嚴,或許蜀漢就能徹底控制隴西,改寫曆史程序。

諸葛亮不僅對臣子寬縱,對待敵人時也頗為手軟。當時他本可在張郃被傷後繼續掃蕩追擊,将曹軍徹底擊潰。但他卻違背常理,放走了張郃的殘餘部隊。從軍事角度看,這無疑是一個嚴重的失策。不過從諸葛亮的為人處世之道來看,他是在刻意給予對手一線生機,以期雙方能夠"有去有回"、和解止戈。可惜這種用心良苦最終沒有得到司馬懿的回應和體諒。

諸葛亮的慈悲仁厚也延續到了對待俘虜上。據史書記載,在隴西之戰中,他不僅未對俘虜加以虐待和傷害,甚至還将他們安置在關中地區,予以周全照顧。在當時混戰殘酷的環境下,諸葛亮這種做法無疑屬于"不世之舉"。他是希望用自己的仁德感化敵人,使他們最終向善并化幹戈為玉帛。隻可惜最後這一願景也未能如願以償。

結尾

總的來說,諸葛亮仁厚寬和的用人之道固然可嘉,但在處理李嚴等棘手問題上,他卻也顯得過于心軟和優柔寡斷。相比之下,司馬懿雖然做法殘酷,但卻能夠彰顯王霸無情的統治理念,展現了一種強硬的上司作風。諸葛亮最終雖然戰功彪炳,卻也因為過于優柔寡斷,錯失了最後一次奪取隴西的絕佳機會。這無疑給了曹魏繼續執掌西北地區的根基,進而最終改變了三國歸并的曆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