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老年性黄斑变性:一种老年人易得的眼病

作者:新医线306
老年性黄斑变性:一种老年人易得的眼病

赵冰艺,特色医学中心(原306医院)眼科

医学科普中心 刘燕/崔彦 编辑

近期,刘大爷突然发现右眼前视物有遮挡变形,一周后到眼科就诊检查,不查不知道,一查还真是有问题,原来,刘大爷得了老年性黄斑变性。

老年性黄斑变性,顾名思义,这是一种累及黄斑的老年性疾病,双眼先后发病或同时发病,是当前50岁以上人群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临床上一般将老年性黄斑变性分为干性型和湿性型。干性老年性黄斑病变对视力影响不大,因此不易被察觉发现。大部分患者都是在行眼底检查时才发现的,所以建议50岁以上老年人,尤其是有AMD家族史者,应常规定期行眼底检查。干性AMD在眼底主要表现为黄斑区及周围散在的玻璃膜疣(如下图)。

老年性黄斑变性:一种老年人易得的眼病

湿性老年性黄斑病变表现为黄斑处的新生血管,可以简单理解为黄斑新长出来的异常小血管团,这些新生血管非常脆弱,易出血、渗出,造成视力短期内的迅速下降、眼前暗点(如下图)。

老年性黄斑变性:一种老年人易得的眼病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表现

老年性黄斑变性早期患者可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的视力下降、视物变形、不易察觉;随着病情缓慢进展,黄斑受累面积变大,患者视野中心会出现大片黑影,称为中心暗点。如仍不处理,病情持续进展,黄斑区可发生“瘢痕化”,彻底失去功能,患者中心视力丧失。虽然仍可保留周边视力,用余光“瞟”到事物的方位,但无法看清细节,阅读、看电脑、看手机等几乎做不到。另外,由于立体视觉的丧失,无法辨别事物远近,严重影响其自理能力,生活质量急剧下降。

如何预防、及早发现老年性黄斑变性?

老年性黄斑变性可能与年龄、慢性光损伤、营养缺乏、吸烟、遗传等因素有关。50岁以上老年人、有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胆固醇血症人群都是老年黄斑变性的高发人群。

预防重点:戒烟(吸烟可使老黄患病风险增加2~3倍);避免长时间短波长光线照射,配戴防蓝光眼镜或墨镜(预防强烈的日晒、电脑、电视、手机显示屏中的蓝光对眼底的光损伤);加强运动,保持健康标准体重;注意膳食平衡,增加植物性食物摄入,控制血压、血糖、血脂。

早期发现:定期院检:国际老年性黄斑变性联盟建议55岁以上的人群每年定期接受一次眼底检查。自我监测:老年人在家可以使用阿姆斯勒表(如下图)进行自测,快速筛查有无黄斑疾病。使用方法:将表格放在与眼睛视平线30厘米远的位置,用手盖住一只眼,另一只眼凝视方格中心的黑点,分别遮盖左右眼进行检测。患有老花或近视者,需配戴原有眼镜后再测试。

老年性黄斑变性:一种老年人易得的眼病
老年性黄斑变性:一种老年人易得的眼病

如果发现表中的方格出现上图中的模糊、弯曲或断裂空缺,就可能是黄斑出现病变,需尽快就医。

老年性黄斑变性如何治疗?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视力恢复情况根据它的分型和程度各有不同。

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可以补充叶黄素、玉米黄素、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微量元素锌、不饱和脂肪酸,可保护视细胞,营养视网膜组织。香菜、菠菜、玉米、番茄、柑橘是含叶黄素、抗氧化剂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佼佼者。

另外,配戴防蓝光眼镜或墨镜,戒烟,控制高血压、高血脂,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病变进展。

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主要治疗方法为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VEGF)药物,如雷珠单抗、康柏西普、阿柏西普等,也就是俗称的“打针”,目的是促进新生血管收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视力。

(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