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年性黃斑變性:一種老年人易得的眼病

作者:新醫線306
老年性黃斑變性:一種老年人易得的眼病

趙冰藝,特色醫學中心(原306醫院)眼科

醫學科普中心 劉燕/崔彥 編輯

近期,劉大爺突然發現右眼前視物有遮擋變形,一周後到眼科就診檢查,不查不知道,一查還真是有問題,原來,劉大爺得了老年性黃斑變性。

老年性黃斑變性,顧名思義,這是一種累及黃斑的老年性疾病,雙眼先後發病或同時發病,是目前50歲以上人群緻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臨床上一般将老年性黃斑變性分為幹性型和濕性型。幹性老年性黃斑病變對視力影響不大,是以不易被察覺發現。大部分患者都是在行眼底檢查時才發現的,是以建議50歲以上老年人,尤其是有AMD家族史者,應正常定期行眼底檢查。幹性AMD在眼底主要表現為黃斑區及周圍散在的玻璃膜疣(如下圖)。

老年性黃斑變性:一種老年人易得的眼病

濕性老年性黃斑病變表現為黃斑處的新生血管,可以簡單了解為黃斑新長出來的異常小血管團,這些新生血管非常脆弱,易出血、滲出,造成視力短期内的迅速下降、眼前暗點(如下圖)。

老年性黃斑變性:一種老年人易得的眼病

老年性黃斑變性的表現

老年性黃斑變性早期患者可無自覺症狀,或僅有輕度的視力下降、視物變形、不易察覺;随着病情緩慢進展,黃斑受累面積變大,患者視野中心會出現大片黑影,稱為中心暗點。如仍不處理,病情持續進展,黃斑區可發生“瘢痕化”,徹底失去功能,患者中心視力喪失。雖然仍可保留周邊視力,用餘光“瞟”到事物的方位,但無法看清細節,閱讀、看電腦、看手機等幾乎做不到。另外,由于立體視覺的喪失,無法辨識事物遠近,嚴重影響其自理能力,生活品質急劇下降。

如何預防、及早發現老年性黃斑變性?

老年性黃斑變性可能與年齡、慢性光損傷、營養缺乏、吸煙、遺傳等因素有關。50歲以上老年人、有糖尿病史、高血壓史、高膽固醇血症人群都是老年黃斑變性的高發人群。

預防重點:戒煙(吸煙可使老黃患病風險增加2~3倍);避免長時間短波長光線照射,配戴防藍光眼鏡或墨鏡(預防強烈的日曬、電腦、電視、手機顯示屏中的藍光對眼底的光損傷);加強運動,保持健康标準體重;注意膳食平衡,增加植物性食物攝入,控制血壓、血糖、血脂。

早期發現:定期院檢:國際老年性黃斑變性聯盟建議55歲以上的人群每年定期接受一次眼底檢查。自我監測:老年人在家可以使用阿姆斯勒表(如下圖)進行自測,快速篩查有無黃斑疾病。使用方法:将表格放在與眼睛視平線30厘米遠的位置,用手蓋住一隻眼,另一隻眼凝視方格中心的黑點,分别遮蓋左右眼進行檢測。患有老花或近視者,需配戴原有眼鏡後再測試。

老年性黃斑變性:一種老年人易得的眼病
老年性黃斑變性:一種老年人易得的眼病

如果發現表中的方格出現上圖中的模糊、彎曲或斷裂空缺,就可能是黃斑出現病變,需盡快就醫。

老年性黃斑變性如何治療?

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治療,視力恢複情況根據它的分型和程度各有不同。

幹性老年性黃斑變性可以補充葉黃素、玉米黃素、抗氧化劑(如維生素C、維生素E)、微量元素鋅、不飽和脂肪酸,可保護視細胞,營養視網膜組織。香菜、菠菜、玉米、番茄、柑橘是含葉黃素、抗氧化劑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佼佼者。

另外,配戴防藍光眼鏡或墨鏡,戒煙,控制高血壓、高血脂,保持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可在一定程度上減緩病變進展。

濕性老年性黃斑變性的主要治療方法為玻璃體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長因子(抗VEGF)藥物,如雷珠單抗、康柏西普、阿柏西普等,也就是俗稱的“打針”,目的是促進新生血管收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視力。

(配圖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