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深度解读:黄循财和新加坡正面临存亡抉择

作者:盖一鱼
深度解读:黄循财和新加坡正面临存亡抉择

黄循财

2024年5月,在酝酿一年多后,新加坡财长黄循财毫无悬念地当选为新加坡第四任总理,接替前总理李显龙,这标志着新加坡政坛的重大变革。新加坡在后“李家坡”时代,必须面对国际局势和地缘政治新变化带来的一系列复杂挑战,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的新加坡未来可能不能再左右逢源,需要它彻底做出抉择。

新加坡的“选择时代”越来越近

自新加坡独立建国以来,我将其外交策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国后李光耀到李显龙执政初期,这一时间内新加坡并不需要过于担心大国博弈对自己的影响,只要做好两大洋的港口贸易中心、东南亚区域的金融中心即可。

第二个阶段是李显龙执政中期到现在,以及未来较长时间内都会遵循的“平衡战略主义”。即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对全球经济、军事、政治带来的影响,使得新加坡必须小心翼翼地处理和维持与中美两个“Super Power”的关系。

深度解读:黄循财和新加坡正面临存亡抉择

黄循财和李显龙

尽管李光耀的确有其超越国家实力的外交地位,但在笔者看来,其子李显龙比其父亲而言处境更为艰难。但在李显龙领导下,新加坡的平衡政策取得了成功,基本实现了在中美之间保持中立的存在。

然而,黄循财上任后,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如何继续保持这一政策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据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黄循财在多个场合强调,新加坡将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但他也承认,随着中美对抗加剧,维护这一政策的难度将越来越大 。

而这也就是问题所在,新加坡想“投机”的维持平衡政策在未来很难实现。如果黄循财准备十年以上的长期执政,那么这种情况的出现会更加明显。甚至可能并不是两大超强主动“逼迫”新加坡做出选择,而是事到临头,新加坡必须不得已做出选择。而新加坡,或者说黄循财,你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波涛汹涌的中国海

南海(南中国海)和东海(东中国海)形势日趋严峻,整个中国海对新加坡的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尽管新加坡不是南海声索国,也非台海利益直接相关方,但中国海的稳定对其海上贸易和能源运输乃至金融中心地位都至关重要。

问题是新加坡正好夹在两大超强之间。一方面,新加坡已然是中国资本的出海前哨或者说中心,是中国对外经济延伸的核心节点之一,和中国的经济往来已经成为新加坡赖以生存的关键;另一方面,尽管在经济金融和航道贸易上美国对新加坡的需求越来越低,但是新加坡仍然是美国国防力量在东南亚的前沿基地,是北上干预中国海的核心据点。

深度解读:黄循财和新加坡正面临存亡抉择

中国海军最新福建舰航母

倘若中美无论在南海还是东海(包括台海)有事,那么新加坡你的选择是什么?是面临美国的金融封杀、军事威胁下拒绝把自己作为美国围堵中国的一环?还是彻底牺牲自己的经济利益、东盟的政治利益与中国进行切割并为虎作伥?

这看起来很遥远吗?一点也不,黄循财在他的第二任期、第三任期就可能面临这种两难情况。

根据《南华早报》的报道,黄循财计划通过加强东盟内部合作和与其他大国的战略对话,来应对这一挑战 。可是显然这些工作毫无作用,两强并不会以黄循财的意志为转移。

好吧,如果读者们觉得上述话语比较晦涩的话,笔者干脆直接点说:如果我们要收复台湾,美国进行干预的话,新加坡是否敢继续作为美国航母北上南海的后勤和补给中心?是否会冻结中国在新资本?如果菲律宾最终越雷池一步,新加坡会不会对华封闭马六甲水道?新加坡敢不敢拒绝届时美国提出的无理要求?

黄循财和新加坡真的考虑过这些吗?

基于平衡战略下新加坡的选择

黄循财为了避免上述的选择危机,他的解方似乎是尽快促成东盟一体化。如果能推动东盟在经济、政治和安全领域的合作甚至建立类似欧盟的一体化联盟,确实能增强东盟的区域整体实力和应对外部挑战的能力。

如同吴翠玲(Evelyn Goh)在其著作《东盟的未来》中所希望的那样,如果团结在东盟的旗帜下该地区可能更加“稳定”,隐藏的意思是说新加坡到时以东盟的决策为依据,而考虑到庞大的东盟因素,两超或许不会把责难强加于新加坡。黄循财在接受《南华早报》采访时也非常强调,新加坡将继续致力于东盟一体化,支持东盟在国际事务中的独立性和中心地位,明显他希望能加快东盟一体化进程。

可惜,看起来很美好。

考虑到东盟内部存在的巨大差异,无论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地域等等,东盟一体化的难度甚至要超过非洲联盟。不需考虑未来,最近巴以问题都无法让东盟内部做出集体对外声音。东盟有力挺巴勒斯坦,属于伊斯兰世界一员的印尼、大马、文莱等国,也有亲近以色列的越南、菲律宾,还有没有主动站队,但较为抵制穆斯林的缅甸、泰国。

深度解读:黄循财和新加坡正面临存亡抉择

马来西亚一直在加强和穆斯林兄弟国家的关系

至于新加坡,它自己就不能加入任何对巴以问题的讨论中去,它既不愿意得罪美国,也不愿意冒犯三个穆斯林邻居以及重要的能源输出地——中东。

那如果连如此是非曲直很明显,且和本区域利害相去甚远的外埠纷争都无法做出抉择,那么新加坡乃至东盟,又怎么可能在中国海风云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呢?何况其中还有数个南海声索国。

所以新加坡指望依附于东盟背后躲猫猫显然是办不到的。

另外的办法还是在基于平衡战略的框架下,深化与主要大国的关系。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黄循财计划通过穿梭于中美之间的高层互访、双边对话和经济合作,进一步深化与两超的关系,希望可以确保新加坡在未来复杂的国际局势中保持稳定和繁荣。

然而这仍然是黄循财和新加坡的一厢情愿。

如果不涉及核心利益,作为两超中间的传声筒、利益共同体,新加坡自然有它说话的分量和地位。一旦触碰两超核心利益,那么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组织包括个人可以撼动两超对于核心利益的出手。

俗话说得好,神仙打架,小鬼遭殃。真有那么一天,世界上大部分“小鬼”还可以置身事外,很抱歉,新加坡不行,你是最关键且离得最近的“小鬼”,如果你不提前做好选择那么遭殃的肯定是你。

新加坡要清楚自己未来的需求是什么

新加坡经济长期以来依赖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但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和国内经济结构的变化,使得新加坡面临不可忽视的压力。

一些国际媒体如《经济学人》等都指出新加坡要保持全球竞争力需要在高科技、金融创新等方面进一步发展。同时新加坡还面临劳动力短缺、优质中坚群体(加强版的中产阶级)吸引力下降等问题。

深度解读:黄循财和新加坡正面临存亡抉择

加入新加坡国籍的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图中)

根据《海峡时报》的报道,黄循财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增加育儿补贴、改善工作环境等,旨在提高出生率和吸引高素质移民,并且投入重金到金融中心建设和高科技领域突破。

那么不谈现在,只谈未来十年、二十年,新加坡有没有为这些问题设计过解决模型?两超中,到底谁能帮他解决上述问题?

还是说把自己的未来交给印度?

新加坡的崛起前提是什么?是冷战时期美国在东南亚的力量中心,攸关美国的能源航道命脉,是反苏政治情报桥头堡、军事基地,还是美国华尔街资本和跨国集团辐射东南亚、东亚、澳洲、南亚的金融和经济中心。

那么以后的美国需要新加坡承担这些角色吗?比如美国还需要中东的石油吗?

那么新加坡置于东方大国呢?它是否愿意在全球中心重回欧亚大陆后成为欧亚大陆东南方最重要的综合中心呢(包括中立的政治中心,金融贸易中心、文化中心等)?

哪个诱惑力或者说对新加坡的未来更好?这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考虑,而是现在新加坡新政府,确切的说海南人黄循财最应该未雨绸缪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