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5月29日调价在即,车主期盼油价重现"6元时代"!

作者:小冲聊科技

国内油价再现下调预期 车主期盼持续回落

伴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波动,国内成品油价格也一直处于频繁调整的状态。继4月中旬出现年内最大一次下调之后,上周(5月15日)国内成品油价格再次小幅下调。对于广大车主而言,下行通道已然打开,油价重返"7元时代"的曙光正渐行渐近。

本轮调价下调235元/吨 多地92号汽油跌破8元大关

回顾上轮5月15日当周的调价走势,汽柴油价格再度出现下滑。据了解,此次调整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每吨下调235元和220元。

对于92号汽油而言,在一些地区如北京、山东、河南等油价已经重新跌破8元/升的关口,最高报价在7.77元/升左右。全国平均价格降至7.53元/升。对于私家车主而言,加满一箱汽油所需承担的费用较上月有了明显下降。

5月29日调价在即,车主期盼油价重现"6元时代"!

柴油方面,全国平均价格为7.34元/升左右。虽然价格水平仍略高于往年同期,但已经比4月上旬的高点低了近1元/升。对于长途运输车辆和公交车等而言,经营压力得到一定缓解。

下轮调价将至 或现年内单次最大降幅

此番大幅下调后,业内人士普遍预期国内油价下行步伐还将持续。根据现行调价机制,下一轮调整窗口将落在5月29日24时。

离最终确定调价幅度尚有12天的时间,但目前的参考数据显示,与上一周期相比,国内油价已有0.79%的下跌空间。按照调价标准,如果跌幅超过每吨50元,将触发新一轮调价下调。

对于即将到来的5月29日调价,多数业内分析认为有望实现大幅下调,并创下今年单次最大降幅的纪录。毕竟,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国际油价总体维持震荡下行的态势,国内油价调整往往存在一定滞后性。

换句话说,届时加满一箱油所需支付的费用,再次将得到不小的减免。这对于广大车主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在当前通胀高企的生活环境下,降低油价意味着减轻了一部分开支负担。

5月29日调价在即,车主期盼油价重现"6元时代"!

车主期盼下行力度持续 步入"6元时代"渐行渐近

事实上,在3月下旬之后,国内成品油价格已经步入了持续下行的周期。前两个月的高位运行被打破后,接连经历了4轮调价下调。其中上轮235元/吨的大跌幅度,使得之前的涨幅基本被抵消。

对于车主而言,油价重返"7元时代"已是可喜,但下一步能否进一步下探进入"6元时代",无疑是更为期盼的结果。届时将进一步减轻他们的出行成本。

从目前来看,后续继续出现较大幅度的调价下调似乎并非空穴来风。因为从供需两端看,有利于国内油价下调的有利因素并未消失。

首先,在供给端,随着大陆进一步加大从俄罗斯的原油采购,原油的平均采购成本将持续走低,为下游成品油价格下调创造空间。

其次,需求端方面,目前正值传统的需求淡季,对于汽柴油的消费需求暂时有限,国内的成品油库存则维持在一个相对充足的水平。

再者,国际油价走势虽有短期震荡,但仍未能扭转下行大趋势。只要世界经济低迷状态持续,油价下跌的压力将一直存在。

最后,国内油价调整往往存在一定滞后性,上轮大幅下调并未完全反映国际油价下行的空间。从这个角度看,未来可能还有相当一部分压箱底空间。

"滞涨快跌"引发业内质疑 维持长期机制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轮迎来大幅下调的同时,业内也指出大陆油价调整存在"滞涨快跌"的倾向性。

即在油价上调时,往往存在滞后反映的现象,至于实际调价时仍处于高位。而在油价下调时,则相对较快直接 体现出国际油价的变动情况。这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油品供应商的经营困境。

事实上,近年来这一问题已多次被业内吐槽。不少人认为,应考虑适当调整现有调价周期和标准,使之能更加直观、及时地反映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于国内油品零售价格的影响。

5月29日调价在即,车主期盼油价重现"6元时代"!

这既是为了维护消费者权益,也是为了体现制度的公平性,避免出现"赢者通吃"的结果,给整个产业链带来不确定性和风险。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现行油价调价长效机制的总体价值和地位仍是需要维持的,因为其在长期内能够体现市场化定价、规避油价大起大落的影响。

毕竟,频繁的油价调整不仅加大了行业管理和监管成本,过于频繁的价格波动也容易给消费者形成混乱和困扰。这方面的权衡和把控,需要更为精细和周密的安排。

或将加大政策调控力度 管住通胀预期

从整体来看,近期油价的下调趋势符合了当前社会各界的期待和预期。毕竟,在当前通胀压力较大的背景下,稳住民生物资价格走势才是政策的重中之重。

可以预计,后续大陆或将加大政策性价格调控的力度,努力让油价在合理的空间内运行。与此同时,针对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零售商的困境,将适时采取精细化调控和相应举措,努力在各方利益主体间求得最佳平衡点。

总之,走出高通胀的阴影依然任重道远,维护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才是根本。通过加大对于价格等重要民生领域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