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元璋出生地之争始末:嘉山、盱眙,还是凤阳?

作者:老崔说历史

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生传奇跌宕起伏,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在江西窑洞里吃过草根,在应天府做过乞丐,还一度成为武功高强的土匪头子。最终凭着过人的智勇和胆略,打下一座金戈铁马的大明王朝。这个开国之君的故事,自然广为流传。而关于他的出生地,历来就有嘉山、盱眙、凤阳三地之说相持不下。那么,朱元璋真正的出生地到底在哪里呢?他又是如何度过了那最初的几年光阴?谜底究竟为何?让我们拨开迷雾,一探究竟。

朱元璋出生地之争始末:嘉山、盱眙,还是凤阳?

一、谁家乡里出了皇帝

朱元璋出生地之说,自古流传不息。嘉山之说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明末。那时,地方文人就在滁县一带撰文,明确指出朱元璋"生于嘉山、长于凤阳"。此言一出,便在安徽士林中激起广泛关注。明史专家夏玉润亲临嘉山实地考察,著有《凤阳古今》一书,直指朱元璋出生于嘉山明东乡赵府村。

除此之外,盱眙之说也根基深厚。据明史所载,朱元璋祖上本是元代的金户,初居句容。因金矿枯竭无法纳税,遂迁至盱眙。朱初一身后,葬于盱眙明祖陵之侧,朱元璋父辈亦在盱眙生长。朱氏根基,正植于这方热土之中。

朱元璋出生地之争始末:嘉山、盱眙,还是凤阳?

凤阳之说自有来历。相传凤阳民间自古流传一段顺口溜:"凤阳出了个朱皇帝"。这种说法必非空穴来风,朱元璋即位之后,若非出身凤阳,当会斥之为谬。另有地方志记载:"洪武十六年,太祖给户部的旨谕中曾提到'凤阳,朕之故乡'。"可见凤阳与朱氏家族渊源不浅。

三地之说,各执一词,莫衷一是。亦或正如朱元璋手诏所云:"予生于临濠,起义西乡。"临濠一说出自何处?朱元璋儿时生活又是怎般光景?恐怕还需追根溯源,一探究竟。

二、追根溯源访旧踪

朱元璋出生地之争始末:嘉山、盱眙,还是凤阳?

欲探朱元璋出身之谜,不可不从其世系家族渊源说起。按明史所载,朱氏家族世代居于淮南地区。先世本为元朝金户,由于当地金矿枯竭无法缴纳赋税,迫使朱初一一家南迁至盱眙一带谋生。

可见朱家人与盱眙渊源颇深。今人若亲临盱眙,即可见有一座庞大陵园矗立于城西,那正是明祖陵。这座帝陵初建于明太祖年间,恰为安葬朱元璋的高曾曾祖及曾祖而立。后因大水淹没,一度失修荒芜。直至康熙年间方重新整修,规模宏大,堪称当世第一水陵。

从陵园遗迹可见,朱家在盱眙扎根颇久。又据《帝里盱眙县志》记载,朱元璋出生地系"跃龙冈",在今赵府村东北之坡上。至今,那里仍存有一座石碑,即"跃龙冈碑",原是万历三十年所立,用以纪念朱元璋功勋。虽石碑残缺,字迹磨损,但当年刻石匠人的用心巧工仍可见一斑。

朱元璋出生地之争始末:嘉山、盱眙,还是凤阳?

倘若沿途西行,穿过淮河,不远便是明光县城。这座小城,素来无甚出名,直至近年一些文物古迹被陆续发掘,方引起外人重视。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有土地庙、二郎庙、香花涧等。这些地方虽名不经传,然在当地乡野间广为流传着关于朱元璋的众多故事传闻。

举凡朱元璋出生于土地庙之说,他洗浴于香花涧之说,抑或母亲产难时被二郎庙主持和尚施以神奇手法顺利生产之说,无不与明光这方小城渊源甚深。从这里可以窥见,朱元璋祖上是否曾在此一带生活有案可稽。

三、乡间民谣戏文轶事

探讨朱元璋出身之谜,民间传闻戏文实为绝佳佐证。以凤阳而言,当地祖传下来一段顺口溜:"凤阳出了个朱皇帝,两手推天盖地,一把抓太阳当球挥"。这虽夸张浮言,却反映了朱元璋在凤阳一带家喻户晓,地位崇高。

朱元璋出生地之争始末:嘉山、盱眙,还是凤阳?

再有当地所传"朱太祖出生在土地庙"的故事。相传那日有两童生路过土地庙避雨,忽闻传出阵阵哭声,回首但见庙中红光万丈。原来便是朱元璋初生之时。这种说法固无凭无据,却生动描绘了朱氏家族的贫困潦倒景况,不得已只能在庙宇中分娩。

故事的另一个版本则与明光县有关。明光香花涧流传一则类似的说法,只不过产房从庙宇改为香花涧畔农家瓦房。或有人妇产难摇铃呼救,二郎庙方丈急施神术使母子平安。种种离奇怪诞之说,往往伴随崇拜和神化,显示民间对开国皇帝的景仰之情。

朱元璋出生地之争始末:嘉山、盱眙,还是凤阳?

除戏文故事,一些地方戏曲作品中也常见朱元璋出身之描述。如凤阳花鼓戏《望子成佛》,讲述朱元璋出生前怀胎十四月,因家贫只能乞食为生,几经艰辛方得产下的经历。这部分情节虽不免有些夸张,但从中可以看出朱家人生活的贫困潦倒。

总的来说,这些民间文学作品生动反映了朱元璋出身的一些细节,再加上各处遗址遗物,似乎为他出生于凤阳、明光一带提供了有力印证。不过,单单从戏文民谣实难以作出明确论断,仍需结合正史文献的权威记载,方能厘清出身之谜。

四、史书里的疑云重重

探究朱元璋出身之谜,自不能绕开正史记载。然而明史中关于这一问题的记载却往往前后矛盾,疑云丛生。

朱元璋出生地之争始末:嘉山、盱眙,还是凤阳?

按《明太祖实录》所载,洪武二年,朱元璋遣翰林院待罪学士危素为其撰写《皇陵碑》文时,明确记载朱元璋系出生于淮安府虞县。然而该县之名今已不复存在,疑为当今江苏省淮阴市之一隅。

再看朱元璋在位时遣人修撰的《国朝宫史》,则记载"皇帝生于濠洲"。而濠洲一名系出自《水经注》,今人多释为指凤阳一带地区。又据《明史•太祖本纪》所载,朱元璋"曾语乡人:'濠洲,乃我故乡'",其言可为凤阳说之佐证。

朱元璋出生地之争始末:嘉山、盱眙,还是凤阳?

然而正史中也有与此相矛盾之处。如《明史》中朱元璋诸子出生地记载,卻又出现虞县、津律、灵璧、虹县等地。言辞前后颇不一致,令人难以判断朱家究竟发祥于何地。

更有劲爆细节,据《明史纪事本末》所载,朱元璋称帝后不久,张士诚就曾公开指责朱元璋"出身贱赤,生于濠梁"。张氏此言一出,实已将朱元璋出身地指为濠梁一带。但朱元璋本人亦从未公开予以辩驳,由此可见其出身地确有疑窦。

此外,还有一则广为流传的趣闻。相传朱元璋初立国号时,中书舍人奏请"定国号曰明"。但随后有旧臣进言质疑:"陛下生于临濠,岂可号明?"此话一出,竟使大明王朝临时停顿更名数月。直至朱元璋御笔亲书"予生于临濠,起义西乡",临濠之名方得与明朝国号相衬。这一细节虽难以查证,却可看出当时对於朱氏出身之说存在诸多质疑。

朱元璋出生地之争始末:嘉山、盱眙,还是凤阳?

五、三地渊源考证盖疑

嘉山、盱眙、凤阳,这三地各执一词,皆自认为是朱元璋的出生地。那究竟哪一说更为可信呢?让我们逐一分析。

先从盱眙说起。盱眙与朱家确有渊源,从朱初一一脉迁居至此便可见一斑。明史更有直接记载,指出朱元璋高祖父辈皆生于盱眙。然则朱元璋本人出生于此,却无直接确凿记载。即便存有朱家旧祚明祖陵,亦只是朱元璋高曾祖及曾祖的陵寝,并非朱元璋亲生父母葬身之地。故单凭此实在无法作为朱元璋出生地的确凿证明。

朱元璋出生地之争始末:嘉山、盱眙,还是凤阳?

再看凤阳之说。从地理位置而言,确与濠洲、临濠等地皆有相关。明史亦有多处记载,朱元璋乡人均以此视为朱氏故乡。然而进一步考究,发现明史中对於朱元璋出生地的记载前后矛盾,甚至存在明确标注虞县、津律等地的情况,令人难以判断可信度如何。

相较之下,嘉山之说最具可靠性。首先,一些明代文人就早已指出朱元璋"生于嘉山,长于凤阳"。其次,据当地今存碑铭及文献记载,朱元璋出生地明确为嘉山一带赵府村。再者,虽说赵府村如今名已不存,但从地理位置上看,距离虞县、凤阳皆极为靠近,或许正是后世史书混淆所致。

结尾

当然,任何一种说法都还无法完全作为定论。毕竟明史纪录存在矛盾,考证工作至今仍未彻底。不过从现有线索看,嘉山之说的可信度似乎更高一筹。而欲探明朱元璋真正出身,恐怕还需更进一步深入考据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