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太现实!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没想到师傅偷偷留了一手,结果悲催了

作者:欣的时光客栈

饭店经理嫌大厨拿高工资却干活少,和大厨的徒弟共同设计找茬把大厨开除了,提拔大厨的徒弟当了头厨。没想到大厨偷偷留了一手,徒弟的菜被频频投诉,仅仅两个月,顾客就流失了大半。饭店眼看就干不下去了,经理只好厚着脸皮,带着礼物亲自去把大厨请回来。尽管开出了比之前更高的工资,仍然被大厨拒绝,而且还把他赶了出来!

太现实!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没想到师傅偷偷留了一手,结果悲催了

我有一家分店,实行的是经理管理制度,可自主经营,总店不过多干涉分店的营销模式,只抽取部分利润。

但是,最近发现该店的营业额下降了不少,而且半年来一直处于下降的状态,本该是餐饮旺季,营业额却下降了,肯定是哪个方面出了问题。

于是,我突击检查了分店的销售账目,和进货账目,但没有发觉大的问题。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又查看了菜单,发现主菜少了好几道菜品。

被撤的那几道主菜,是店里的特色,也是每桌必点的高销量菜品。

当时,为了这个店开业后能快速起店,我特意把二店的厨师长调到这个店。

这几道菜是厨师长的看家菜,这个店就是靠着这几道菜,很快收回了投资开始盈利,并为店里积累了大量的客户。

现在这几道菜居然下架了,怪不得营业额下降了,卖的很火的菜,为什么下架呢?

为了搞清楚真相,我把杨经理和刘厨师长叫到办公室。

杨经理来了,但刘厨没来,来的是他的大徒弟小于。

我问杨经理,刘厨怎么没来,杨经理支支吾吾的表示,刘厨有事请假了,我立马感觉事情不对劲儿。

一个主厨请假,也没有必要把菜品下架,事情肯定不会这么简单。

太现实!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没想到师傅偷偷留了一手,结果悲催了

在我的逼问之下,杨经理又说是刘厨嫌工资低辞职走了。他们也是没办法,只好让刘厨的大徒弟来顶这个缺!

刘厨的大徒弟小于,是他一起从二店带过来的,已经跟了他两三年了。

从一年前,店里的菜几乎都是小于在做,刘厨只是稍作指点,就因为没给他涨工资,刘厨就借口辞职走了,店里也没留他。

我发现,刘厨的徒弟表情很不自然,杨经理说话也不果断,断定很可能是杨经理撒了谎。

会不会是他觉得,这个徒弟跟了师傅好几年,已经学到了师傅的精髓,而师傅的工资是2万,而徒弟的工资只有8000,于是为了省钱把刘厨辞退了?

我让小于先去干活,留下杨经理。我直接告诉他,你再不说实话,这家店非毁在你手里。

果然,还真是那么回事!

原来,自从饭店的生意火爆之后。杨经理发现,刘厨几乎不再上灶了,只是对徒弟指手画脚。

说过他几次,刘厨说自己的腿由于长时间站立出现了问题,需要多休息。

少干活,不出力,还拿高工资,杨经理心里觉得吃了亏,这厨师长比老板还清闲?

现在,店里所有的菜,都出自徒弟小于之手,味道不次于师傅,顾客根本不知道是徒弟做的,还是师傅做的。

小于也觉得,自己得到了师傅的真传,师傅的工资是2万,而自己只有8000。

他指点,我干活,凭啥他的工资比我高这么多?他心里对此很不平衡,他甚至觉得,他的厨艺已经超过了师傅。

可见此人,人品是有问题的,并且心怀不轨,只是刘厨当初选错了徒弟。

小于就找到了杨经理,说师傅的受艺自己已经学到手了,店里的生意是靠他来支撑。

师傅不干活还拿那么高的工资,这明明就是店里的损失,不如找茬把师傅辞退,由他来主厨,他只拿1万的工资就行,这样店里还能省下一万块钱。

杨经理耳根子软,作为商人,他首先想到的是利益。

对刘厨拿着高工资,却只做指指点点的活,他早就看不惯了,只是没机会,也没有理由辞退他。

因为刘厨是店里的元老,也是陪他一起打江山的人,而且是总店派过来的,他还不敢贸然辞退。

小于这么一说,正合他意,两人就开始密谋,准备在两三个月的时间里,小于争取在师傅那里学到更多的厨艺,之后找个理由把刘厨开了。

杨经理当然会考虑,小于是否是扯虎皮拉大旗,不如正好趁这几个月的时间考验考验他,到时候可以一箭双雕。

于是,杨经理在年前那段时间,假装关心刘厨的身体,经常让他休假。

并以此来测试,徒弟离了师傅到底能不能撑起台面来!

正好年前那段时间店里生意很好,小于还自创了两个新菜品,很受年轻顾客的欢迎。

他们就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了,便借着春节放假之际辞退了刘厨。

太现实!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没想到师傅偷偷留了一手,结果悲催了

年后,刘厨来店里拿自己的东西,杨经理借故躲了出去。结果刘厨啥也没说,就痛快的走了。

但这件事在店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厨师长是怎么走的,大家都心知肚明。

白案的李师傅,怕将来自己也会步入厨师长的后尘而重蹈覆辙,于是找个借口也辞职走了。

店里一下子走了两位重量级的人物,情况可想而知。

往年,年后开业的那段时间,是老顾客集中请客的时候,那些挑剔的老顾客来店里来吃饭,都喜欢点那几道镇店的菜品。

菜上来了,品相不错,但味道总是差了很多,点了面点,也不是原来的味了。

原来,杨经理为了省钱,白案师傅辞职以后,直接由他的徒弟顶起了白案,结果和菜品一样,受到顾客的指责。

一段时间下来,有些老顾客先是提意见,后来见菜品没有什么改变,知道是换了厨师,慢慢就不来了。

太现实!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没想到师傅偷偷留了一手,结果悲催了

杨经理赶紧问新上任的头厨,你不是把你师傅的厨艺都学到手了吗?为什么老顾客们都说不是原来的味道了,就连新顾客都少了很多?

小于这才说了实话,师傅炒菜的厨艺他确实学好了。

但是,店里从买料到配料都是刘厨亲自去买,每次也不多买,自己配料,配料的时候根本不让别人看。

实际情况是,师傅没把配料方教给他,所以菜品总是出不来那个味。

杨经理这才明白,原来,传说中的猫教老虎留了一手,是真的!

杨经理讲了实情,我气的恨不得给他两巴掌,还有这么做生意的?这是卸磨杀驴,太不讲究了!

像刘厨这样的师傅,别人抢还来不及,他居然给辞退了,现在造成这样的局面,这个店算是完了。

餐饮界一直流传,干饭店,最忌讳的就是在火爆的时候换厨师,那不光是口味儿改变了,里边还包括了一些玄学。

这倒好,一下子走了两个顶梁柱,生意不下降才怪呢!

最终,我们经过商量,制订了两个挽救的方法。

一,杨经理拿出诚意,不管用什么方法,去把刘厨请回来。

二,如果实在请不回来,也要想办法花钱,把刘厨手里的配料方子买下来。

第二天,杨经理买了好烟好酒,和一些高档礼品,开了300多公里的车,去了刘厨乡下的老家。

他也不好意思敲人家的门,只好等到刘厨出门时,才装作刚到的样子下车。

果然,刘厨根本不搭理他,杨经理只好陪着笑脸,说请刘厨吃个饭,但被拒绝了,并且人家转身要走。

杨经理赶紧诚恳的说明了来意,想请刘厨回去,工资由原来的两万给他涨到25000,并且开除他的徒弟。

虽然事情过去了半年多,刘厨仍然愤愤不平。

他说:“当初你就因为省那点钱,留下徒弟开除了师傅,你酿的什么因,就得什么果,你觉得我还会回你那个小店吗?”

不管杨经理怎么恳求,刘厨铁了心,就是一句话:好马不吃回头草!

见刘厨不给面子,杨经理又提出,看在他们曾经一起共事的份儿上,让刘厨把配料方送给他。

实际上,我们是让他用钱把刘厨的配料方买过来,都不敢保证人家能不能同意。

而这个穷抠不知咋想的,最后还想空手套白狼,让刘厨把配方送给他?

后果可想而知,刘厨气的把杨经理推出大门,把他拿去的礼物全部扔了出来!

其实,不管是做餐饮,还是做其他生意,窦应该先做好人品,再做好事情,人品有问题,注定什么事都做不好。

杨经理做了过河拆桥的事,哪知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聪明反被聪明误,刘厨没有成全他的徒弟,给自己留了一手。

虽然,刘师傅选徒弟看走了眼,但他记住了,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古训,从而保全自己全身而退。

所以,做人还是要讲诚信懂规矩。规矩是一种准则,更是一种分寸。

做人做事不讲诚信,不按规矩办事,早晚会撞南墙。

您认为,师傅带徒弟,该不该留一手?

(作者声明:本人所有作品系​​头条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搬运必究!)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头条创作挑战赛#​

太现实!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没想到师傅偷偷留了一手,结果悲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