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精日”言论被曝光后,冷处理不回应,删掉言论就能无事发生了?

作者:咕咕不迷路

近年来,随着社交平台的兴起,“网红”等互联网红人群体日益壮大,这也带来了一些令人反感的问题。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网络红人王悦伊,她通过网络平台走红,却在走红后被揭发曾有淋漓尽致的“精日”言论。

“精日”言论被曝光后,冷处理不回应,删掉言论就能无事发生了?

网红潮下的“精日分子”曝光

王悦伊以其出众的外表才能,很快在网络平台上获得了一定知名度,成为一名成功的“网红”。之后成功踏入演艺圈,当她的事业正要起飞之时,有网友在网上挖出了她当年使用某ID在网络上发表的种种“精日”言论。

这些建立在对本国环境的贬低及对日本文化的过度美化上的言论,极具侮辱性和分裂民族团结的成分,完全与她出名后的正面形象背道而驰。这暴露了一个严重问题:在网络盛行的今天,公众人物的“双面人”现象很难避免。

“精日”言论被曝光后,冷处理不回应,删掉言论就能无事发生了?
“精日”言论被曝光后,冷处理不回应,删掉言论就能无事发生了?
“精日”言论被曝光后,冷处理不回应,删掉言论就能无事发生了?

面对如此曝光,王悦伊并未站出来诚恳解释和反思,反而采取删除证据和谴责攻击的做法,企图掩盖真相重塑完美形象。这种行为显示,在某些人看来,舆论是一场竞赛,赢家可以重制规则,唯有结果才是硬道理。

舆论场不应孕育这样的僭越心态。真相和公众利益应该是主导原则。网络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信息环境中的危机:缺乏监管让“双面人”有机可乘,舆论也容易成为某些人的工具。

“精日”言论被曝光后,冷处理不回应,删掉言论就能无事发生了?

网红文化与舆论

其实,网络红人作为新的公众人物,值得我们重新审视网红文化本身。网红的成功很大程度依赖个人魅力和网络互动,但这并不能成为其恣意妄为的借口。网红同样应承担社会责任,为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更重要的是,公众也应树立警惕心,动辄被表面光鲜形式迷惑,不为个别网红人士的言论行为打码诱惑。平台也有必要强化身份认证与信息监管,避免“双面人”假借网红身份违法或误导公众。

“精日”言论被曝光后,冷处理不回应,删掉言论就能无事发生了?

王悦伊案是一个提示,表明在网络舆论空间里,还缺乏有效约束“双面人”和错误信息的规则。需从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两个层面,搭建公正有序的舆论环境。例如,可以考虑制定网红与公众人物行为准则,明确其必须言行一致。

严格执行实名制与身份验证,鼓励自律自我纠错机制,惩处抹杀真相与谣言散布等破坏行为。只有通过共同参与与监督,才能构建一个发展良性的网络互联社会。

“精日”言论被曝光后,冷处理不回应,删掉言论就能无事发生了?

随着新科技的不断涌现,网络舆论应对能力将是一个长期课题。只有通过共同努力,利用新媒体优势的同时兼顾风险,维护信息环境的公正公开,才能构建一个既便利又有序的网络社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