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华学姐为流浪猫设计生存装置,斩获UCL、NUS等顶级院校offer!

作者:UniDesignLab

PIPI 清华大学 建筑学

GPA:3.65/4.0

托福:100

自我评价:热爱摆烂的intj

获奖经历:China Active House Award 2021

所获offer(截至发稿前):

UCL - Urban Design

NUS - Urban Design

NUS - Integrated Sustainable Design

HKU - Urban Analytics

爱丁堡 - Urban Strategies and Design

MMU -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申请时间线:

清华学姐为流浪猫设计生存装置,斩获UCL、NUS等顶级院校offer!
清华学姐为流浪猫设计生存装置,斩获UCL、NUS等顶级院校offer!
清华学姐为流浪猫设计生存装置,斩获UCL、NUS等顶级院校offer!

项目目的

城中村作为一类特殊的城市景观,其特点是年代久远,建筑密度高,私搭乱建严重,基础设施老旧。由于历史等多重原因,城中村多重土地性质交织在一起。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城中村随时被城市吞噬殆尽,但也随时会从城市中萌发新生,宛如春风吹又生的野草。

城中村作为每个大城市都有的特殊区域,内部鱼龙混杂,人口流动性大。但很少有人关注的是,城市作为包罗万象的综合体,除了人类在其中处于统治地位外,还有一批庞大的动物群体在城市中挣扎求生。流浪猫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人类在建设城市生态系统时往往只考虑到人类的尺度,而忽略了其他物种的体验。流浪猫要么在这里出生,要么被人类遗弃于此,它们的生存状况堪忧。有的流浪猫死于冬季极寒天气,有的死于呼啸而过的车辆的倾轧。它们在城市的夹缝中生存。与此同时,流浪猫也造成许多社会和生态问题,如猫瘟等。

清华学姐为流浪猫设计生存装置,斩获UCL、NUS等顶级院校offer!

处理流浪猫问题,对于改善城市流浪动物问题、保护城市动物与环境是至关重要的。本次的设计目标是构建城中村中的猫咪生存装置实验。让建筑作为一种催化剂介入,并以其自身的力量对城市空间施加影响。在一个人是绝对主角的空间场景中,我们让流浪猫代替人成为主角,而将创造出来的建筑作为一个新的符号,在城市空间中建立一个新的空间,创造新的张力,人和猫之间的互动也在这一空间中产生。

清华学姐为流浪猫设计生存装置,斩获UCL、NUS等顶级院校offer!
清华学姐为流浪猫设计生存装置,斩获UCL、NUS等顶级院校offer!

设计策略

「 前期调研 」

设计思路由“以人为本”转换为“以猫为本”。因此我在前期详细调研了猫的生活习惯与性格特点,如猫咪喜热、擅长白天睡觉晚上捕食、有领地意识、喜欢软绵绵的东西等。猫对于色彩的感知也与人类有很大不同。它们的眼睛里没有可以分辨红色的视杆细胞,因此只能分辨出蓝色和绿色,如果看到红色,可能会变成黄灰色。但是猫咪仍对色彩鲜艳的东西感兴趣。猫在生活过程中很少用到色觉,相比较靠分辨色彩来判断事物,猫咪更依赖嗅觉来判断周围的东西。猫会通过尿液来标记地盘,路过的猫咪闻到气味,便会绕道而走,不在别人的地盘里撒野。猫也能通过闻其他猫咪的尿和臭腺气味,就分辩出对方是母猫还是公猫。

清华学姐为流浪猫设计生存装置,斩获UCL、NUS等顶级院校offer!

其次,由于设计对象是流浪猫而非家猫,我接着收集流浪猫特有的习性与特征,并查阅流浪猫保护现状相关资料。流浪猫的捕食欲望是一种天性,不会因为食物充足而消退,他们的捕食很多的时候是一种娱乐活动,还有为了保护地盘、保护孩子、抢夺资源而杀死其他动物的行为,这就导致了猫杀死的动物数量远远大于它的食用数量,对生态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猫的捕食范围与效率在动物中也处于前列,除了捕捉老鼠,还会捕捉鸟类、松鼠、兔子、蝙蝠、蛇、蜥蜴、青蛙、昆虫等动物,可以说基本出现在它面前的动物它都能捕食。

现今流浪猫的处理策略一般为TNR(trap neuter return),即用陷阱捕获流浪猫,对其进行绝育,再送到城市中的荒野地带,以减少他们的数量。但在国内由于成本等原因流浪猫的处理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清华学姐为流浪猫设计生存装置,斩获UCL、NUS等顶级院校offer!

「 猫咪生存单元设计过程 」

基于前期调研,我选取流浪猫在城市中的典型生存场景,如屋顶上、机动车车底等,将具体场景抽象化为设计形式语言,由2D的图像转换为线条再转换为3D的居住单元模块模型,构建了8个基于猫咪规模的生活单元。为了适应城中村复杂多样的空间,采用了寄生式建筑,以不同数量单元的模块组装来适应城中村空间规模的变化。每个模块单元的长度为900毫米,以建立一个适合猫的生活空间。

通过对流浪猫的生活习性研究,赋予不同单元不同的材质、颜色与功能。主题色调采用蓝色并点缀绿色植物是基于猫咪只能看见蓝色与绿色的视觉特性。单元尺度为适合猫的身形特点而采用300mm的模数。将不同单元进行组合叠加,可以构建完整的猫咪生存装置。

清华学姐为流浪猫设计生存装置,斩获UCL、NUS等顶级院校offer!

从猫咪的日常行为出发,这八个单元被分为三类:饮食、居住和娱乐。使用猫咪喜欢的材料来增加流浪猫的亲切感。其中,饮食单元布置植物和水,以满足猫咪梳理毛发维持健康的需求;居住单元使猫咪拥有遮风避雨、保持温暖的地方,并提供一些使猫咪有安全感的可以蜷缩的小角落;娱乐单元给予猫咪上蹿下跳以及晒日光浴的动静分离的空间。

清华学姐为流浪猫设计生存装置,斩获UCL、NUS等顶级院校offer!

「 装置实地嵌入地点选择 」

猫咪在城中村中的生存环境相较于公园、小区等其他城市环境而言尤为恶劣,因此我选择大城市中的城中村作为具体的实验场地。我选择著名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中一处并未被拆迁的城中村定海社区,来研究具体的人员构成、人猫关系与装置置入城市环境中的具体方式。

清华学姐为流浪猫设计生存装置,斩获UCL、NUS等顶级院校offer!

我研究了城中村地区特有的一些空间。例如城中村中存在楼间距极窄的两栋楼,俗称握手楼;楼栋建筑密度大且质量参差不齐、形式语言各异;公共空间与绿地缺乏,地域内伴随着一些杂草荒地;建筑室内空间利用程度不同,有拥挤的出租屋,也存在久无人用的闲置楼层空间。

清华学姐为流浪猫设计生存装置,斩获UCL、NUS等顶级院校offer!

▲ 握手楼

清华学姐为流浪猫设计生存装置,斩获UCL、NUS等顶级院校offer!

成果展示与未来展望

为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城中村环境,运用模块化拼装的方式,保留轻质900mm模数的框架以实现外框的自由组合变换,内部生存单元可以依据时间、地点的需要而及时进行替换。我在定海社区废弃房屋的顶层、房屋间隙、楼顶、空地几个不同的地方设计具体形态与功能划分,并联想人猫互动关系图。

清华学姐为流浪猫设计生存装置,斩获UCL、NUS等顶级院校offer!

不同地区的装置可以灵活适应不同空间特征,构建多层级的人猫互动关系和多高差的猫咪运动空间。最终达到给予流浪猫良好生活空间的同时,优化人类与流浪猫关系的目标。

清华学姐为流浪猫设计生存装置,斩获UCL、NUS等顶级院校offer!

我主要选取三个不同地点来放大设计猫咪生存装置。在废弃的顶楼,这里是人和猫互动最频繁的地方,人们可以从楼下过来观察猫咪的一举一动并适当给予猫咪帮助。剩余的屋顶和建筑表皮在冬天为猫咪提供了庇护,从而大大减少了意外死亡的机会;在跌落式的屋顶上,猫咪可以上下跳跃释放活力与能量;在开放的空地处,绿色植物为人们提供了景观,也为猫咪提供了避雨的场所。

清华学姐为流浪猫设计生存装置,斩获UCL、NUS等顶级院校offer!

不同生存单元构成的网格中的缝隙可以让人们在猫的世界中穿梭游走,提供人和猫不经意间相遇的契机。

清华学姐为流浪猫设计生存装置,斩获UCL、NUS等顶级院校offer!
清华学姐为流浪猫设计生存装置,斩获UCL、NUS等顶级院校offer!

结语

选取流浪猫的特殊视角,以猫的尺度与习性为基础,采用模块化的建筑形式,根据不同地段特征排布不同功能单元、进行不同单元网格组合。900mm的模数在人的尺度与猫的尺度之间产生奇妙的碰撞,创造多样的人猫关系图。设计提供了非人视角的建筑设计策略,为解决城市流浪动物产生的一系列生态问题提出建筑视角的建议。

部分图片来源:

[0] https://dp.pconline.com.cn/photo/list_3259023.html

[1] http://mt.sohu.com/20171227/n526504989.shtml

[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5807245985937286&wfr=spider&for=pc

[3] https://zhuanlan.zhihu.com/p/541235128

[4] https://www.sohu.com/a/454103276_722596

图文来源 / PIPI

文中作品及图片归原作者本人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