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永远不要消耗自己的福报(深度好文)

作者:艺境
永远不要消耗自己的福报(深度好文)

《格言联璧》中说:“福不可享尽。”

冥冥之中,一个人的福报自有定数。

如果将福报消耗透支,运道会急转直下,前程也晦暗不明。

所以,人要学会惜福积福,永远不要消耗自己的福报。

如果你有以下4种消耗福报的行为,一定要趁早迁善改过!

1

言语刻薄

《围炉夜话》有言:“语言深刻,终为薄福之人。”

口是祸福之门,说话尖酸刻薄,福气会变得日渐稀薄。

这样的人,宽于待己,严于待人,经常从鸡蛋中挑骨头。

一开口,就是嘲讽、攻击,让人颜面尽失,甚至反感厌倦。

长此以往,只会将自己的福报消耗殆尽,把自己的路走窄走绝。

三国时,有一位名叫祢衡的名士,才华横溢。

但祢衡也是出了名的言语刻薄之刃,常常公开辱骂轻慢他人。

他说荀彧长着张吊丧脸;说赵融肥胖适合管理厨房;还击鼓骂曹操,侮辱其先祖。

曹操大度,放他一马,谁知在黄祖幕府任职时,他又出言不逊,终被黄祖杀死。

如齐善鸿教授所说:“嘴上无德,都是命穷之人。”

恶语伤人六月寒,刻薄的话,就像一把利刃,伤人于无形,也损折自身。

良言一句三冬暖,懂尊重,能宽容,嘴上留情,说话积德,才是迎祥纳福之道。

永远不要消耗自己的福报(深度好文)

2

占人便宜

《了凡四训》有言:“一切福田,不离方寸。”

这世上所有的福报因果,都与自己的内心息息相关。

喜欢占人便宜,看似精明,实则不是人穷,而是心穷。

最后,只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损了自己一生的福报。

收藏家马未都曾在节目中说起一件事。

他家以前雇佣的保姆,干活勤快,认真仔细。

不足之处就是:喜欢偷偷摸摸、顺手牵羊拿些不值钱的小东西回家。

马未都发现后,没有辞退她,反倒关照有加:想要什么提前说一声。

但保姆屡教不改,即便薪水丰厚,依旧整日为了贪小便宜耍尽手段,最后只能开除。

正所谓:“人有小算盘,天有大算盘。”

当你因占人便宜沾沾自喜时,在他人眼中早已劣迹斑斑,故而愈发无福。

内心仁厚良善,品行正直,坦坦荡荡,种下善因,方能让人欣赏,福荫自身。

3

怨天尤人

《荀子》有云:“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习惯性怨天尤人,往往是命穷无福的征兆。

因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能量场,你是什么,就会吸引什么。

倘若无论遇到什么不顺,都怨气腾腾,负能量满满,晦气也会如影随形。

就像是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

小说中的祥林嫂,守寡后被婆家卖给他人,还生了个儿子。

原本日子尚且能过,不幸的是,她丈夫突然离世,儿子也意外身亡。

祥林嫂没有被时间抚平伤痛,重整旗鼓向前看,而是逢人就抱怨诉苦。

起初大家还同情和安慰,可听多了消极的怨话,人人都变得避之不及。

渐渐地,祥林嫂境遇大不如前,又被赶出鲁家,成了流落街头的乞丐。

抱怨,就如同一剂致命的慢性毒药。

人生一切不幸的根源,就源于抱怨不休、牢骚不断的心。

学会将心中的抱怨清空,保持微笑,向阳而生,汇聚正面的能量场,才能迎来自己的福报。

永远不要消耗自己的福报(深度好文)

4

狂妄自满

俗话说:“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

一个人若是狂妄自满,离遭殃遇祸也就不远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锋芒毕露,目中无人,便会招人嫉恨,害了自己。

满招损,谦受益,始终保持谦卑谨慎,别太把自己当回事,才是纳福之道。

知名法学教授罗翔,年轻时取得成就时也曾自命不凡,狂妄自大。

但每当此时,他就会想起当年外公临终前对自己说的话:“你当自卑视己,切勿狂妄自大。”

数年如一日,罗翔谨遵外公的教诲,于己谦虚,待人谦逊,时时剖析警示自己。

如今,他不仅在网上有着超高人气,成为深受推崇的网红学者,也在事业上更上一层楼。

清朝大学士张廷玉说过:“盛满易为灾,谦冲恒受福。”

为人处世,盛气凌人,骄傲自满,会给自己折福招灾。

唯有懂得戒骄戒躁,谦卑踏实,才会恒久受到福赐庇佑。

姿态越低,福报越深,好运气会不请自来,人生也会顺遂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