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永遠不要消耗自己的福報(深度好文)

作者:藝境
永遠不要消耗自己的福報(深度好文)

《格言聯璧》中說:“福不可享盡。”

冥冥之中,一個人的福報自有定數。

如果将福報消耗透支,運道會急轉直下,前程也晦暗不明。

是以,人要學會惜福積福,永遠不要消耗自己的福報。

如果你有以下4種消耗福報的行為,一定要趁早遷善改過!

1

言語刻薄

《圍爐夜話》有言:“語言深刻,終為薄福之人。”

口是禍福之門,說話尖酸刻薄,福氣會變得日漸稀薄。

這樣的人,寬于待己,嚴于待人,經常從雞蛋中挑骨頭。

一開口,就是嘲諷、攻擊,讓人顔面盡失,甚至反感厭倦。

長此以往,隻會将自己的福報消耗殆盡,把自己的路走窄走絕。

三國時,有一位名叫祢衡的名士,才華橫溢。

但祢衡也是出了名的言語刻薄之刃,常常公開辱罵輕慢他人。

他說荀彧長着張吊喪臉;說趙融肥胖适合管理廚房;還擊鼓罵曹操,侮辱其先祖。

曹操大度,放他一馬,誰知在黃祖幕府任職時,他又出言不遜,終被黃祖殺死。

如齊善鴻教授所說:“嘴上無德,都是命窮之人。”

惡語傷人六月寒,刻薄的話,就像一把利刃,傷人于無形,也損折自身。

良言一句三冬暖,懂尊重,能寬容,嘴上留情,說話積德,才是迎祥納福之道。

永遠不要消耗自己的福報(深度好文)

2

占人便宜

《了凡四訓》有言:“一切福田,不離方寸。”

這世上所有的福報因果,都與自己的内心息息相關。

喜歡占人便宜,看似精明,實則不是人窮,而是心窮。

最後,隻會撿了芝麻,丢了西瓜,損了自己一生的福報。

收藏家馬未都曾在節目中說起一件事。

他家以前雇傭的保姆,幹活勤快,認真仔細。

不足之處就是:喜歡偷偷摸摸、順手牽羊拿些不值錢的小東西回家。

馬未都發現後,沒有辭退她,反倒關照有加:想要什麼提前說一聲。

但保姆屢教不改,即便薪水豐厚,依舊整日為了貪小便宜耍盡手段,最後隻能開除。

正所謂:“人有小算盤,天有大算盤。”

當你因占人便宜沾沾自喜時,在他人眼中早已劣迹斑斑,故而愈發無福。

内心仁厚良善,品行正直,坦坦蕩蕩,種下善因,方能讓人欣賞,福蔭自身。

3

怨天尤人

《荀子》有雲:“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

習慣性怨天尤人,往往是命窮無福的征兆。

因為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個能量場,你是什麼,就會吸引什麼。

倘若無論遇到什麼不順,都怨氣騰騰,負能量滿滿,晦氣也會如影随形。

就像是魯迅先生筆下的祥林嫂。

小說中的祥林嫂,守寡後被婆家賣給他人,還生了個兒子。

原本日子尚且能過,不幸的是,她丈夫突然離世,兒子也意外身亡。

祥林嫂沒有被時間撫平傷痛,重整旗鼓向前看,而是逢人就抱怨訴苦。

起初大家還同情和安慰,可聽多了消極的怨話,人人都變得避之不及。

漸漸地,祥林嫂境遇大不如前,又被趕出魯家,成了流落街頭的乞丐。

抱怨,就如同一劑緻命的慢性毒藥。

人生一切不幸的根源,就源于抱怨不休、牢騷不斷的心。

學會将心中的抱怨清空,保持微笑,向陽而生,彙聚正面的能量場,才能迎來自己的福報。

永遠不要消耗自己的福報(深度好文)

4

狂妄自滿

俗話說:“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禍。”

一個人若是狂妄自滿,離遭殃遇禍也就不遠了。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鋒芒畢露,目中無人,便會招人嫉恨,害了自己。

滿招損,謙受益,始終保持謙卑謹慎,别太把自己當回事,才是納福之道。

知名法學教授羅翔,年輕時取得成就時也曾自命不凡,狂妄自大。

但每當此時,他就會想起當年外公臨終前對自己說的話:“你當自卑視己,切勿狂妄自大。”

數年如一日,羅翔謹遵外公的教誨,于己謙虛,待人謙遜,時時剖析警示自己。

如今,他不僅在網上有着超高人氣,成為深受推崇的網紅學者,也在事業上更上一層樓。

清朝大學士張廷玉說過:“盛滿易為災,謙沖恒受福。”

為人處世,盛氣淩人,驕傲自滿,會給自己折福招災。

唯有懂得戒驕戒躁,謙卑踏實,才會恒久受到福賜庇佑。

姿态越低,福報越深,好運氣會不請自來,人生也會順遂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