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聚焦超大城市“老老人”照护服务,首都治理热点问题研讨会圆满举行

作者:人大国发院
聚焦超大城市“老老人”照护服务,首都治理热点问题研讨会圆满举行

2024年5月1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以下简称“首发院”)和中国民主建国会北京市委员会(以下简称“民建北京市委”)联合主办的首都治理热点问题研讨会(第7期)在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楼1138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的主题聚焦超大城市“老老人”照护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北京市老年学和老年健康学会、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北京老龄居养老产业促进中心协办。

聚焦超大城市“老老人”照护服务,首都治理热点问题研讨会圆满举行
聚焦超大城市“老老人”照护服务,首都治理热点问题研讨会圆满举行

民建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首发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王轶,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老龄健康司副司长刘芳,民建中央调研部二级巡视员李沛熹,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王斌,北京市卫健委党委委员、一级巡视员王小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日报社总编辑伍义林等领导嘉宾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北京市卫健委、北京市民政局、民建北京市委等单位的有关同志出席会议。

聚焦超大城市“老老人”照护服务,首都治理热点问题研讨会圆满举行
聚焦超大城市“老老人”照护服务,首都治理热点问题研讨会圆满举行
聚焦超大城市“老老人”照护服务,首都治理热点问题研讨会圆满举行

参观展览

会议开始前,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首发院理事长林尚立会见了司马红及参会嘉宾,就高校民主党派组织建设和人才培养进行了交流,并共同参观了首发院成果展。王轶,学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青格勒图,王斌,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黄石松、专职副主委苏健、秘书长王虹等参加会见。

聚焦超大城市“老老人”照护服务,首都治理热点问题研讨会圆满举行

民建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

司马红在会议致辞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北京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面对老龄化和高龄化加剧趋势,“老老人”照护问题成为“刚需中的刚需”。民建北京市委始终坚持围绕中心大局,积极建言资政。自2011年起,持续深耕养老领域,形成的调研成果为服务首都人口老龄化的社会治理发挥了积极作用。从2018年起,民建北京市委与人大国发院合作举办了4届智汇养老北京高峰研讨会,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智汇养老北京高峰研讨会成为了北京民建参政议政的一张金名片。此次民建北京市委与人大首发院合作,共同发布北京市“老老人”长期照护的整体解决方案研究报告,为首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贡献真知灼见。“老老人”的照护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民建北京市委将继续集智聚力、深研细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北京方案献计出力。

聚焦超大城市“老老人”照护服务,首都治理热点问题研讨会圆满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首发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王轶

王轶向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和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和欢迎。他表示,人大首发院作为首都高端智库,始终坚持“服务首都、引领发展”的理念,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最懂北京”的大都市地区发展决策研究咨询机构。本次会议与民建北京市委合作,聚焦超大城市“老老人”照护服务这一突出问题,并发布“超大城市‘老老人’照护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研究成果,体现了“急市里所急”,是响应北京市战略部署的具体举措。面向未来,人大首发院将继续聚焦首都研究,为首都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会议开幕式及主报告发布环节由首发院副院长李文钊教授主持。

聚焦超大城市“老老人”照护服务,首都治理热点问题研讨会圆满举行

首发院副院长李文钊教授

主报告发布环节,首发院黄石松研究员发布了“北京市‘老老人’照护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的主报告。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杨华和北京大学教授吴明分别围绕“长期照护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两个议题做了主旨报告。

黄石松从年龄上“更老”、身体功能上“更老”两个维度对“老老人”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界定,清晰地勾画出了“老老人”的“群体像”。报告认为,截止到2023年,北京市“老老人”规模不低于88.74万人,到2035年将超过145.6万人,“老老人照护”问题将十分普遍,完善“老老人”照护服务的政策体系已经迫在眉睫。报告立足首都市情,基于老龄化先行国家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政策建议:一是建立“老老人”的综合分析和预警机制,实现“应知尽知”“应评尽评”;二是完善战略规划与配套设施布局,实现供需精准对接;三是建立多层次医康养服务协同机制,形成三级服务网络,“五床联动”机制和智慧服务模式;四是循序渐进推动老年健康服务深层次改革,在家庭照护支持、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普及长护险等方面精准发力;五是多措并举化解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尤其是注重新技术在照护服务方面的应用。

聚焦超大城市“老老人”照护服务,首都治理热点问题研讨会圆满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黄石松

杨华从国际上照护服务的类别划分切入,探讨了大陆长期照护服务中人才需求大、医疗服务人才不足、培训体系亟待完善等现实问题。从职业分工、工作差异、交叉属性等维度系统分析了德日两国的经验。她认为,实现大陆长期照护服务人才队伍良性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稳定现有护理人才队伍,确保其合法权益;二是优化护理人才培养机制,扩大注册护士、医疗护理员等职业范畴;三是完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教育体系,改革现行培养体制;四是利用潜在人力资源发挥互助养老作用;五是健全正式、非正式养老照护者支持政策体系。

聚焦超大城市“老老人”照护服务,首都治理热点问题研讨会圆满举行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杨华

吴明以供需结构为分析框架,结合大陆目前正在开展的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探讨了大陆居家、社区及机构养老护理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需求撬动不足、供给资源闲置、供需匹配不精准等问题。她认为,当前的关键是解决筹资问题,为此需要:一是在发挥政府一次性财政支持作用基础上,继续发挥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作用;二是尽快推广普及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不同的护理模式提供稳定资金支持;三是尽快落实长护险的配套政策、监督机制。

聚焦超大城市“老老人”照护服务,首都治理热点问题研讨会圆满举行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吴明

嘉宾点评和讨论环节由黄石松主持。与会嘉宾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普遍认为,主题报告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对“老老人”的内涵界定、规模测度等符合客观实际,对“老老人”照护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深入实际,提出的政策建议,既具有国际视野和前瞻性,也切实可行,为政府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北京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杨志伟认为,“老老人”的概念界定清晰、重点突出,对当前大陆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透彻、客观,其中“适医化改造”等见解独到。他还介绍了北京市下一步将要开展的工作,一是推动街道乡镇层面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二是形成居家养老照料服务清单;三是出台加强和改进“老老人”保障的若干措施;四是加强养老照护人才队伍建设。

聚焦超大城市“老老人”照护服务,首都治理热点问题研讨会圆满举行

北京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杨志伟

北京日报社总编辑伍义林认为,人大首发院通过不断发布高水平课题成果,定期召开首都治理分析研讨会,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此次公布的“老老人”照护服务的相关研究,聚焦真问题,坚持系统思维,以深入浅出的概念分析和生动详实的案例分析为我们展示了“老老人”照护服务的重要价值、现实困惑、路径优化。他还探讨了大众媒体如何在宣传传播养老服务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聚焦超大城市“老老人”照护服务,首都治理热点问题研讨会圆满举行

北京日报社总编辑伍义林

北京市卫健委一级巡视员王小娥认为,主题报告不仅做到了底数和服务需求“两个摸清”,而且推动了北京市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对健康北京建设也将起到重要作用。她也介绍了下一步北京市医养结合工作的重点:一要尽快建立相关配套政策;二要注重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建设;三要更加重视居家养老服务;四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

聚焦超大城市“老老人”照护服务,首都治理热点问题研讨会圆满举行

北京市卫健委党委委员、一级巡视员王小娥

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王斌认为,这是一次“党委出题,首都高端智库和党派市委共同答题,集合首都优质资源破解难题”的成功范例。“老老人”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是需要循环往复面临的问题。此次报告聚焦这一关键议题,并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对于解决百姓急难愁盼的揪心事、烦心事和操心事提供了重要参考。

聚焦超大城市“老老人”照护服务,首都治理热点问题研讨会圆满举行

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王斌

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刘芳副司长指出,老龄健康工作是一个“得民心、顺民意、保民生”的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各方面力量统筹推进。积极老龄观和健康老龄化理念是先导,失能老年人是服务重点,居家社区是主阵地,队伍建设是保障,“互联网+”是有效的手段。要完善政策措施,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改善设施条件、加强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医养结合的高质量发展。

聚焦超大城市“老老人”照护服务,首都治理热点问题研讨会圆满举行

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刘芳副司长

聚焦超大城市“老老人”照护服务,首都治理热点问题研讨会圆满举行
聚焦超大城市“老老人”照护服务,首都治理热点问题研讨会圆满举行
聚焦超大城市“老老人”照护服务,首都治理热点问题研讨会圆满举行
聚焦超大城市“老老人”照护服务,首都治理热点问题研讨会圆满举行

文章来源:人大首发院

微信编辑:张菁菁

聚焦超大城市“老老人”照护服务,首都治理热点问题研讨会圆满举行

人大国发院是中国人民大学集全校之力重点打造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现任理事长为学校党委书记张东刚,现任院长为校长林尚立。2015年入选全国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并入选全球智库百强,2018年初在“中国大学智库机构百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一。2019年在国家高端智库综合评估中入选第一档次梯队,是唯一入选第一档次梯队的高校智库。

人大国发院积极打造“新平台、大网络,跨学科、重交叉,促创新、高产出”的高端智库平台。围绕经济治理与经济发展、政治治理与法治建设、社会治理与社会创新、公共外交与国际关系四大研究领域,汇聚全校一流学科优质资源,在基础建设、决策咨询、公共外交、理论创新、舆论引导和内部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大国发院以“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引领者”为目标,扎根中国大地,坚守国家战略,秉承时代使命,致力于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智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