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桐木村,从好山好水里蹚出致富路

作者:日常恶魔
桐木村,从好山好水里蹚出致富路
桐木村,从好山好水里蹚出致富路
桐木村,从好山好水里蹚出致富路

红网时刻新闻 通讯员 章迎春 长沙报道

“走过宋朝时修建的古桥,听着清清的溪水潺潺声,抬头望去,远眺绵延起伏的神仙岭上风车摇曳……一切美好的瞬间,就在莲花镇桐木村。”5月14日,湖南工商大学研一学生许晓磊趁着天气晴朗,与莲花镇桐木村来了一次完美邂逅,并将心中感想发在小红书上,引发网友热烈讨论。

近日,我们走进许晓磊笔下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桐木村,实地探访桐木从水污到水净、水净到水富的和美乡村建设路径和实践。

源头入手断绝排放污染

桐木村位于莲花镇西南部,北靠月亮山,南依神仙岭,桐木河贯穿而过,森林覆盖率达78%,山林绿视率达85%,是名副其实的城市“后花园”。

“以前河里的淤泥很多,从上游漂来的白色垃圾很多,导致水变得很脏。河岸两边也全是杂草。”回忆起桐木村的过往,桐木村党支部书记李金海感叹道,谁能想到这么美的地方,几年前还是一条人人不愿意靠近的污水河。

河湖治理,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

站在选择的“十字路口”,到底是唯GDP论,还是以高质量发展排座次?湖南湘江新区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良好生态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017年,湘江新区坚持源头治污、定期治淤、生态治岸、精准治脏、铁腕治违“一盘棋”,治标、治本一齐抓,水面、岸上一齐管,掀起全域治水、全民护河高潮。

从为水发愁,到为水而战。新区坚持治污治岸,相继建成莲花社区、曾家桥村、桐木村、云盖村4座村(社区)污水处理厂,探索形成“农户、水田、塘坝、沟渠、河道”立体化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关停“散乱污”企业,畜禽养殖户全面退出,建设四格化粪池……如今的桐木河,水清、流畅、岸绿、景美,临河而居的村民也将紧闭多年的窗户打开,笑看好风景。

“桐木村,好地方,村庄美,民风淳;乡村游、是目标、要实现、齐贡献……”同时,桐木村党组织牵头,召开老党员、村民代表座谈会,结合桐木村的特色,修订成朗朗上口的“三字经”版村规民约,从村风、民风转变入手,积极发动村民参与共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母亲河凝结了几代人的乡愁,河道保洁员、青年志愿者、村民纷纷主动加入,成为守护桐木河的中坚力量。每隔一段时间,他们都会全副武装,手持铁钳,携带垃圾袋,沿岸仔细检查河面是否有漂浮物,是否有排污、乱倒乱堆垃圾等现象,同时对岸边的白色垃圾、烟蒂、纸屑、树叶等进行清理,共同着维护河岸干净整洁。

今年56岁的刘忠刚是土生土长的桐木村人,这十几年来,他见证了桐木河的变化。为了更好守护桐木河,去年,他选择从事河道保洁员工作,每天都要绕着3公里长的罗冲桥-南洲湖段巡视几个来回。“比之前好太多了,小河道里面也有翘嘴鱼、甲鱼了,看着心里是真高兴。”

桐木河的改变带给群众的远不止生活上的馈赠,更有精神的满足和文化的传承。“现在水清了,可以看见水下面还多了很多野生的小鱼。”望着粼粼波光,村民李爹爹心里别提有多开心,有事没事都喜欢在河边遛遛弯和邻居聊聊天,“现在我们村里漂亮了,干净了,儿子让我去城里住我还不愿意呢。”

行走在桐木村,桐木河缓缓流淌,杨柳在岸边摇曳生姿,放眼望去,只见处处繁花似锦、生机盎然,在静谧祥和的乡间小道上,前来的游客享受其间、流连忘返。

生态价值助力共同富裕

水环境、水生态的改善夯实了水经济的根基,如何把生态价值转化成为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桐木村以治水释放的生态红利,裂变出一系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告诉我们答案。

“桐木村将水文化融于乡村振兴之中,把小微水体管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优质的水环境、古桥建筑文化与当地民宿文旅产业带融合,使水文化建设成为莲花镇发展的依托点和着力点。”李金海介绍。

种好“梧桐树”,诚引“凤凰”栖。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的长沙市岳麓区玉华土地专业合作社,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和谐宜居的生态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成功引进了森蓝科技园、西域农林、乐哈哈农业、南洲湖休闲山庄等农业产业,进一步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同样被宜人山水风光吸引的,还有枕山小院、莲花开、风吟谷、璟蓝民宿、蜗牛花园集市、小懒村溪谷营地、拙鱼社等多家民宿,纷纷将投资目光集聚于此,让村民闲置房屋发展成为休闲农庄和乡村民宿。

“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山脉逶迤、水系发达、交通便利,非常适合发展民宿。”2014年,热爱旅行,怀揣民宿梦的“90后”夫妻侯星辰与妻子邂逅了桐木村,对这里“一见钟情”。宜人的自然景色与悠闲的乡间生活让他们立即决定:租下一处闲置的二层民房,把民宿做成事业,在莲花养老。经过多年的发展,夫妻二人又打造了野趣猩球山谷营地,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打卡,为桐木村带来了新潮又有趣的旅游方式。

桐木河蝶变带来的经济效益远不止于此。打造“乡创学院”项目,以共创方式与村民签订协议,帮扶村民学习获得新技能;与农户共同开发的蓝莓酒、坛子菜等绿色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帮助村民致富……2023年,桐木村村集体经济达86.2万元,同比增长50%。村民人均年收入3.8万元,带动5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桐木生态农业园、南洲湖农庄人气旺盛,南洲湖年游客接待量超10万人次;蓝莓、草莓、火龙果、葡萄、脆桃采摘让人乐不思蜀;澳洲龙虾、银鳕鱼、花菇鱼养殖吸引八方游客;铁骑营马术俱乐部、溪沙渔业、花园集市帐篷节特色体验活动火爆出圈;野趣猩球山谷营地、小懒村露营基地多次举办的音乐会、特色主题活动持续刷屏……一幅文旅农融合发展融出新图景正在桐木村全面开花。

手记:

因水而美、因水而富。

“饮水思源”的莲花镇桐木村,以水为带、以水为脉,让河流、岸线、景观、道路、宋代文化遗产与城市设施自然衔接、融为一体,实现水与村落、水与自然的和谐,既补齐了民生短板,提升当地村民生活品质,又与乡村振兴做足结合文章,在推动山水增值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了“换道超车”。

如今,喜笑颜开的村民、络绎不绝的游客、逐年增长的收入……无一不在诠释着桐木村将绿水青山比较优势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下一站,山高水长,流水将带着由美而富的桐木故事,向着未来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