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美国电车新贵CEO直言:中国电动车技术相较于特斯拉存多年差距

作者:故事你我他

"中国电动车在核心技术领域远远落后于特斯拉!"

如此狂妄之言出自美国新兴电动车企业Lucid的CEO彼得·罗林森之口。作为一家尚未大规模量产的新贵车企,Lucid的掌门人为何如此蛮横,公开质疑中国电动车实力?其言论在业内引发不小风波。

实话说,罗林森的言论未免过于武断。但细细审视,似乎也并非完全无据可依——毕竟中国电动车虽然飞速崛起,但在电池、电驱动等核心技术方面,与特斯拉这一行业"教父"相比,的确还存在一些差距。

美国电车新贵CEO直言:中国电动车技术相较于特斯拉存多年差距

所谓"前浪远逝,后浪才起"。这句老话用在电动车领域或许也正合适。因为对于一家后来居上且雄心勃勃的新兴车企Lucid而言,有意无意贬低竞争对手、捧高自我的做法大概也不足为奇。但毕竟,事实胜于雄辩。

电池技术的核心力

熟悉电动车的人都知道,电池是其核心的"心脏"。没有先进电池技术的支撑,任何车型也无法驱动远行。

罗林森直指,中国车企在这一领域仍旧落后于特斯拉。他认为,特斯拉在电池集成、功率输出、装置尺寸、体积功率密度等诸多方面,都显著领先于中国车企产品。

美国电车新贵CEO直言:中国电动车技术相较于特斯拉存多年差距

细究根源,这一差距主要源于特斯拉的电池供应链整合能力,以及其自主电池技术研发实力。

作为电动车先驱,特斯拉从一开始便与松下、LG化学、CATL等合作伙伴密切合作,打造定制化电池系统。同时还成立了专门的电池研发团队,开发出独有的电池技术,例如电池模组创新设计等。

反观中国车企,虽然近年来在电池技术上投入不菲,但毕竟起步较晚,整体实力仍难与特斯拉匹敌。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车企电池技术发展神速,已渐现"白暂黑打"的态势。

美国电车新贵CEO直言:中国电动车技术相较于特斯拉存多年差距

比如,宁德时代凭借CTB紧凑式电池模组等创新技术,已成为全球电池龙头;长城、小鹏等多家车企则积极推进电池自主研发与整合,以期在这一"命脉"领域构筑竞争力。中国车企在电池领域的差距随着持续投入,终将被逐步缩小。

动力系统是否"落伍"?

除了电池,动力系统同样是电动车的关键组成部分。罗林森称,在传动系统、驱动装置、整体效率等动力系统方面,特斯拉同样领先于中国电动车。

不过,事实果真如此吗?细细审视,或许并非如此。事实上,不论是动力电机、硬件集成,还是整体装置效能,中国电动车均已跻身世界前列。

美国电车新贵CEO直言:中国电动车技术相较于特斯拉存多年差距

就拿动力电机来说,大陆的驱动电机技术与世界同步发展,在整体性能和成本上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博力威、万向钱潮、森源等企业的驱动电机产品就常年叫板世界知名品牌。

硬件系统集成方面,主机厂也不遗余力。理工实力强劲的比亚迪,便拥有德国工艺背景的技术团队,其动力系统集成和制造工艺属国内领先水准。

至于整体动力效率,电咖等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已多次实测,中国诸多新能源主力车型的系统能量利用效率均超85%,部分型号更接近90%的世界顶尖水平。

由此可见,中国电动车动力系统虽略逊一筹,但并非如罗林森所说那般"落伍"。或许用"追赶型超车"更恰当。

美国电车新贵CEO直言:中国电动车技术相较于特斯拉存多年差距

汽车智能化也不输人

除了动力总成,智能网联也是Lucid口中"特斯拉远超中国车"的重灾区。事实上,在汽车智能化水平上,中国电动车同样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缩小与特斯拉的差距。

自动驾驶系统是衡量车辆智能化程度的关键指标之一。在这方面,中国车企的表现可谓出类拔萃——小鹏P7的NGP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就曾傲视群雄,荣获多个国际权威测评的最高安全分数。

美国电车新贵CEO直言:中国电动车技术相较于特斯拉存多年差距

智能座舱交互体验也是重头戏。例如理想的NAPA智能操作系统就备受赞誉,可实现全语音无按键交互;小鹏的智能语音助理也可媲美自动驾驶场景中的手机"数字老伴"。

电动化、智能化是未来发展趋势,中国车企在这两个领域正稳步赶超。所以,Lucid若认为中国电动车在智能化领域遥遥落后,显然有些"落伍"了对中国车企的认知。

中国品牌也渐入佼佼者行列

高性能化、豪华化素来是国产品牌的短板。然而,正是凭借在上述动力传动、智能化等领域的出色,新一代中国电动车正在实现逆袭。

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中国电动车持续攀升的产品力和用户体验力。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开启了高端化进阶,其部分型号的性能甚至冲击豪车级别。

美国电车新贵CEO直言:中国电动车技术相较于特斯拉存多年差距

以理想汽车的两款主力产品理想ONE和理想L9为例。其能效比竟达到6.6-7.6km/kWh,领先同级一众豪车品牌;其质量和设计工艺更是获得欧美权威媒体TomMunro的盛赞,称"比丰田皇冠更精良"。

在最新一期的Munro评分中,理想L9的总体评分高达590分,不仅稳压丰田、本田和Genesis等品牌,更是在豪华中大型纯电SUV细分市场中力压宝马iX、奔驰EQS SUV等车型,仅次于Model X。

产品力的提升自然带来了品牌影响力的攀升。2022年,理想凭借出色的产品表现荣登"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行列;而小鹏、蔚来等品牌在年轻人群体中的关注度也节节高升。

美国电车新贵CEO直言:中国电动车技术相较于特斯拉存多年差距

中国电动车企在高端市场的突破,正是依靠自身在核心技术领域的持续投入和创新所奠定的基础。因此,对于罗林森的"贬低"言论,业内人士普遍不以为然:"中国电动车正在加速赶超,Lucid也只是后来居上的新贵而已。"

发展虽快崛起仍需时日

不可否认,经过多年的奋力追赶,中国电动车与特斯拉等先行者的差距已经显著缩小。但与业界顶尖水准相比,依然还有一些差距亟待弥补:

一是自动驾驶核心技术的短板仍在。目前,国内车企大多数采用的都是感知硬件方案,真正掌握自动驾驶的AI算法和软件系统能力仍然不足。

美国电车新贵CEO直言:中国电动车技术相较于特斯拉存多年差距

二是高端智能座舱交互体验有待加强。纵观现有产品,与苹果CarPlay、Andriod Auto等移动生态高度融合的智能交互体验仍显薄弱。

三是高精尖的电池系统技术有待突破。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快充能力、安全性等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四是高端制造工艺水平与世界顶尖存在一定差距。在电池模组、动力总成装配、智能车载系统集成等方面,精度和一致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中国电动车发展虽然日新月异,与国际顶尖水准的差距也在迅速缩小,但要彻底赶超仍需要一个过程。只有不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中国车企才能真正跻身电动车先锋行列,在这场"新四化"竞争中赢得最终的胜利。到那时,莫不是专家们拍案而笑,对罗林森此前的"武断"言论嗤之以鼻了。

美国电车新贵CEO直言:中国电动车技术相较于特斯拉存多年差距
美国电车新贵CEO直言:中国电动车技术相较于特斯拉存多年差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