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52年,枪决反革命现场,省副主席女儿高呼枪下留人,他是谁?

作者:小辣椒

那是一个寂静无声的清晨,午夜的钟声刚刚敲过。刽子手们已经就位,执行枪决的一切准备就绪。被绑缚在行刑场中央的犯人默不作声,面色平静。然而就在这时,一个女子突然冲入刑场,挡在枪口前高呼:"枪下留人!不能杀他啊!"原来她竟然是省副主席的女儿。枪手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而那位即将被行刑的犯人更是神色大变,痛斥那女子"你在做什么?快离开这里!"两人的关系究竟如何?这位被判死刑的罪犯又做了什么罪行?为什么副省长的女儿要力保他的性命?

1952年,枪决反革命现场,省副主席女儿高呼枪下留人,他是谁?

一、大革命时期的谭余保:一个从平民出身的英勇革命家

1920年代的湖南大地,动荡不安。谭余保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幼就品尝了人世间的艰辛。年少时,他曾辍学在家务农,勤劳朴实。不过这个出身寒微的年轻人,却怀揣着一颗赤诚爱国的心。

1926年,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来到谭余保的家乡开展农民运动,激发了谭余保对改革现状的渴望。他是第一批加入当地农民协会的人之一,而且很快就凭借自身的出众能力和领导才干,被推举为筹委会主任。

1952年,枪决反革命现场,省副主席女儿高呼枪下留人,他是谁?

在推行土地革命的过程中,谭余保表现出了过人的勇气和坚定。他没有徇私情面,甚至对亲姑母也狠心处置,令人印象深刻。这一举动不仅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让他在1927年2月获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自那之后,谭余保更是全身心投入到革命事业中。他以出色的群众动员能力著称,很快就成为了国民党反动派通缉的重要目标。为了躲避迫害,谭余保不得不离开家乡,前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有幸结识了伟大的领袖毛泽东。

1952年,枪决反革命现场,省副主席女儿高呼枪下留人,他是谁?

1928年,中共中央将谭余保调回老家,希望他在湖南一带开展党的工作。谭余保临危不惧,不远千里,坚持在家乡开展艰难的游击战争和地下斗争。1934年,他更是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肩负起领导部队的重任。

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围剿",谭余保英勇指挥红军英勇顽抗,多次冲出重围。虽然当年棋盘山会师时,他不得不与年幼的女儿谭木兰分离,但谭余保对革命事业的热忱和坚贞却从未动摇。这位普通农民出身的英雄,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1952年,枪决反革命现场,省副主席女儿高呼枪下留人,他是谁?

二、父女分离的惨痛往事

1932年8月,蒋介石发动了疯狂的"会剿"运动,对江西苏维埃中央根据地井冈山进行了大规模的突袭和空袭。谭家所在的茶陵也遭到了无情的轰炸。在这次空袭中,谭余保的妻子和双亲惨遭炸弹杀害,唯有6岁的女儿谭木兰勉强幸免。

1952年,枪决反革命现场,省副主席女儿高呼枪下留人,他是谁?

消息传来时,谭余保正在远离家乡的前线指挥作战。听闻噩耗,他的眼泪夺眶而出,悲恸万分。女儿谭木兰则是亲眼目睹了家人惨死的一幕,她瘫倒在断壁残垣中,小小年纪就遭受了人生的巨大创伤。

村民们为避免进一步伤害,将谭木兰带到了安全的山区躲避。不久,一路踽踽独行的谭木兰就来到了父亲所在的县城,两人在悲伤的重逢中拥抱相视而泣。从此,谭余保和女儿木兰相依为命,却也注定了两人将来分离的剧痛际遇。

1952年,枪决反革命现场,省副主席女儿高呼枪下留人,他是谁?

1934年,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苏区发动了新一轮的"进剿"。在这次战役中,谭余保奉命率领红六军团在湘赣边界坚持斗争。战况剧烈,敌我双方的武装力量都达到了数万人的规模。为了避免被包围,谭余保不得不带领部队奋力突围。

正当生死存亡的关头,谭余保不忍将年幼的女儿置于绝境,他只得将女儿谭木兰藏于柴草堆中,期盼她能够幸存。这个决定极其艰难,可是条件实在太过恶劣,他别无选择。在敌军的狂轰烂炸中,父女两人就此分离,各自踏上了漫漫长路。

1952年,枪决反革命现场,省副主席女儿高呼枪下留人,他是谁?

谭木兰在柴草堆中躲过一阵,苏醒过来时却发现四周空无一人。年幼的她哭喊、彷徨,直到双腿无力,昏厥在深山之中。一名樵夫经过偶然发现了她,将谭木兰带回了家中收养。从此,谭木兰便与革命父亲失散,流离失所,进入了普通人家的生活轨道。

然而命运巧合,这个小女孩最终被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拣"了回家,从而开启了一段别样的革命传奇。

1952年,枪决反革命现场,省副主席女儿高呼枪下留人,他是谁?

三、大革命中一段不为人知的插曲

1934年底,在棋盘山会师后,人民军队转入了遵义会议的新阶段。就在这危难时刻,一名孤儿被一位叫洪宗扬的人收养,从而开启了一段不为人知的革命传奇。

1952年,枪决反革命现场,省副主席女儿高呼枪下留人,他是谁?

洪宗扬原是四川的一名地主家中的仆人。他自小聪颖好学,在主人的资助下得以读书识字。年纪渐长,洪宗扬渐渐觉醒了爱国热忱,毅然加入了革命队伍,一展抗日英勇。

1937年,当侵华日军攻陷四川时,洪宗扬不幸被俘。出于可贵品质,他不但没有投靠伪政权,反而积极宣传抗日口号,多次策动狱中起义。由于表现出色,他很快被任命为狱中的管理员,并得以活动相对自由。

1952年,枪决反革命现场,省副主席女儿高呼枪下留人,他是谁?

就在1944年的一天,洪宗扬在牢外巡视时,偶遇了一个流浪儿——正是失去父亲的谭木兰。这个小女孩形容憔悴,行踪飘忽不定。洪宗扬见状大为动容,他想起了自己也曾是一个可怜的孤儿。于是,他毅然决定将木兰带回狱中,秘密收养。

在日军严酷控制的环境下,洪宗扬费尽心机,悉心照料木兰的一切生活起居,视她如同亲生女儿。作为管理员的他也暗中利用职权,为狱中同胞输送粮食和药品。直到1945年,他终于等来了盼望已久的胜利。

1952年,枪决反革命现场,省副主席女儿高呼枪下留人,他是谁?

和平重临之后,洪宗扬带着谭木兰回到了四川老家。在那里,他向木兰讲述了许多关于革命先辈、战火硝烟的故事。木兰听后受到深深震撼,对革命理想充满向往,打算效仿父亲的事迹,投身到革命洪流之中。

然而内战爆发后,国共双方的分裂令洪宗扬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虽然曾是共产党员,但一时难以抉择加入哪一方阵营。就在这时,一个让人始料不及的惊人际遇,彻底改变了洪宗扬和谭木兰的命运。

1952年,枪决反革命现场,省副主席女儿高呼枪下留人,他是谁?

四、内战爆发后命运的巨大转折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共内战爆发,双方阵营重新洗牌。洪宗扬身为老共产党员,本应理所当然地回归革命队伍,但他却举棋不定,一直徘徊在两个阵营之间。

1952年,枪决反革命现场,省副主席女儿高呼枪下留人,他是谁?

一方面,洪宗扬受革命理想的熏陶已久,对共产主义事业怀有赤诚忠心;另一方面,他也对国民党政权抱有一丝侥幸心理,期望能在新政权下过上安生日子。在这两难的抉择之中,他一直无法下定决心。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洪宗扬收养的女儿谭木兰主动要求加入共产党。木兰自幼受革命教育,对先烈事迹了如指掌,对革命理想更是无比向往。她向洪宗扬讲述了多年来一直思念父亲的心情,希望能像父亲那样,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952年,枪决反革命现场,省副主席女儿高呼枪下留人,他是谁?

面对女儿的决绝,洪宗扬深感自己理应慎重抉择。他清楚记得,当年在狱中遭受日军摧残时,是谭木兰的父亲谭余保率领的人民军队将他们解救出来。革命理想之所以未曾熄灭,就是因为有先驱者用鲜血和生命捍卫。

最终,在女儿的感召下,洪宗扬下定决心,带着谭木兰前往湘西根据地,重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队伍。在那里,一个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惊喜在等着他们。

1952年,枪决反革命现场,省副主席女儿高呼枪下留人,他是谁?

原来,在经过艰难跋涉后,洪宗扬和木兰无意中遇到了久别重逢的谭余保。三人相见,喜极而泣,场面万分感人。从此,父女二人与洪宗扬并肩作战,且将命运深深地与革命事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然而好景不长,命运却很快将他们推上了一个全新的舞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欲铲除残余反革命余孽,全面肃清异己。在这场运动中,不少曾经革命功勋卓著者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牵连和波及。

1952年,枪决反革命现场,省副主席女儿高呼枪下留人,他是谁?

洪宗扬和谭余保父女,由于在内战时期曾一度徘徊过,因此也被列为了"重点审查对象"。尽管他们最终洗脱了嫌疑,但洪宗扬仍然难逃一劫,被判了十年徒刑,关入大牢。而这一判决,也为谭木兰后来力保洪宗扬的震撼举动,埋下了深重的因由......

五、枪下救人的惊心动魄一幕

1952年,枪决反革命现场,省副主席女儿高呼枪下留人,他是谁?

1952年,毛泽东主席发动了彻底肃清反革命余孽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无数曾经的革命者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审查和惩处。虽然洪宗扬和谭余保父女最终洗脱了嫌疑,但洪宗扬仍然因为内战时期的一度动摇而被判了10年徒刑。

是年秋季,一场公审大会将在洪宗扬所在的城市举行。在会前的最后一天,狱中突然传来惊人消息:洪宗扬将被列为重点审查对象,有极大可能会被当众枪决!这个噩耗犹如当头一棒,令谭木兰彻底精神恍惚。

1952年,枪决反革命现场,省副主席女儿高呼枪下留人,他是谁?

为了拯救恩人于危难之中,谭木兰孤注一掷,设法混入了现场。她费尽心机,终于在枪决现场的最后关头闯入了行刑场。那一幕,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枪手们已就位,被绑缚的犯人洪宗扬低垂着头颅。就在枪声即将响起之时,谭木兰突然挺身而出,高呼"枪下留人!不能杀他啊!"她的话音穿透了静默,在场内激荡开来。

1952年,枪决反革命现场,省副主席女儿高呼枪下留人,他是谁?

原来,在1949年毛主席发动肃反运动之初,正是洪宗扬不惜一切代价,为谭木兰做了无数求情陈词,才使谭余保这位曾经的革命英雄免遭株连;而正是多亏了谭余保向上级力陈不符,才为洪宗扬捍卫了一线生机,避免了他遭到极刑。如今命运翻转,轮到谭木兰来力保恩人的性命了。

一时间,全场哗然,执法人员手足无措。就连将被行刑的洪宗扬都大惊失色,痛骂那个挡在枪口前的女子:"你在做什么?快离开这里!"他丝毫不知,眼前这个力保自己的女子,竟是当年那个被他所救的谭木兰。

枪声未响,人群在骚动中渐渐安静,一切似乎静止了。省领导坐在最前排,听任周围人言语纷纭。一时间,现场气氛扑朔迷离,谁也不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而这一切的起因,却始于多年前的一段不为人知的革命岁月......

就在这万分紧张的时刻,省领导忽然挥手示意停止枪决,要求彻查此事的前因后果。很快,这起插曲的来龙去脉就被一一查明。在领导的斡旋下,洪宗扬终于捡回了一条生路,并最终重新获释。而手足情深的谭余保父女,也重新与恩人洪宗扬相聚,共叙别后的峥嵘历程。

从此,三人相依为命,安享晚年。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传奇,见证了那个动荡年代的艰难曲折。而"枪下救人"的一幕,也将永远成为他们生命中最荆棘却也最可歌可泣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