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腹泻:不容小觑

作者:医学顾事红蓝融合
腹泻:不容小觑

腹泻是指每日大便超过3次,排便量超过200克/天,粪便质地稀薄含水量大于75%。一般可通过“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来初步判断有无腹泻,大便呈6型和7型则表示可能有腹泻。

腹泻:不容小觑

日常生活中,人们出现腹泻通常都会进行自我诊断:“着凉了”、“吃坏肚子了”、 “消化不良”,再自我治疗一下:“忍一忍”、“不管它”、“吃点消炎药、止泻药、益生菌”,但腹泻可真的没这么简单。

腹泻的病因

(1)感染性腹泻:包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细菌、病毒,还有寄生虫、真菌等病原体感染。细菌性感染主要包括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等,它们大多数存在于不干净的食物和水中。如果是长期住院或经常应用抗生素的人群,需特别警惕艰难梭菌感染。病毒感染包括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杯状病毒等,多在秋冬季发病,多呈聚集性发病。另外,近几年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也可引起腹泻。

(2)非感染性腹泻:病因可涉及全身多系统,不可忽视。

首先是肠道问题,比如炎症性肠病、肠道肿瘤、缺血性肠病、肠道吸收不良综合征等;还有一些在特定人群中引起腹泻的疾病,如放射性肠炎(辐射暴露、放疗病史)、短肠综合征(小肠大部分切除术后)、胆汁酸性腹泻(胆囊切除、回肠切除)等。

其次,全身系统疾病也会引起腹泻,如内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肝胆胰脾疾病:胆囊炎、胰腺炎、肝硬化等;肿瘤:胰腺癌、胃泌素瘤、VIP瘤、甲状腺髓样癌;风湿免疫性疾病:肠白塞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大动脉炎等。

还有药源性腹泻,比如不规范应用泻剂、抗生素、抗肿瘤药、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奥美拉唑)、降糖药(二甲双胍、拜糖平)、心血管系统用药(卡维地洛、奥美沙坦)等。

最后,排除器质性病变后,需注意排除焦虑抑郁可能,还有一些由于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功能性胃肠病,最常见的是肠易激综合征,该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在食物刺激、情绪变化、环境气候变化时易诱发或加重。

腹泻:不容小觑

腹泻的危害

常言说“好汉搁不住三泡稀”,足以见腹泻对机体的危害有多大,长期或严重腹泻的危害更是不容小觑。

危害一:营养不良。腹泻时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减弱,营养物质随粪便排出体外,机体营养摄入不在,出现身体消瘦、乏力等营养不良症状。如体内缺乏B族维生素时,常会反复出现舌炎、口角炎,多发性神经炎等;如体内缺乏蛋白质,会引起低蛋白血症,出现水肿、浆膜腔积液等表现;如体内缺乏微量元素,可引起贫血、脱发等症状。

危害二:水、电解质紊乱。腹泻时体内水分大量流失,如不注意正确处理会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轻度脱水可表现为口渴、皮肤干燥、全身无力症状;严重脱水会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危及生命。电解质紊乱也会导致一系列症状,腹泻常引起低钾血症,可有恶心、呕吐、腹胀、乏力症状,严重时可引起心律失常、呼吸困难。

危害三:免疫力下降。长期腹泻因营养物质缺失和肠道功能紊乱等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减弱,患病率增加,影响生活质量。

腹泻:不容小觑

腹泻了,该咋办?

发生腹泻不能放任不管,注意清淡、易消化饮食,根据腹泻情况补充加盐加糖的温水,脱水严重时及时就医。避免擅自用药,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益生菌、止泻药可能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便秘,要及时明确腹泻病因,对症用药。一些腹泻通过休息、改善饮食、简单的治疗是可以好转的,但腹泻原因很多,如常规处理后腹泻不见好转或出现反复发作,需及时就医进一步寻找病因,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