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88年深夜,政治部主任接到军区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的指令让他震惊

作者:文史书生
1988年深夜,政治部主任接到军区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的指令让他震惊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注:现在3000字以上的文章,会有广告。但广告是免费的。

广告解锁的办法:

1、看完广告后,点击右上角的叉号。不点叉号,是没法自动跳到文章的。

2、注意,广告打开后,不要点里面其他的东西,几秒钟之后,广告播放完,你点击右上角的叉号,就可以了。感谢您的理解支持。)

1988年,刘智浚正在成都军区负责守卫的工作,这时军区首长突然给他打去了电话,告诉他师长李德金是问题人物,必须立即控制起来。

可在对越作战中,师长他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赢得了全军将士的钦佩和尊重,怎么可能做出如此事情呢?

这个疑问萦绕在刘智浚心头,或许事情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简单,或许背后隐藏着更加复杂的内情,尽管如此,他还是照着首长的指示,对李德金展开了逮捕行动。

1988年深夜,政治部主任接到军区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的指令让他震惊

军事成就与晋升,谋杀案揭开前尘往事

李德金是在上世纪50年代加入的共产党军队,而当时正好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时期,李德金也自然跟着部队上到了前线。

而在两山轮战中,李德金表现非常的出色,带领部队巧妙地运用战术,精准地打击敌人,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为我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凭借着过人的才干,他也荣升为守备2师的师长,这让他在前线拥有了更多的领导权,因此私欲也悄然地膨胀起来。

1988年深夜,政治部主任接到军区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的指令让他震惊

在八十年代末期,为了优化军队结构,邓小平开启了裁军审查的计划,而也正是这次审查,让省军区发现了李德金的违规提拔问题。

事情起因是,他在调动人员时,利用自己的私人关系,把一名司机随意的升到了军队高层,这一提拔引起了部分干部和士兵的不满,经过审查,这名司机果然没有足够的军事素养和能力,提拔他明显是不合规的。

然而,事情到这并没有结束,一场有关李德金的谋杀案,也在审查的过程中被发现,这还要从李德金当上师长之前说起。

那时的李德军还是一个军区参谋,在某天突然受到上级的指令,于是便跟随一名司机和部队的通讯科长外出执行公务。

年轻的李德金喜欢追求刺激,所以当车驶入一个弯曲山路的时候,他想要亲自体验一下驾驶的快感,就不停要求司机把车给他开。

司机有些犹豫,毕竟李德金是军队参谋,而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司机,可考虑到危险的情况,司机还是拒绝了。

这令李德金非常的生气,暴怒之下,便与司机争执起来,最终导致车子失去方向感,冲下了山沟。

1988年深夜,政治部主任接到军区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的指令让他震惊

军队干部李金德的隐瞒,一场车祸引发的悲剧

跌下山沟的车身变得扭曲,车厢内的空间也变得非常的狭小,三人也因此被困在了车里,李德金勉强的动起身子,打破了玻璃,这才从车子里爬了出来。

接着司机也跟随他,从车子里出到了外面,但当他们环顾四周的时候,却没有看见科长,直到往车子看去,才发现车窗的玻璃碎裂在科长周围,被撞到失去了生命。

此刻的李金德无疑是非常的懊悔,他是军队的一员,是受人尊重和信任的干部,如果他因为这次事故而受到责备和处罚,那将对他的事业和名誉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于是他便想到了隐瞒事实的做法,那就是与司机达成某种协议,让他代替自己成为事故的罪人。

为此他也会回报司机的恩情,用自己的身份帮助他获得高职位,并定期给予他的家人相应的经济补助。

起初司机还有些动摇,可在他承诺会做到对他的帮助后,司机最终决定承担起这件事故的主责任人。

此后,李金德似乎也学聪明了,把精力都专注在工作上,随着他在部队中的表现越发的出色,李德金的职位也在稳步攀升,最终,成功登上了成都守备2师师长的宝座,这也成为了他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里程碑。

1988年深夜,政治部主任接到军区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的指令让他震惊

司机承担了所有责任,而在被关押期间,还多次要求李德金释放自己,同时兑现之前所有约定。

这些李金德自然记得,但即使是师长职位,他的薪酬和资源还是有限,于是为了更好的满足他的要求,只能抱着挪用公款这一招。

直到80年代末,军区进行大审查的时候,才发现了他的问题,李德金的违法行为和对命案的造假,给军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上级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立即下令对他的拘捕行动。

1988年深夜,政治部主任接到军区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的指令让他震惊

刘智浚接手逮捕任务,应对李金德的特殊性

一般情况下,逮捕指令一经发出就可以直接行动,但成都军区考虑到李金德职位的特殊性,所以没有直接派遣当地的公安实行。

这时前面提到的刘智浚就是最佳人选,交给他能一定程度避免军队也受罚,或是能最大限度把李金德控制在内部。

对于刘智浚而言,李金德可不是一般的干部,作为一名军事将领,对自己的安全始终保持高度警惕。

李金德明白在这件事之后,可能也会有被逮捕的情况,因此,他也配备了三支枪支,以确保自卫能力。

他的警卫团队也经过严格训练,在保护李德金的同时,对周围环境和潜在威胁仍能保持高度警惕。

这使得任何不明身份或潜在威胁都难以接近李德金,因此,想要独自完成逮捕的行动,几乎不太可能,于是思前想后,他只能找来了副师长崇云祥来帮忙。

1988年深夜,政治部主任接到军区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的指令让他震惊

本来他是想请自己的挚友帮忙,但担任参谋长韩千里,刚好在外地出差,面对刘智浚的到访,崇云祥也预感到事情不简单。

作为一名老革命家,他自然深知自己的政治觉悟和责任心,因此在原则上不能有所动摇,立即答应了刘智浚的请求,即使是在面对李金德这个极端的情况。

通过商谈,两人对此事进行了整理,因为是上级交给的任务,所以对基层士兵要进行严格的保密。

同时,通过选择可靠的人员来掌握和传递信息,最大程度地减少信息外泄的可能性。

保密工作不仅需要高度的警惕和谨慎,还需要对人员的选择和信任进行严格把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防止李金德的怀疑。

1988年深夜,政治部主任接到军区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的指令让他震惊

刘智浚的突袭行动,李德金未展开反抗

李金德当兵的经验很丰富,也非常的警觉,尤其是在晚上大伙睡觉的时候,加上身上还有枪械的加持,晚上行动很可能会失败。

对此,崇云祥提出在第二天早上换班的时候最好,经过双方的讨论,最后拟定了计划,接着为了防止警备的怀疑,他匆匆的从崇云祥办公室溜走。

次日的清晨,两人早早的就抵达了成都第2师的营地,接着就是等待岗位交替的时刻,这是一项重要而繁忙的任务,需要精确的时间安排和高度的协调。

1988年深夜,政治部主任接到军区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的指令让他震惊

正当两人暗中观察的时候,李德金突然从办公室里走了出来,脸上显露出疲惫的神色,整个人的状态有些衰弱,似乎昨晚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

眼看机会到来,刘智浚便率先上前问候,而走进了才发现,李德金身边没有带守卫,于是他向躲在暗处的警卫们指示,准备好抓捕的行动。

接着在两人聊天之际,一大群警卫兵们立即从各方位,突袭的来到李德金身边,把他包围并按压住。

1988年深夜,政治部主任接到军区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的指令让他震惊

也许是太过疲惫,或者已经早已预感到了自己的下场,李德金表现得非常的顺从,连反抗都没有。

在拷压李德金的过程中,刘智浚并没有放松警惕,而是对他身体进行了搜查,确认没有携带武器后,便前去他办公室,把那三把手枪也一并带走。

李德金案件反思,警示与遗憾

在李德金被抓后,他的一帮手下们也主动上交了自己的武器,同时,随着警卫人员的赶来,也被带回局里一并审问。

李德金是一位英勇的战将,也是位杰出的指挥官,按照当时刘智浚的观点,他认为就李德金的功绩和过失,应该分别看待。

即便李德金出于鲁莽而导致通讯科科长的死亡,甚至还滥用职权,也不能否定他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所做的成就。

事后上级也考虑了刘智浚的提议,看在他对国家有贡献的份上,判处了李金德三年的有期徒刑,并开除了党籍和正师级,他的仕途也走到了终点。

关于连带责任,因为在李金德被捕的时候,整个守备二师还在为保卫边疆安定做贡献,所以上级经过考量,最终认定为李金德一人的问题,与部队无关。

1988年深夜,政治部主任接到军区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的指令让他震惊

李金德走后,成都军区也一改风貌,开始重视起了政治教育,这也让部队更加的壮大了起来,即使在对越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刻,他们依然坚守阵地,毫不退缩,展现出顽强不息的战斗品质。

或许李金德早点招供,还能避免后续更恶劣的情况出现,现在看来,如此受人敬仰的人士,如今也只能遗憾立场,这也警示我们不要报以侥幸心理,做的事要为自己负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