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夏家堡村的“蝶变”之路

作者:吉林农村报

乡村名片

梨树县梨树镇夏家堡村幅员面积4.6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412公顷、林地17公顷。现有农户560户,总人口1489 人。2020年,已实现通安全饮水、电、路、有线电视、互联网、路灯全覆盖。2021年,夏家堡村被评为千村示范村。

初夏时节,走进梨树县梨树镇夏家堡村,空气清新舒畅、道路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步步皆景,处处怡情,在浓浓的“乡味”中,一幅美丽的乡村图景展现眼前——

夏家堡村的“蝶变”之路

塑造“全新颜值” 擦亮“幸福底色”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

夏家堡村坚持规划引领、强化统筹协调,以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和出发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努力实现乡村“颜值”大改观、群众幸福生活大提升。

走进夏家堡村,每隔几户门前放着一个塑料桶,用来放置生活垃圾,每到固定时间,都会有保洁人员将桶内的垃圾清运走。“村里设了公益岗,配备两名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作为保洁人员,并建立健全村保洁制度,明确保洁员工作职责,保洁人员不仅负责捡拾白色垃圾,还清扫村屯道路。”村党支部书记杜学东介绍。现在,村民不乱扔垃圾,还自觉养成环保意识,帮助保洁人员一起打扫卫生。

为提高村民环境整治知晓度和参与度,夏家堡村利用乡村大喇叭、微信群、发放环保倡议书、走屯入户等方式,做到家喻户晓。号召村民自觉成为打造美丽乡村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共同打好人居环境整治仗。

夏家堡村的“蝶变”之路

“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为使村里环境好、村庄美,我们实施了村两委包片、党员包街的网格化管理制度。”说起村里人居环境整治,杜学东说,近年来,我们对街道进行了绿化、亮化、硬化,村庄环境焕然一新,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全力塑造农村人居环境“全新颜值”,擦亮乡村振兴“幸福底色”。

“我们村养殖户较多,以前一到夏天,气味难闻。”村民李春江说,现在环境好了,日子更有奔头了。

一户庭院就是一处风景,家家户户便串起了美丽乡村。2021年,夏家堡村被评为千村示范村。近年来,该村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千村示范”创建为契机,加快乡村振兴步伐,一个如诗画、忆乡愁式的新农村正蓬勃兴起。

产业“牛”起来 日子有“犇”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

近年来,梨树县立足自身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抓好玉米、肉牛、肉鸡、生猪和现代绿色蔬菜基地“4+1”全产业链建设。

走进夏家堡村“牛经纪”高占德家的牛舍,干净整洁,一头头肉牛毛色光亮、膘肥体壮,“哞、哞、哞”的牛叫声此起彼伏。

夏家堡村的“蝶变”之路

正午时分,高占德推着撒料车,熟练地将搭配好的草料倒入食槽,一头头体型健硕的西门塔尔肉牛悠闲地吃着营养丰富的“午餐”。

作为“牛经纪”,高占德为附近村屯买卖牛的村民牵线搭桥,为交易双方撮合成交、协调价格,促进村民的养殖积极性。多年来,高占德带动周边20多户养殖肉牛,加快了养牛产业规模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30多年前就养牛,那时家里酿‘小烧酒’,用酒糟喂牛。”高占德说,“现在养牛主要用秸秆粉碎喂牛,产生的牛粪经粪污处理设施进行有机肥处理后还田利用,实现绿色种养循环,还能保护黑土地。”

村里跟随高占德的养牛户不断增多,不仅增加了收益,壮大了养牛队伍,还有效提升了村容村貌,乡村振兴发展的势头越来越足。

记者了解到,自实施“秸秆变肉”工程以来,梨树县立足镇域实际和自身优势,紧盯产业兴旺、百姓富裕的发展目标,积极响应政策,重点扶持养殖能手、养殖大户,充分发挥养殖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使肉牛养殖产业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抓住“鸡”遇 日子更富裕

乡村振兴,产业要行。

多年来,夏家堡村依托资源优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创新养殖发展模式,抓住“鸡”遇,逐步发展以肉鸡养殖为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走进村民赵桂英家的养鸡场,犹如进入一个现代化生产车间,2万多羽蛋鸡在这里实行集中饲养、封闭管理,一边欢腾鸣叫、一边啄食,一派欣欣向荣的场景。

夏家堡村的“蝶变”之路

一大早赵桂英忙个不停,投喂鸡食,打扫鸡舍,查看完每只鸡的健康状况后,又开始捡取鸡蛋。

“我家是村里第一批养殖蛋鸡的,已有二十多年历史,目前存栏2万多只,日产2000多斤鸡蛋。”赵桂英介绍说,她还带动5户村民养殖蛋鸡,为他们提供鸡苗、防疫、饲料。这也彻底改变了夏家堡村以往蛋鸡养殖业生产“小、散、弱”的格局,更多村民通过养鸡实现了增收致富。

“今年鸡蛋价格下跌,但不影响销售。”赵桂英说,我家这有鸡蛋代收点,坐在家里就能出售。

在鸡场务工的村民刘凤芝说:“我一个月能收入4000元。工作很轻松,打扫鸡舍、喂鸡、捡鸡蛋。离家近,还能照顾家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一个村里没有产业,就意味着没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要想办法为大家搞致富产业。”杜学东表示,下一步,村两委立足产业做文章,依托村里的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养殖产业,吸引企业进驻,吸纳群众参与,走出一条发展致富、抱团增收的新路。

作者:吉林农村报全媒体记者 侯春强

责编:张立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