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夏家堡村的“蝶變”之路

作者:吉林農村報

鄉村名片

梨樹縣梨樹鎮夏家堡村幅員面積4.6平方公裡,耕地總面積412公頃、林地17公頃。現有農戶560戶,總人口1489 人。2020年,已實作通安全飲水、電、路、有線電視、網際網路、路燈全覆寫。2021年,夏家堡村被評為千村示範村。

初夏時節,走進梨樹縣梨樹鎮夏家堡村,空氣清新舒暢、道路幹淨整潔、房屋錯落有緻,步步皆景,處處怡情,在濃濃的“鄉味”中,一幅美麗的鄉村圖景展現眼前——

夏家堡村的“蝶變”之路

塑造“全新顔值” 擦亮“幸福底色”

鄉村要振興,環境是底色。

夏家堡村堅持規劃引領、強化統籌協調,以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切入點和出發點,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努力實作鄉村“顔值”大改觀、群衆幸福生活大提升。

走進夏家堡村,每隔幾戶門前放着一個塑膠桶,用來放置生活垃圾,每到固定時間,都會有保潔人員将桶内的垃圾清運走。“村裡設了公益崗,配備兩名有勞動能力的脫貧戶作為保潔人員,并建立健全村保潔制度,明確定潔員工作職責,保潔人員不僅負責撿拾白色垃圾,還清掃村屯道路。”村黨支部書記杜學東介紹。現在,村民不亂扔垃圾,還自覺養成環保意識,幫助保潔人員一起打掃衛生。

為提高村民環境整治知曉度和參與度,夏家堡村利用鄉村大喇叭、微信群、發放環保倡議書、走屯入戶等方式,做到家喻戶曉。号召村民自覺成為打造美麗鄉村的參與者、建設者和受益者,共同打好人居環境整治仗。

夏家堡村的“蝶變”之路

“人居環境整治是一項長期的任務,為使村裡環境好、村莊美,我們實施了村兩委包片、黨員包街的網格化管理制度。”說起村裡人居環境整治,杜學東說,近年來,我們對街道進行了綠化、亮化、硬化,村莊環境煥然一新,既有“面子”又有“裡子”,全力塑造農村人居環境“全新顔值”,擦亮鄉村振興“幸福底色”。

“我們村養殖戶較多,以前一到夏天,氣味難聞。”村民李春江說,現在環境好了,日子更有奔頭了。

一戶庭院就是一處風景,家家戶戶便串起了美麗鄉村。2021年,夏家堡村被評為千村示範村。近年來,該村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突破口,以“千村示範”建立為契機,加快鄉村振興步伐,一個如詩畫、憶鄉愁式的新農村正蓬勃興起。

産業“牛”起來 日子有“犇”頭

産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保障。

近年來,梨樹縣立足自身産業優勢,大力發展農産品加工業,重點抓好玉米、肉牛、殭屍電腦、生豬和現代綠色蔬菜基地“4+1”全産業鍊建設。

走進夏家堡村“牛經紀”高占德家的牛舍,幹淨整潔,一頭頭肉牛毛色光亮、膘肥體壯,“哞、哞、哞”的牛叫聲此起彼伏。

夏家堡村的“蝶變”之路

正午時分,高占德推着撒料車,熟練地将搭配好的草料倒入食槽,一頭頭體型健碩的西門塔爾肉牛悠閑地吃着營養豐富的“午餐”。

作為“牛經紀”,高占德為附近村屯買賣牛的村民牽線搭橋,為交易雙方撮合成交、協調價格,促進村民的養殖積極性。多年來,高占德帶動周邊20多戶養殖肉牛,加快了養牛産業規模化程序和農村勞動力轉移,拓寬群衆增收管道。

“30多年前就養牛,那時家裡釀‘小燒酒’,用酒糟喂牛。”高占德說,“現在養牛主要用稭稈粉碎喂牛,産生的牛糞經糞污處理設施進行有機肥處理後還田利用,實作綠色種養循環,還能保護黑土地。”

村裡跟随高占德的養牛戶不斷增多,不僅增加了收益,壯大了養牛隊伍,還有效提升了村容村貌,鄉村振興發展的勢頭越來越足。

記者了解到,自實施“稭稈變肉”工程以來,梨樹縣立足鎮域實際和自身優勢,緊盯産業興旺、百姓富裕的發展目标,積極響應政策,重點扶持養殖能手、養殖大戶,充分發揮養殖大戶的示範帶動作用,使肉牛養殖産業成為農業農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農民增收的主導産業。

抓住“雞”遇 日子更富裕

鄉村振興,産業要行。

多年來,夏家堡村依托資源優勢,不斷優化産業結構,積極創新養殖發展模式,抓住“雞”遇,逐漸發展以殭屍電腦養殖為産業,帶動群衆增收緻富,助推鄉村振興。

走進村民趙桂英家的養雞場,猶如進入一個現代化生産工廠中的房間,2萬多羽蛋雞在這裡實行集中飼養、封閉管理,一邊歡騰鳴叫、一邊啄食,一派欣欣向榮的場景。

夏家堡村的“蝶變”之路

一大早趙桂英忙個不停,投喂雞食,打掃雞舍,檢視完每隻雞的健康狀況後,又開始撿取雞蛋。

“我家是村裡第一批養殖蛋雞的,已有二十多年曆史,目前存欄2萬多隻,日産2000多斤雞蛋。”趙桂英介紹說,她還帶動5戶村民養殖蛋雞,為他們提供雞苗、防疫、飼料。這也徹底改變了夏家堡村以往蛋雞養殖業生産“小、散、弱”的格局,更多村民通過養雞實作了增收緻富。

“今年雞蛋價格下跌,但不影響銷售。”趙桂英說,我家這有雞蛋代收點,坐在家裡就能出售。

在雞場務工的村民劉鳳芝說:“我一個月能收入4000元。工作很輕松,打掃雞舍、喂雞、撿雞蛋。離家近,還能照顧家裡。”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産業興旺是重點。“一個村裡沒有産業,就意味着沒有持續穩定的收入來源,要想辦法為大家搞緻富産業。”杜學東表示,下一步,村兩委立足産業做文章,依托村裡的優勢資源,大力發展養殖産業,吸引企業進駐,吸納群衆參與,走出一條發展緻富、抱團增收的新路。

作者:吉林農村報全媒體記者 侯春強

責編:張立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