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日本消化道癌症的生存率普遍比国内高?医生:这一点是关键

作者:王药师心血管讲堂

消化系统癌症在大陆的发病率有多高,看下面一组数据就明白了。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大陆的前6位高发癌症中,消化系统癌症就占了4位,尤其是结直肠癌和胃癌。世界卫生组织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结直肠癌患者占全球新增患者的30%,中国的胃癌患者占全球新增患者的44%。结直肠癌是中国最近几年新发人数增长最快的癌症。

而同样为东亚国家的日本,虽然胃癌的发病率也很高,和大陆不相上下,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其治愈率却比大陆高的多,是大陆治愈率的三倍还要高。毫不夸张的说,日本的胃癌治愈率在全世界都是数一数二的。同样都是胃癌,为什么日本的治愈率会这么高?

究其原因,在于发现早晚的问题,这也是大陆与日本的最大差距。

为什么日本消化道癌症的生存率普遍比国内高?医生:这一点是关键

人一旦过了40岁,这两项检查要尽早做!

在胃肠道癌症中,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30%,而早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以超过90%,一早一晚,天壤之别。很显然,大陆在这一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中国拥有着与世界领先水平同步的内镜检查技术,但是大陆国民对胃镜等内镜医疗手段的认识和应用水平与日本等国家却相差得很远。

根据《中国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诊疗现状调查》显示,大陆不知晓结直肠癌筛查方法的人占84.9%,没做过肠镜的人占97.4%,这就导致了国内大约有80%的结直肠癌患者首次就诊就已经是晚期,而消化系统癌症防治的科普在国内依然是大部分人的盲区,很多人都是一问三不知。

相对于大陆,日本居民却截然相反。日本大多数居民在40岁以后都会至少做一次肠胃镜检查,日本政府也早就把胃镜体检项目纳入相关法规保障之中,作为一项社会福利督促并免费向市民提供。日本居民更愿意去主动了解肠胃癌,主动做肠胃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这是日本消化道癌症治愈率高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日本消化道癌症的生存率普遍比国内高?医生:这一点是关键

因此,在此建议,过了40岁,一定要及时做肠镜和胃镜检查,肠胃镜技术是早期发现并治疗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不可替代的手段。尤其是有以下疾病或症状的群体。

①有消化道疾病的。例如萎缩性胃炎、胃肠息肉、胃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

②不良饮食习惯人群。饮食不规律,经常吃夜宵,吃麻辣烫、烧烤等超辣,吃烫食人群。

③经常出现消化道不适症状的。例如长期腹部疼痛、便秘、腹胀、腹泻、便血人群。

一般来说,做过相关检查后,如果一切正常,可以间隔5-10年再去复查,如果发现异常,要听取医生的建议按时复查。

为什么日本消化道癌症的生存率普遍比国内高?医生:这一点是关键

肠胃镜检查发现息肉,时间长了会癌变吗?

说到息肉,很多中老年人都有类似检查出肠道息肉、胃息肉的经历。那么,检查出息肉,到底用不用管它?不管它会不会发生癌变呢?

其实,息肉是癌症的种子,这种说法是没错的,但息肉是否会发展成癌症与多方面因素有关。

①首先是息肉的大小:对于小于1厘米或1-2厘米的息肉,癌变的几率非常小,大约只有1%左右,大于2厘米的息肉,癌变几率会大大增加,到达30%-40%。

②其次是息肉的性质:息肉分为非腺瘤性和腺瘤性两种:非腺瘤性息肉,比如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大多是良性的,极少有恶变;腺瘤性息肉,通常认为是癌前病变,有相当的恶变率,但也并不是所有的腺瘤性息肉都一定会发展为癌,而且癌变也不是短时间就癌变的,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不过既然癌变几率较大,还是尽早切除比较好。

当然,一般有经验的医生在做肠胃镜发现息肉时,从外观形态各方面就能观察出其良性恶性程度,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我们也不必惊慌,谨遵医嘱,按时复查即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