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凤县:这里的矿山“生绿”又“生金”

作者:西北信息报社

从“蚕食”青山绿水,到反哺生态环境,十余年间,凤县越来越多的矿山在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基础上,奏响建设绿色矿山主旋律,写下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凤县:这里的矿山“生绿”又“生金”

提到矿山,你会想到什么?机器轰鸣,碎石遍地,尘土飞扬,满山疮痍……然而,初夏的五月走进陕西震奥鼎盛矿业有限公司矿区,满目青翠,鸟语花香……这样的自然美景早已是常态。早在2019年,该矿区已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绿色矿山。

凤县:这里的矿山“生绿”又“生金”

绿色矿山不是简单地搞绿化,而是在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中做到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矿地和谐等。近年来,凤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让矿山企业发展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有“面子”就是要达到进矿区,就要像进花园,进景点。为此,凤县已先后投入治理资金2.07亿元,治理面积283.38公顷,治理率达到96%以上。有“里子”就是要科学化开采方式节能减排,提升投入产出比。凤县已累计投入资金68.5亿元提升改造开采技艺,先后实施矿山企业自动化生产系统、采选工艺更新等重点技改项目50个全县矿山企业机械化率达到80%。

凤县:这里的矿山“生绿”又“生金”

据介绍,截至目前,凤县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4家,省级绿色矿山6家。通过绿色矿山建设,凤县正在给矿区重新穿上“绿衣裳”。如今由黑转绿、由绿生金,生态修复的效益显而易见。

凤县:这里的矿山“生绿”又“生金”

如果说矿区治理是绿色矿山建设的初阶段,那么凤县庙沟尾矿库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则是借“光”生金,开启了绿色矿山建设的“2.0时代”。

走进留凤关镇庙沟尾矿库,昔日尾矿库如今已变了模样,不仅绿草茵茵,一片片蓝色光伏板鳞次栉比,闪闪发光。这些光伏板即将把太阳能转化为绿电,通过电网系统输送到千家万户。据国家电投陕西黄河能源公司规划发展部经理刘国庆介绍,“凤县庙沟尾矿库综合智慧能源项目选址在此是因为这里面积比较大,可实现光伏发电的连片建设,也可让闭库尾矿库变废为宝,再次利用。”

凤县:这里的矿山“生绿”又“生金”

而在此前,这里还是一个堆满废泥废砂的闲置尾矿库。如今,近98亩的场地内铺设了10290块光伏发电板,让其成为宝鸡市首个利用闲置尾矿库建光伏发电的项目。该项目6月中旬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超达570万度,每年减排3198吨,节省标准煤1726吨,不仅实现矿山生产用电自给自足节能减排,还可向国家电网输出近230万度绿电。从遍地废渣,到“板上光伏发电、板下生态恢复、土地立体利用、绿电助力采矿”的绿色生态新模式,凤县让尾矿库也唱起绿色低碳歌,走出了尾矿库退库利用的新路子。

以庙沟尾矿库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为试点示范,凤县还将继续探索更多生态利用新模式,推动矿山产业由“黑色”变为“绿色”,矿业布局由“地下”转为“地上”,奋力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增添新动能。

(通讯员 孙文芳 白星利 郭政霖)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